灵活运用技巧,提高化学高考复习质量

时间:2022-10-03 09:42:42

灵活运用技巧,提高化学高考复习质量

摘要: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技巧的探索。不仅自身要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到科学、有效地复习。

关键词:主干知识 思维方式 精选 冷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64-01

今年的化学考纲要求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察。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技巧的探索。不仅自身要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做到科学、有效地复习。在此,笔者给考生复习的建议是:

1 把握主干知识

对主干知识的整理、构建知识网络等通常已在一轮复习中完成。现在应查漏补缺自己的易错点和易漏点。比如易写错的离子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化学方程式中易遗漏的地方(如酯化反应产物中的水等)、易写错的字、易混淆的实验操作等。要重视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而这些知识的记忆,必须需要考生能够理解考点的意义,再把它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这样的复习效果更好。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复习一点,贯穿一线,掌握一片,形成网络。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 掌握思维方式

化学的思维方式有很多,最重要的是守恒思维和类比思维。灵活运用“守恒思维”可以快速有效地解题。如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溶液中离子浓度的计算等往往要用到电荷守恒,盐类水解的题目常用到物料守恒、原子守恒等。而“类比思维”简单地说,就是理解“与谁比?比什么?所比较的内容有什么规律性和特殊性?”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类比;另一种是根据所给信息,告诉你与学过的某知识相似,要求合理类比,找出两者的结合点进行答题。这类题能反应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高考题型中,质量守恒、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拓宽解题思路,灵活应用,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守恒法、差量法、终态法等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善于从已知条件中把握反应原理。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在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正确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实验目的入手,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要能够充分理解出题者的目的及对知识点的考查。

3 精选题目

时间宝贵,对特别繁琐、文字特别多的题目可以不做。图表题等要重视。练习后多反思:出题的意图是什么?考到哪些知识点?命题的角度是什么?用到了什么思考方法?容易卡住的是哪里?答题易疏忽的是什么?等等。通过这样的反思,一方面可以排查自己存在的缺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综合能力。要重视选择题的限时训练。考生务必克服随意性和被动性,不能仅凭大概印象和个人感觉就决定取舍,而应该探索,将那些内涵深刻、启发性强、起点虽高落点却低的典型题挑出来自己组合。在训练量上,切莫用“题海”的方法,而必须做到精选精练,限量用题。这样做既保证了对精彩的试题能认真消化,又促使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纠正,及时反思,要善于总结。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一定要建立错题集,将错题认真的改好。

4 注意“冷点”

“冷点”是指考纲中有明确要求,但近三年来的考题中基本无涉及的内容。如:绘制实验仪器装置图、合成氨工业和硫酸工业、胶体的性质和应用、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等。对于这些知识点,任然需要把握其知识主干,做到心中有数。毕竟化学学科知识,连贯性比较强。切忌不能放弃“冷点”,这些知识很有可能隐含在其他知识点中。建议学生广泛接触不同角度的题型,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不应抱有碰运气撞到现成高考题目的侥幸心理,而应立足于自己解题能力的提高。所以必须懂得所有知识的连贯性,不能一味认为“冷点”一定不考。

在高考复习考生还应注意应试技巧的培养和积累。注重细节,增强拿分意识,充满自信,决胜高考。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高效和高品质的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龚春燕.创新学习的方法[J].中国教育报.

[2]张方国.化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M].

上一篇:化学日记是化学教学的催化剂 下一篇:挖掘化学教材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