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惊现“海百合”呼吁设立保护区

时间:2022-10-03 07:44:27

沁源惊现“海百合”呼吁设立保护区

最近,在山西省沁源县灵空山镇庄则沟的山上,发现了大片海生物化石。约有一里长的山坡上,横七竖八尽是海底生物化石,有的化石竟大如桌椅板凳。但当地人不了解这些化石的珍贵,有的被村民垒了坝堰,有的被修了院墙。有人拿样品到北京请中国地质博物馆专家鉴定,得出结论:这是三亿年前的海百合沉积物化石。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到今天已经生存了5亿年。在2亿3000万年前,海洋里到处都生长着海百合。由于海百合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如今,人们只能在深海里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海百合在死亡以后,这些钙质茎、萼很容易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海水的扰动,这些茎和萼总是凌乱地保存,失去了百合花那婀娜的姿态。但如果他们恰好生活在特别平静的海底,死亡以后,他们的姿态就会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化石。由于对环境的特殊要求,让这样的化石变得十分珍贵,为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在海百合类繁盛时期形成的海相沉积岩中,海百合化石非常常见,甚至可以成为构成石灰岩的主要成分,但所见到的多为分散的茎环。海百合化石的主要成分是单晶的方解石,通常是白色的,有时会混入三价铁离子,呈现鲜艳的红色,在青灰色围岩的衬托下十分美丽。含海百合化石十分丰富的灰岩被地质学家称为海百合茎灰岩。海百合一辈子扎根海底,不能行走。它们常遭鱼群蹂躏,一些被咬断茎杆,一些被吃掉花瓣,落下悲惨的结果。在弱肉强食、竞争险恶的大海中,曾有一批批被咬断茎杆、仅留下花瓣的海百合,大难不死存活下来。因为它们终归不是植物,茎杆在它们的生活中,并不是生命的根髓。这种没柄的海百合,五彩缤纷,悠悠荡荡,四处漂流,被人称做“海中仙女”。生物学家给它另起美名――“羽星”。羽星体含毒素,许多鱼儿不敢碰它。可仍有一些不怕毒素的鱼,对它们毫不留情。为了生存,它们只好大白天钻进石缝里躲起来,入夜才成群出洞,翩翩起舞。由于羽星可自由行动,身体又能随环境改变颜色,它们便成了海百合家族中的旺族,现存480多种。它们喜欢以珊瑚礁为家,因为那儿海水温暖,生物种类繁多,求食也容易。而那种有柄的海百合,适应能力差,不能有效保护自己,数量也就日渐稀少,现存仅70多种。

我国发现海百合化石最多的是贵州关岭地区。2001年,有93箱贵州关岭地区的海百合化石走私到美国圣地亚哥,后来经国家文物局交涉,这批化石才返回故乡,由北京自然博物馆收藏。2003年北京自然博物馆主办了“海百合化石”专题展出,这些珍贵的化石才第一次与广大观众见面。

这些化石证明:3亿年前的贵州关岭地区还是一片封闭的海域,气候温暖,海水湛蓝,清澈见底,到处生长着美丽的海百合。兴义龙和贵州龙也生活在这里。由于没有天敌,生物数量越来越多,海百合和动物的遗骸不断被泥沙所掩埋,沉积在海底,成为珍贵的化石。正是这些珍贵的化石,为我们勾画出史前海洋与海洋生物的奇妙景观和中国云贵高原的原始风貌。如今,贵州关岭的古生物化石产地已经开辟为关岭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

沁源灵空山镇发现的海百合沉积物化石,是钙质茎、萼,但如果发掘,可能会有完整的海百合化石、鱼龙化石。现在,一块鱼龙化石在黑市价值20多万元,所以,这片化石产地应尽快由政府列入保护区,防止文物贩子和不法之徒私挖乱采。也应进行研究规划,在当地或县城修建海百合化石博物馆,以保存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让它成为一项旅游资源。 (责编 要真)

上一篇: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晋剧团组建始末 下一篇:在大战的最后日子里:一个英国战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