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农村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03 09:24:01

新课程下农村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思考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质量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数学教学仍然是农村教育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成为农村教育的关键。改变农村数学教学现状的首要是分析数学学科特点,反思教与学存在的问题,调动教学过程中的e极因素,从而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初中;教学观念

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逻辑强、理解困难的学科,要理解其中的原理,必须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初中数学也是如此,学习困难程度较小学数学要高,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出现偏科。农村因为教学资源缺乏、学生素质不高等因素,导致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举步维艰,教学质量难以提升。那么在新课改下,应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

一、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1.学生现状

首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毫无目的性。没有基本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根本不知道在数学学习中自己该掌握些什么?学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其次,大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归因能力,对于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实际情况总结为自己脑子笨,不适合学习,或者题目太难,从不在自己是否努力、是否采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上找原因。遇到挫折就轻言放弃,导致数学学习日益困难。最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注重方法,不会去总结数学里的规律。

2.教师现状

首先,教师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搞一言堂,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其次,教学方法不足,讲授不够生动形象,缺乏语言艺术,缺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讲了一辈子。最后,缺乏激励学生的方法。教师对学生鼓励不够,一旦学生出现错题,一味批评甚至变相体罚,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恐惧。

二、新课改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措施

1.针对学生“学”而言

要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反思自己,能够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有更好的心态和思路。首先,要让学生养成做笔记、改错题以及考试分析的习惯。农村学生因为教师督促不严,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课堂笔记能够为学生提供反思的依据,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具体目标。改错题是作业反思的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总结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只是为解题而解题,应该多传授学生几种解题方法。最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经验水平各有差异,在分组或集体讨论中能够集思广益,丰富自己的思维过程。

2.对于教师“教”而言

(1)教师要摒弃过去的教学观念

在过去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农村的教学中,存在教师一言堂的情况。现在,教师不能把自己当成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知识的引导者和护航者,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先做好课前准备、设定教学情境,将课堂当成一个剧本,学生当成演员,在自己的导演下进行演绎,从而使课堂从灌输式变成学生的实践活动。

(2)教师要认真备课

部分农村教师一本教案一辈子,重复使用,课前没有认真备课,没有在课堂设计中做好准备。只要教师认真备课,善于设定情境,才能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完成课堂学习。新课改后,很多教材中虽然课文内容与原来一样,但是课文的目标和要求都发生了转变。教师要掌握好新教材的动向和要求,让学习材料更接近学生生活。教师备课不仅要结合教材和教学目标,还要充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效果提供保证。

(3)应用参与性数学学习

首先是数学辅导学习,农村初中学校存在优生不拔尖、学困生特别差的现象,另外大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没有目的性、学习意志不坚定、不善于思考等问题。教师可以选取一批学习好的学生组成辅导小组,小组成员负责学生的学习辅导工作。教师拟定每天两题,先易后难,首先让学困生能够独立完成,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遇到困难习题,可以请辅导小组成员讲解,如果辅导小组成员不会,可以在辅导小组内商议,之后小组将经过讨论、请教师在课堂上讲解。这样,优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解决了疑问,这样会克服数学学习的不良习惯。其次是数学兴趣小组,农村初中生存在学习盲目性、分析问题不细心、知难而退等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课余时间从事数学相关的社会活动,各成员凭借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完成工作,在协作完成活动后,小组成员的配合意识和协作精神得到提高。

作为农村的教育者,只有扎根农村教育,才能改变农村教学的现状,才能达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从而不断提升整体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永.数学教学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1(12).

[2]王治娴.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J].教师,2006(6).

上一篇: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体育后进生的转化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