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式教学法在寿险精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3 08:35:10

导入式教学法在寿险精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本文以导入式教学法为依据,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在寿险精算课堂教学中引入导入式教学法。该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对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寿险精算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保险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导入式教学法; 寿险精算; 应用; 自主学习;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3- 0098- 02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要上好一节课,没有哪个老师会忽略导入的设计。寿险精算这门课程对于保险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的课程,同学们在学习之前就有“畏难”情绪。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设计得好,就会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聚焦”学生注意力,减弱他们的“畏难”情绪,使他们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探究的欲望。导入式教学法一般要针对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

1 寿险精算课程的特点

(1) 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寿险精算是用数学方法定量分析保险及金融现象的一门学科,需要的数学知识较广,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2) 涉及的金融内容非常宽泛。寿险精算学根据保险学的基本原理科学、定量地分析保险业务,大量使用金融工具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金融管理。

因此,寿险精算学也可以说是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利用数学方法,结合经济、金融、保险等理论,对各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估价和管理的综合性应用科学。而寿险精算课程的教材选择过于单一,要么侧重于数学,要么侧重于金融背景,没有体现出多样化和精算数学的与时俱进。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入存在着抽象、孤立、简单化的认识,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学习最佳效果。

2 在寿险精算课中应用导入式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为了使学生能尽快在寿险精算课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紧扣教学内容。作为一位教师,上课前要明确目的,怎样导入才能紧扣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导入与所讲授内容的内在联系,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 启发学生思维。大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导入的设计也应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探究心理。

(3) 简洁明了。课前导入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的过程。简洁凝练的语言、精心设计的环节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尽快做好听课的准备。

(4) 符合大学生心理特征。新颖有趣的导入能调节课堂的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创建和谐课堂。巴班斯基曾经说:“一堂课上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用适当的方式,与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有机结合,融合一体,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5) 主动灵活。教无定法,作为大学教师需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设计课堂导入。如较沉稳班级和较活跃班级的导入设计应该有所不同。同一个班级,课堂导入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

3 寿险精算课堂常用的导入方法

(1) 温故导入式。温故导入式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的新课内容上来。由于寿险精算这门课的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教材内部的章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式,是从旧知识入手,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从而进入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它以回忆、提问、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容,从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例如在讲期缴纯保费时,是以趸缴纯保费和生存年金的精算现值为基础。这时教师可以先提问:什么是趸缴纯保费?什么是生存年金?如果被保险人选择在保单生效日一次性缴纳所有的保费,这个精算现值就是被保险人的趸缴纯保费。有时候风险责任大或者受益金额高,会使得趸缴纯保费的数额非常庞大。对于被保险人而言,一次性缴纳这么多钱会有困难,为了分解保险人一次性缴费的压力,保险公司允许被保险人采用生存年金的方式分期缴纳这笔保费,这就是这节课要讲的期缴纯保费。这样就比较自然地过渡到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2) 悬念导入式。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故事对学生而言总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种和教材有关的奇闻轶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教材的学习。即教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两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学性、哲理性都比较强的寓言、典故或传说等,把比较深奥、抽象的理论故事化、简单化,使其生动具体,通俗易懂,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使用起来不但便利,而且实用。例如在讲生命表的起源时,会讲到为什么要用生命表来拟合人类的寿命分布。在寿险精算业务中,保险公司着重研究被保险人剩余寿命的分布规律。剩余寿命是一个随机变量,对于随机变量的分析,一旦能拟合出一个非常恰当的参数模型就意味着对该变量的分析将变得非常容易。几百年来,研究人员对寿命变量的模型拟合就没有停止过,如棣莫弗模型、詹普森模型、迈克哈密模型、韦伯模型,但使用这些模型推测人类未来的寿命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寿险中通常不使用参数模型拟合寿命分布,而是使用非参数方法确定的生命表拟合人类寿命分布。这就要讲到生命表了。于是可以设置悬念:“那么谁是生命表的创始人呢?”大家一般不会想到竟然是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哈雷,于是就会津津有味地听下去。

(3) 师生会话导入式。通过师生看似无意间的谈话,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该节课堂教学中来。采用会话的关键是教师能够抓住学生生活中与本节内容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入情入理地思考。例如在讲生命表这一章时,首先要讲生命函数。教师首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寿命有多长吗?”有的同学说不知道,有的同学说知道,说找过算命先生算过或者在网上算过。此时可以引入主题。如果你相信算命先生能够准确预测一个人的寿命有多长,那么保险公司需要的不是精算师,而是算命先生。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人能说出某个被保险人能活多久。然而,寿险公司的承保对象是数以万计的,在如此众多的承保人中,必定存在某种程度的统计规律性。寿命分布就是要从概率或统计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讲责任准备金时,也可以设计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会话导入:“每年开学初,你父母怎么给你生活费?”学生有的回答“把一学期的一起给存上”,有的回答“按月给存生活费”。再问“那你们怎么花?一下子都花光吗?”学生们都异口同声的说“不,要有计划地花。”于是老师开始讲,保险公司也不能把收上来的保费一下子花掉。对于保险人而言,通常是保障前期收入大于支出,保障后期支出大于收入,为了将来有足够的资金覆盖赔付支出,保险人不能把前期收到的保费统统用掉,得留下足够的经费用以应对将来的风险。这笔费用就属于责任准备金的范畴。由于这种会话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采用这一方式导入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

(4) 情境导入式。大学生的情感十分丰富,而感情是在生活情境中产生的。设置适合的情境会使所授知识在学生头脑中产生新的感情,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奠定基础。例如,在讲生存率时,可以放映一段大学毕业会餐的短片设置情境,大学的生活是美好的,尤其同学们之间的情谊更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通常毕业之后都会有同学聚会,问大家:“你们现在的年龄是多少?”大家大部分说“22岁”。生活也是无情的,由于有各种风险的存在。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你们知道在62岁时,同学聚会还会来多少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答案”。这样导入新课效果就比较理想。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就寿险精算课堂导入而言,还可以有许多的导入方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入有法,但无定法。总之,导入式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活跃了学生思维,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 孔令斌. 初中生物教学的导语艺术[J]. 教育研究,2011(5).

[2] 郜军伟. 问题导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011(10).

[3] 余华银,宋马林. 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9).

[4] 冉茂恒. 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 中学生英语,2011(9).

上一篇:关于《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学习体会 下一篇:基于网络平台的问题导向(PBL)学习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