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音乐文化

时间:2022-10-03 07:00:52

尼泊尔的音乐文化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王国是我国的友好邻邦,尼泊尔人口近两千万,其中85%是印度教徒,13%信仰佛教。尼泊尔是多民族的国家,其主要民族为尼瓦尔族和古隆族。因为尼泊尔过去曾长期存在过种姓制度,一些种姓历来以表演传统音乐为生,各民族又有不同的音乐文化传统,所以尼泊尔的传统音乐文化非常丰富。

尼泊尔从事音乐的种姓主要有加伊纳,达玛伊斯两个,加伊纳是说唱艺人,而达玛伊斯主要为婚丧及喜庆仪式演奏。种姓制度虽然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废除,但到1964年实施以前,这两个种姓的人还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目前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以音乐为谋生手段。

加伊纳信仰印度教,他们把印度教艺术女神萨拉斯瓦提看作保护神。加伊纳约在13或14世纪,莫卧尔王朝统治时期从印度迁徙到尼泊尔,在17世纪已经出现在尼泊尔的文献记载中。加伊纳种姓的男人都会唱歌,也都会演奏一种称为“萨朗基”的乐器。加伊纳的女人操持家务,而男人在街头上卖艺为生。1950年以前,加伊纳演唱的主要内容是每天的新闻,也包括一些神话传说和爱情故事,因此他们在尼泊尔有“活报纸”之称。今天,虽已有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但不少尼泊尔人还是喜欢听加伊纳说唱的新闻。萨朗基的形制和藏族乐器根卡、维吾尔族乐器艾捷克相似,有四根弦,由于个人嗓音条件不同,定弦也不一样。一般是第一、四弦定一个音,第二、三弦定成它的高五度音。演奏时,右手持弓,把乐器的音箱放在左膝上,用左手按弦。加伊纳的表演形式一般是自拉自唱。

达玛伊斯的主要职业是裁缝,音乐是他们的副业。达玛伊斯的乐队由两支唢呐、两支铜号角、大鼓、小鼓和双头鼓各一面和铜钹组成,唢呐用循环换气法,用来奏旋律,铜号角只能吹一、两音,用来造气氛。达玛伊斯的乐队常为婚礼、葬礼和其他仪式演奏,他们的曲目也和这些仪式有密切关系。目前,达玛伊斯的乐队也会应顾主的要求,演奏流行歌曲和印度电影歌曲。

尼瓦尔人生活在尼泊尔中部的加德满都盆地,语言和藏语同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这个民族的音乐数千年来一直受到印度音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传统音乐中有两种和印度“拉格”相近的体裁形式,一个叫“达帕”,另一个叫“擦擦”,和印度的“拉格”一样,也是即兴演奏的。另一个方面是尼瓦尔人为神唱的颂歌和赞美诗,由于尼瓦尔人信仰印度教,这些歌曲大多用印地语或梵语演唱,其曲调也具有印度风格。尼瓦尔人的乐队由钹、鼓等打击乐器组成,不仅用于婚丧大事,也用于节日游行和宗教活动。

尼泊尔另一个主要民族是住在西部的古隆族,语言也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他们的音乐大多采用五声音阶,和印度音乐有较大的差别。古隆族最著名的传统音乐作品是音乐舞蹈剧《帕士拉姆王和雅玛瓦提王后的故事》,这个剧一般在五月中旬的月圆之夜开始表演,要连续演三天三夜。其歌曲由男人演唱,并由男性演奏家击鼓伴奏,但舞蹈演员一定是未婚的少女,舞蹈动作要求行云流水般舒展、顺畅。这个音乐舞蹈剧用于敬神,所以不能有半点差错,如果演出中出现问题,人们相信神会降灾给出错的音乐家和,使他们变瞎或变疯,所以演出是非常认真、非常小心的。古隆族民歌在尼泊尔也很有名,其中最重要的品种是情歌。古隆人还有类似萨满教的信仰,各种不同的萨满,都有他们各自的歌曲和器乐曲,这些音乐也是古隆族传统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

住在尼泊尔北部的藏族和夏尔巴族和我国的藏族、夏尔巴人一样信仰藏传佛教,他们的宗教音乐基本和地区相同,另外,尼泊尔的藏族人也使用我国藏族普遍使用的各种乐器,如弹拨乐器扎木年等,他们民歌也分为“谢”和“路”两种,和我国藏族民歌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上一篇:女人唱歌 男人奏乐 下一篇:冰城真汉子李庆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