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是一个兵

时间:2022-10-03 05:59:10

2006年8月,我通过省直单位干部考试考核双向选择,来到青年记者编辑部工作。虽然我早已不是职场新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转折点,自己的选择很单纯也很坚定,从头开始,干事创业,只有有作为才能有地位!

我曾经是一个兵,一个在部队摸爬滚打7年的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烈日下纹丝不动几个小时的军姿,冰雨中长途跋涉数十公里的拉练,风雨兼程中,雨雪交织里,我也曾手持相机跟随拍摄,我也曾手握钢笔全程追踪,忘不了数九寒冬水滴石穿训练场上的大演习,忘不了烈日骄阳汗如雨下崇山峻岭里的大奔袭。在部队的7年,我明白了祖国的利益重于山,懂得了无怨无悔做奉献,军人的坚韧与坚持,永远会在我的血液里流动沸腾。而如今,新的岗位有新的挑战,当我走进新闻大厦那一天起,大众报业集团就是我新的“军营”,青年记者就是我新的“连队”,我同样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也许有些同志不是很了解我们的工作。我们青年记者编辑部平均每月编辑出版60万字左右,同时还承担着培训、评报、业务研究等服务职能,因此对编辑人员的要求非常高。两本刊物的选题、采写、编辑、校对、版面设计、排版、联系印刷、读者服务、发送样刊等等,都在编辑部内完成,头绪多,时间紧,任务重,在编辑部里,加班加点工作是常事儿,编辑们经常伏案于一个个周末休息日和“黄金周”。没有喧嚣与浮躁,大家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要尽快成为编辑业务的行家里手,要尽快成为编辑部里的“多面手”,我暗暗下定了决心!扑下身子,勤学多问,向业务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同事请教取经,自己才能更快地成长进步!

我们编辑部每天的工作繁忙而有序,平凡却不平淡,虽说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可却是那一件件小事,却像珍珠一样串起了我工作的轨迹,有滋有味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今年元旦期间,我们杂志推出了“向社会千名读者赠刊”的活动。一时间,编辑部里的电话成了极为烫手的热线,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都有热心的读者打来电话。我和同事们轮番上阵,耐心地接听、记录、解答相关问题,用我们最真诚的心对待这些素昧平生的读者朋友。大家一起装刊、寄送,就像流水线一样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共同的事业,大家满怀激情,同甘共苦,一起奋斗,这种感觉真好!

几天后,一位86岁的离休老干部张爷爷打过电话来,称赞杂志办得好,他一定要全年订阅!那是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张爷爷一早就给女儿打了5遍电话,催促女儿赶紧来编辑部给他订上刊物。当为张爷爷办完订刊手续,我的心里不禁涌起一股暖流,眼泪甚至有些控制不住。原来,被读者肯定是那么幸福的一件事!那一刻,我和张爷爷有了家人的感觉。是的,和所有的读者有了家人的感觉,这种成就感是我最大的骄傲!

现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我们的读者遍天下。每天,我都能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每天,我都能看到他们饱含真情的来信,我都会被他们所感染,所感动。元旦时,他们一句“辛苦了!过年好!”我会感动;繁忙时,他们一句“办得真不错,我想把创刊以来的刊物全部珍藏起来”,疲惫的我会马上轻松起来;春节时,读者亲自送来自己编写的书籍,并工工整整地写下“杜鹃同志惠存”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读者最真诚的心意!经常有读者到编辑部来串门,来看看他们所喜爱的杂志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一支队伍,他们热情地与我握手,他们亲切地与我谈心,我只能说,我做得还不够,我所能够报答的,就是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提高能力,严谨细致地编好每一篇稿子,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读者!

点评:

荆成(《青年记者》主编):杜鹃讲得精彩,但远远没有她干得精彩。半年多来,她很快完成了从军官到编辑的转变,成了编辑部里的业务骨干。杜鹃来了,带来了军营的好作风,也让编辑部有了更多欢快的声音。

上一篇:我很平凡,可是我很光荣 下一篇:韩国电视娱乐节目故事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