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84例骨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效果分析

时间:2022-10-03 09:09:03

探讨84例骨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骨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84例骨外科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42例)与常规护理组(42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口头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等一般性护理,心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关键词:骨外科;心理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骨外科患者往往是由于交通事故、摔伤、砸伤等突发意外情况引起,不仅对患者的机体产生了严重的伤害,同时也会引起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愤怒、悲观等不良心理,这些不良心理不仅会影响临床诊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可能引起生命体征变化而对其治疗效果和预后造成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非常必要[1-2]。本文旨在分析骨外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特收集我院的84例骨外科老年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84例骨外科老年患者,本组患者均排除合并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者,依据患者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42例)与常规护理组(42例),心理干预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60岁-82岁,平均年龄(67.36±5.28)岁,本组患者中有20例为四肢骨折行修复手术,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另外1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组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0岁-83岁,平均年龄(68.12±5.45)岁,本组患者中有21例为四肢骨折行修复手术,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另外1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口头健康教育、生命体征监测等一般性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医院管理制度、其手术医师、住院流程、日常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疑问,按照常规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对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及辅助检查;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切口恢复情况,对患者的饮食提出建议等等;心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 首先是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心理护理在骨外科老年患者恢复中的作用和必要性,以提高对心理护理的重视;同时,护理人员需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等等,了解骨外科老年患者的整体心理状况,同时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患者的学历、年龄、性别、家庭状况、性格特征、病情发生原因等等,以此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在具体措施上,首先是护理人员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大方得体,应从着装、表情等方面入手,在患者入院时热情的接待患者,为患者树立良好的形象;其次是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患者到达医院后即迅速投入护理工作,要做到眼明手快而不慌不乱,以娴熟的技术赢得患者的信任;应定期对病房环境进行检查和整理,保持病房环境的干净、清洁、卫生以及良好的通风和采光,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提高患者的心里舒适度;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患者的沟通交流,积极主动的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情况,引导患者发泄自身的情绪,并要耐心的倾听患者,不可表现出不耐烦、厌恶的表情,而应始终保持耐心的态度,并适当的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另外是通过积极调动患者家属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骨外科老年患者往往是因为担心病情无法治愈、会落下后遗症、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遭到家人或亲人的疏远而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孤独感,因此,患者家人的安慰无疑是最有效的支持方法,可有效帮助患者消除不必要的鼓励,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最后是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3]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4]评估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存在严重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则安排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在实施各项辅助检查、穿刺等操作的时候应预先为患者说明该项操作的目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顾虑,避免患者产生恐惧、紧张等心理,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在进行以上操作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在穿刺的时候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

1.3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焦虑和抑郁判定主要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0分表示没有焦虑、抑郁情绪,100分表示存在非常严重的焦虑、抑郁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情况

3 讨论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外科患者病情往往较重,需要长时间的恢复。而在愈合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因为术后疼痛、担心无法治愈等因素而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尤其是焦虑和抑郁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排解不仅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同时也可能引起生命体征变化,最终影响到病情的恢复。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施针对性的干预,通过沟通交流、心理治疗等方式,消除患者的顾虑,从而消除其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5-6]。本次研究显示,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参考文献:

[1]寿国琴. 普外科老年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1,06:69-70.

[2]高海燕.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 中外医疗,2011,26:153.

[3]刘红果. 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6:417.

[4]黄晓林. 骨外科患者心理焦虑的护理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3,16:86-87.

[5]丁晔.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 现代临床医学,2013,05:381-382.

[6]喻文碧,杨雪萍. 普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244-245.

上一篇:探讨妊娠合并甲亢并发甲亢危象患者整体护理的... 下一篇:个体化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