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03 06:18:06

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观察左心耳封堵治疗心房颤动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6例心房颤动患者进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过程均给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出院指导及随访等综合护理措施干预,结果经过综合护理措施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成功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左心耳封堵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护理疗效显著。

[关键词]

心房颤动:左心耳封堵:综合护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16)01-0072-03

doi:10.3969/j.issn.1009-816x.2016.01.29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总发生率为0.4%~7%,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6%以上,80岁以上则高达30%以上心房颤动患者危害最大的并发症是血栓栓塞,其中以脑卒中最常见在标准的心房颤动治疗中,通过长期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来预防脑卒中,但存在依从性差出血风险高或者有药物禁忌证等弊端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非心房颤动患者的5倍,而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90%以上的血栓来源于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通过特制封堵器封堵左心耳,预防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从而避免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发生我科对6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左心耳封堵术,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6例行左心耳封堵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35~75岁,平均(65.2±2.7)岁,2例合并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3例合并高血压脑梗死,1例合并脑出血,均无长期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基础疾病。CHADS2-VAS评分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方法,包括心力衰竭1分、高血压1分、年龄i>75岁2分、糖尿病1分、既往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2分血管疾病1分、年龄65~74岁或女性患者1分,共9分,CHADS2-VAS评分≥2分为高危栓塞风险。本组患者1例6分,3例4分,2例3分,均存在高危栓塞风险。HAS-BLED评分是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评分,未控制的高血压、脑卒中史、出血史、INR值不稳定、年龄>65岁各1分,肝肾功能异常药物或嗜酒1或2分,最高值0分,积分>3分提示出血高危本组患者1例4分,5例3分,均存在高危出血风险。

1.2手术适应证:(1)非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2)年龄大于18岁:(3)具有脑栓塞高危风险,CHADS2-VAS评分≥2分,HAS-BLED评分≥3分,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具有口服华法林禁忌证或不愿长期服用华法林

1.3手术方法:手术在全麻下进行,整个过程需食管超声心动图辅助操作,经股静脉行房间隔穿刺成功后,行左心耳造影,根据造影图像测量左心耳直径和深度,并与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比较,选择大小合适的watchman封堵器进行封堵,同时全身肝素化,精确定位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及左心房造影确定无残余漏后释放封堵器术后常规复查Y线胸片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器位置形态变化术前术中术后均给予患者综合的护理措施。

1.4结果:6例患者成功行左心耳封堵术,术后常规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移位脱落,无血栓形成,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中无栓塞出血事件发生。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左心耳封堵作为一项新的介入治疗手术,很多患者对此项技术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担心手术效果治疗费用,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我们要及时和患者沟通,根据患者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给予相应的个体化宣教文化程度高的患者通过心脏模型PPT资料宣教资料等让患者及家属详细了解左心耳封堵的手术原理国内外该项技术的发展情况术前术后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新技术有认同感文化程度低的患者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片视频资料等让患者了解手术的简单过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成功病例现身说法,消除患者疑虑,增强患者信心

2.1.2术前准备:术前行常规化验检查:术前一天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左心耳内有无血栓形成,测量左心耳内直径与深度:术前至少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针3天:术前禁食6~8h:术晨给予留置导尿。

2.2术中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协助介入室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志面色等,一旦发现危及生命的情况,立即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

2.3术后护理:

2.3.1一般护理:术后全麻苏醒后送入病房,平卧24h,头偏向一侧,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引起窒息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常规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注意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术侧下肢制动,股静脉穿刺处加压包扎,2h,沙袋压迫12h,24h后如无渗血可下床活动。加强术后宣教,告知患者尽量避免术侧肢体过早活动,以免引起伤口出血及血肿术后6h无呛咳可进食流质,逐步过渡到清淡易消化饮食,可下床活动后恢复正常饮食术前常规留置导尿,术后定时给予会阴护理,避免尿路感染

2.3.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左心耳封堵的并发症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经皮介入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血管穿刺并发症心包积液心包填塞等一类是与封堵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封堵器脱落栓塞封堵器血栓形成等

2.3.1心包积液,心包填塞:是左心耳封堵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与一般的介入操作和封堵过程相关,常见原因是房间隔穿刺时刺破心包鞘管操作不当封堵器多次调整位置封堵器在左心耳内放置过深所致少量心包积液无需特殊处理,一般可自行吸收若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烦躁胸闷意识模糊或丧失,心率血压快速下降,应警惕急性心包填塞发生,护士应立即配合医生积极抢救,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或前倾坐位,控制输液速度,行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必要时配合医生行开胸手术本组6例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积液或心包填塞

2.3.2.2穿刺处出血或血肿:左心耳封堵患者术前术后均需使用抗凝剂预防血栓,术中也需大量使用肝素股静脉穿刺鞘管直径较粗穿刺时不慎刺破股动脉拔除鞘管后压迫位置不当下肢过早活动等均可引起穿刺处出血或血肿应加强巡视,做好宣教,反复告知患者制动的目的及重要性,定时观察伤口渗血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侧肢体皮温肤色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例患者有1例出现股静脉渗血,予延长加压时间,渗血停止,未形成血肿

2.3.2.3血栓及栓塞:左心耳封堵术中抗凝不够鞘管处理不当容易引起血栓和气栓,术后血小板易在封堵器周围及心内膜损伤处聚集,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运行堵塞血管可导致栓塞,所以术中术后都要大量使用抗凝剂,严密观察有无栓塞症状,如患者意识肢体感觉及活动度,有无干咳突发呼吸困难等术后次日及第三天复查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器形态位置变化,了解有无血栓形成术后45天坚持服用华法林,直至封堵器内皮化后改为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6个月,6个月后如无禁忌证则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本组6例患者均未发生血栓栓塞事件

2.3.2.4封堵器脱落:是左心耳封堵术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应及时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痛腰痛腹痛四肢痛等周围脏器栓塞症状,同时为了避免封堵器脱落,告知患者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分别在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心脏彩色超声,直至封堵器内皮化若怀疑封堵器脱落,需听诊杂音,同时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脱落应及时行外科手术或经股动脉逆行应用圈套器经皮取出本组6例患者均未发生封堵器脱落

2.4出院指导及随访: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告知出院带药的作用服用剂量和方法等,服用抗凝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大便颜色发黑皮肤瘀斑口腔黏膜出血等情况,如怀疑出血应立即就医,必要时调整抗凝药剂量服用华法林期间注意保持饮食结构的相对平衡,不要随意调换蔬菜的种类和数量,避免服用影响华法林吸收的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一般情况,提醒患者服药注意事项定期复查Y线胸片及食管超声心动图等。

3.小结

左心耳封堵术作为近年来一项新的介入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方便术后无需终身服用抗凝药物等优点,为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以及无法耐受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本组6例患者均为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高危栓塞或出血风险,不能或难以坚持服用华法林,均成功施行了左心耳封堵术

通过术前充分告知患者疾病知识以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术中密切配合医生,术后严密观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出院后加强随访等综合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心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安全顺利地渡过手术过程,大大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本组6例患者到目前为止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我们将进一步随访。

上一篇:从西方国家私立高校的发展探讨我国民办高校发... 下一篇:外资企业非居民企业股东股权转让所得税问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