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方法,提高初中历史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03 04:43:10

讲究方法,提高初中历史阅读能力

摘 要: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能力的基础,提高历史阅读能力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一环。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原因在于没有较强的历史阅读能力。具有可读性特点的历史教材是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指导学生掌握正确、多样的阅读方法,提高初中生的历史阅读能力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关键词: 历史教学 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

人类的知识主要是以书籍的形式存储的,因此对知识的摄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人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提高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能力的基础。21世纪的今天,新一轮课程改革来临,历史课程目标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浩如烟海的书籍中,通过阅读汲取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融入《资本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无产阶级的伟大革命斗争。伟大领袖,在行军打仗之余,博览群书,把吸取来的精华加上自己的发挥应用于同进行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中,理论联系实际,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这一切都得益于阅读。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启发、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阅读能力,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学习方式。但是以往的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一些教师可能会认为阅读能力主要是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因而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对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到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开发。近年来,中高考的历史试卷都有史料解析题型,某些考生解此类题颇觉困难(此类题在考试中考生失分严重),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有阅读障碍。许多学生不能掌握知识,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

教材是学生的主要阅读材料,特别是历史教材,它本身具有可读性的特点。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课本知识的难易情况、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我认为历史学科的阅读可采用以下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提纲阅读法

对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为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自主掌握,可采用“提纲式”阅读法学习,即教师在课前就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理出主要知识点,为学生阅读指出思路,从而达到降低教学难度的目的。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可列出这样的阅读提纲(括号中部分由学生填充):

一、秦统一六国的时间: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思想上:(焚书坑儒)

5.军事上:(北御匈奴,开发南疆)

三、秦朝疆域四至:

这样,本课的脉络就一目了然了,难度降低,重点突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问题阅读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边阅读边回答问题,适用于知识点较密集,重、难点较集中的学习内容。采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选编的题目与课本内容密切联系,主要知识点都应在题目中显示出来,而且题目要体现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难度要适中,以大多数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得出正确答案为宜。还可以课前把设计好的习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带着题目有针对性地看书,到课本中找答案,通过动眼、动手、动脑,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课,可设计如下问题:(1)我国经济重心为什么会南移?什么时候南移最后完成?(2)南方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3)宋代时,南方出现了哪些重要城市?学生依照课本解答题目,能够准确而简明扼要地得出正确答案,有利于学生答题的规范化,提高解题能力。

三、语文阅读法

这种阅读方法是让学生用类似学习语文的方法阅读历史课文。使用这种方法阅读时,要求学生逐段、逐句、逐字地通读课文,先找出知识点,排一排知识层次,再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做好读书笔记,对看不懂的疑难问题做上标记。教师在学生阅读时要提出一些问题进行考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讲解。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最可爱的人”一课。本课知识点少,层次分明,故事性强,学生阅读兴趣浓厚,采取“语文式”阅读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避免教师讲解过多而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

四、地图阅读法

历史和地图关系十分密切,历史课本上有许多的插图,与历史课本相配套的有历史地图册,这是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工具。“地图式”阅读法要求学生在阅读历史知识的时候,充分重视地图的作用,认真读图,分析地图,记忆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历史知识、历史信息,并能进行图文转换,利用地图说明问题,用语言文字准确叙述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可充分利用课本中“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结合课文,在图中标记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瑞金)、遵义、泸定桥、腊子口、吴起镇、会宁及渡过的河流、经过的省份,然后由学生按图复述课文内容。又如初三《世界历史》“殖民主义的罪恶”这一问题涉及“三角贸易”时把欧洲殖民者的出程、中程和返程的出发地、携带的物品利用地图由学生照图说,从而形象、直观而容易掌握这一知识点。

五、线索阅读法

历史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有非常明晰的线索,最常见的是时间线索,许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以时间线索叙述的,按这一线索阅读,能快速地完成阅读。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8课“和抗击沙俄”中部分可按1624年荷兰殖民者始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出击荷兰殖民者,1662年,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等线索阅读,这样台湾在17世纪重回祖国怀抱的来龙去脉就一清二楚。又如讲初三《世界历史》美国内战的经过时,把1774年、1775年、1776年、1777年、1781年、1783年这些年发生哪些事通过阅读弄清,美国内战的主要问题也就解决了。

六、比较阅读法

首先要进行比较阅读,即对同类内容的课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得出一般规律,比如在教学“资产阶级革命”这一主题时,可把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日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德意统一作对比阅读,这样识记更容易,而且能对比异同。其次要进行迁移扩展阅读,即用课内已学过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从而扩大知识面,畅游于阅读王国。

总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通过以上几种阅读方法的综合运用,再加上通过学习自己不断总结出新的阅读方法,学生就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海霞.临川二中.怎样上好历史课[N].抚州日报,2011.

[2]岳立荣.山东省平邑县平邑镇第四小学.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N].学知报,2010.

[3]胡金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

[4]邓师荣.崇仁县六家桥中学.浅谈提高快速阅读的方法[N].抚州日报,2010.

上一篇:合作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下一篇:如何有效增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