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辅助静脉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03 08:18:25

硬膜外辅助静脉麻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基本麻醉方法,它以操作方便、效果好、适合不同手术等优点得以广泛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创伤小、时间短等优势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主要方式。现将我院2010年1月~2010年6月来采用硬膜外辅助静脉麻醉行LC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要求LC,采用硬膜外麻醉患者100例,ASAⅠ-Ⅱ级,年龄22~80岁;体重42~76kg;女63例,男37例;合并高血压8例,冠心病10例。

1.2 方法

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常规监测ECG、BP、SPo2、尿量,面罩吸氧,开放静脉。病人取左侧卧位,经T9-10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5cm,给予1%利多卡因4mL,观察5min,排除全脊麻及导管置入血管,测试出有效平面后,推入0.75%布比卡因和1%利多卡因1:1液7~15mL,测试感觉平面上界维持在T4,静脉辅以杜氟合剂(杜冷丁50mg,氟哌利多5mg)1/4至全量不等。具体是:年龄70岁以上1/4量,60岁以上1/3量,小于60岁1/2量,氯胺酮0.2mg/kg。

1.3 麻醉处理

病人面罩吸氧,流量2L/min,麻醉前补复方林格液200mL,胶体液200mL,术中补液10mL/(kg・h),病人明显不适辅以丙泊酚0.2mg/kg,BP 低于基础压20%静脉给麻黄碱5~10mg;心率低于50次/分静脉给阿托品0.5mg;出现呼吸抑制(呼吸频率

2 结果

100例病人中1例改全麻气管插管麻醉,术中均循环稳定,15例使用了麻黄碱,5例使用了阿托品,无呼吸抑制发生。术中Ramsay评分3~4分98例,5分2例,5分病人有体动,加用了丙泊酚,术后麻醉满意度调查96例满意,4例不满意。本次100例病人无一例改变手术方式,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随着外科医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的改进,LC时间在逐渐缩短,目前我院无异常情况下的LC一般在30min左右。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手术常常连台,我院没有恢复室,这就给麻醉医生提出了更高要求,病人术毕要即刻能送到病房,全麻复合气管插管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种要求,我们因地制宜采用硬膜外辅助静脉麻醉配合LC。不仅适应手术的快速周转要求而且安全可靠, 解除人工气腹的不适,满足了手术医生的要求。硬膜外麻醉是我国经典的麻醉方法,在LC手术中,相对于全麻,同样可提供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它有很多优点[1]:首先,它是局部麻醉,对全身影响小。其次,术毕不需要等清醒吸痰拔管,病人可安全地被直接送进病房,为接台手术节约很多时间;硬膜外麻醉的用药很单纯,辅助静脉药物是很少量的,比起全麻的药量大大降低了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操作设备简单易于实施,术后并发症少,易于实施术后镇痛,护理方便,费用低廉;对病人来讲,可以不经历吸痰拔管过程,减少痛苦;对病人家属来说,他们减少了焦急等待的时间,很快能够看到术后的亲人,而且能和他们打招呼交流,这是他们最感到欣慰的。当然,它也存在弊端,气腹和牵拉反应使病人不宜耐受,所以我们辅助了适量静脉药物。杜冷丁在解除内脏疼痛方面作用更为明显;氟哌利多不但有较好的镇静作用,还有较好的止吐作用;氯胺酮能提高动脉压20%~30%,同时加快脉搏[2],对硬膜外、麻醉、气腹导致的血压波动、心率下降起到了很好的平衡作用,它的精神运动性副作用可以被合用的杜氟合剂减轻。这样既能保证术中病人安静无体动,又能呼之即醒,无不适记忆[3]。因此,我们选择了杜氟合剂和氯胺酮作为静脉辅助用药来解除病人的不适。当然这种麻醉方式气道的可控性差,这就要求麻醉医生术中要严密观察病人,尤其是保障气道通畅,术中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持续供氧,病人是能够安全度过手术期的。通过对我院的病例观察,硬膜外麻醉辅助适量静脉药物配合LC,不失为一种好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39-643.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85-288.

[3] 仲爱军.小剂量氯胺酮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12:1040.

上一篇: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53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 下一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迟发型神经系统并发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