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化生活和设计的艺术化态势中如何看待设计师职业

时间:2022-10-03 06:39:29

在艺术化生活和设计的艺术化态势中如何看待设计师职业

[摘 要]设计艺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类社会的演进对设计艺术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艺术的文化态势中,设计艺术对社会文化的变革,形成了其基本的架构,设计师这个职业也在这个环境中愈演愈烈的进行着,本文以艺术文化视角下的设计师职业为切入点,来探讨艺术化生活中,如何成为成功的设计师。。

[关键词]设计艺术 社会文化 设计师职业

中图分类号:J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318-01

一、艺术文化下的设计师

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设计艺术作为社会文化的反映,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的人类学博物馆和美术馆里陈列着许多过去的石器、玉镯、象牙等艺术品,所有的杰作都是设计师改造美好世界的产物,而这些艺术品一代一代流传千古,给予了后人无形的创作力量。时代在变迁,艺术设计的创作在不断变化着,设计师这个职业也在这个大环境中愈演愈烈的进行着。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国古代设计所达到的高度是世界上其它国家难以企及的,发展至今,21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设计的观念不断地改变,设计师的水准也差距很大,非常优秀的很少,水平一般或者低下的却很多,想要解决此种情况,除了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是很难做到。与此同时,国内的设计师将中国风元素运用到设计中,推向世界,虽然中国风设计遭遇了时代变迁,无法主导国际风潮,但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魅力,加上设计师不懈的努力,使得中国风设计仍然有着长久的生命力。

二、设计师职业的成长必然符合社会文化背景

把设计师与社会文化相提并论,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二者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设计师设计生产产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依附于整个社会背景而存在的,每一件作品的产生,都与周围的环境、人物有着密切的联系,设计师设计了生活里的产品,这个设计品并非一日之作,而是经过市场调研,认真勘查,数稿之后的杰作,日积月累,设计师便乐此不疲地服务于设计行业,创新出更优秀的作品。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探索怎样满足人的需求,一个成功的设计作品的出炉,必然符合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从历史的溯源来看,美术与设计本是同源,但经过长久的磨练,造物文化使二者分离,因此如今有些人把二者看做同类也就不足为怪了;在设计实践中,对招贴进行构图原理研究,对展示进行空间划分以及对室内设计进行各元素的合理分配等,都是发展中国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简言之,设计的同时要注重视觉化的效果以及各元素之间的协调性、完整性。在所有的这些社会背景中,孕育着相呼应的设计师,正是因为设计师孜孜不倦的创作,才有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经典永恒的作品诞生,这是整个人类的精神财富。

三、艺术化生活中,如何成为成功的设计师

现代设计师必须具有强有力的身心,广泛的视角以及足够的自信,面对纷繁的世界,依然坚信个人信仰,坚持自己的设计原则,不随波逐流、不孤芳自赏。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为设计而设计,不为个性而个性,力求设计出的作品对受众有益,对商家有利,对社会有助,能够概括当代的时代特征,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反映真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

艺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创新,设计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拓宽审美视野,方可推进艺术发展,推动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文化交流与传播。设计师引领着艺术文化的演进,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注重设计的伦理道德,发展人的全面思维,努力在理想和现实中间寻求平衡点,加快推进艺术教育发展,为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也是社会给予设计师的文化使命。

四、结语

如今,设计无处不在,设计能否给人带来方便、舒适、可靠等方面的要求,这就要看设计师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商品创造出富有价值,是否能满足人们的日常消费,相应地,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设计,为人民服务。

设计不止是设计师个人的行为,也是一种社会行为的体现,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共同见证设计艺术的发展,尤其在对新生代设计师精神家园的培育和创新方面,社会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 杨砾,徐立.人类理性与设计科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 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上一篇:“江南三雕”进化论 下一篇: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