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袅袅 书香氤氲

时间:2022-10-03 02:47:17

【摘 要】宋代真州(今仪征)作为漕运咽喉,是朝廷江淮荆浙发运司治所。许元在任江淮荆浙发运判官十三年,为庆历名臣。1993年许元墓被发现,从墓中清理出一批精美的文房、茶具等随葬器物,有端砚、印盒、伊斯兰玻璃瓶、茶罐、茶匙、渣斗、鎏金铜带扣等。为我们了解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风雅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许元 出土器物 士大夫 生活

1993年10月,江苏仪征化纤公司在建设白沙二村工程中,发现一座宋代土坑木椁墓[1],墓葬被毁严重。文物部门从墓中清理出一批随葬器物,有端砚、印盒、伊斯兰玻璃瓶、茶叶盖罐、茶匙、渣斗、鎏金铜带扣等。经考证,墓主人为北宋名臣许元[2]。从这些精美的茶具、文房等文物中,我们可以一窥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风雅生活。

一、北宋名臣许元与仪征

许元(989―1057年)[3],字子春,原为宣州宣城人,徙居泰州海陵,后因任江淮荆浙发运使,迁居真州(今扬州仪征市)。在任江淮两浙荆湖发运判官十三年,为庆历名臣。

宋代真州作为漕运咽喉,是朝廷江淮荆浙发运司治所。“真当东南舟车之会,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岁漕米六百万石,供亿京师。”[4]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发运司“掌经度山泽财货之源,漕淮、浙、江、湖六路储廪以输中都,而兼制茶盐、泉宝之政及专举刺官吏之事”[5]。

宋仁宗庆历初年(1041年),参知政事范仲淹推荐许元出任江浙荆淮制置发运判官。许元“为吏强敏,尤能商财利”,“其术长于治财”。在任达十三年,对漕运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考故事,明约信,令发敛转徙,至于风波远近迟速赏罚,皆有法”[6]。其创行的“籴买”漕粮购买法,为王安石变法实行的“均输法”创立了基础。因其在担任发运使期间的功绩,由判官为副使、发运使。后调到京城,为侍臣御史,官至工部郎中、天章阁待制。天章阁为宋皇室藏书机构。学士、直学士、待制均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天章阁待制官阶为从四品。

许元作为朝廷掌管漕运的重臣,在任职真州时,建造了一座官衙园林――东园。欧阳修在《真州东园记》中载:“真为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许元与欧阳修的关系十分密切,他在真州为发运判官,欧阳修在扬州任知州,从欧阳修所著文献中可发现欧阳修与许元的不少应和之作,二人惺惺相惜从而留下了历史佳话。

在许元墓发现之前,文物部门在该地域配合工程建设,先后抢救性发掘了许元儿子许宗孟之墓[7]、许元之兄许恢之墓,可见,许氏家族以扬子县甘露乡(今仪征市真州镇永庆村)为家族茔地。

二、许元墓出土器物及特征

1.荷叶钮青白釉茶罐

盖呈荷叶形,边缘微上翘,上有一弯曲状蒂形钮,盖内出一凸棱,卡在器口内。器身作子母口,圆唇,短颈,长弧腹,饼形足。内外施青白色釉,釉色莹润(见图1)。此罐造型精巧,做工精细,盖钮生动,其用途应为放置茶末之用。

2.桃形银茶匙

匙面呈桃形,身浅。柳叶形柄,扁方较长上起三棱,柄首向下斜折,呈圆形方孔铜钱形,正面穿下有半星。背面刻有“开元通宝”铭文(见图2)。造型质朴大方,体现了宋代内敛的审美情趣。

3.如意铲形银茶匙

匙面呈如意铲形,微凹,上有两个穿孔。柄细长,两端各有七个凸棱呈竹节状,中间弯曲呈弓形,上起脊,柄端镂雕五瓣莲花,花蕊上浅刻一龟,上有两环(见图3)。此件茶匙设计如意形,装饰莲叶卧龟纹,寓意喝茶养生,长寿不老。

4.青白釉刻花牡丹纹渣斗

上部形状如盘,下部呈盒状,中部束腰。撇口、短直颈、折肩、鼓腹、饼形足(见图4)。口沿内刻缠枝牡丹花纹,刀法简练,线条自然流畅。造型端庄,胎质细腻坚硬,通体施青白釉,釉色莹润。

5.“高阳子春”铭紫端砚

砚呈长方委角形,砚池为斜坡面,前窄后宽,前低后高,四周内敛(见图5)。砚面有金黄石眼两颗,位于砚池之上。砚背内凹,上刻铭文三行十二字:“圣宋庚寅岁高阳子春书府记。”行草书,字体流畅,用笔洒脱。石色青紫,质地细腻温润。

6.雕花石印盒、铜印

盒分三层,长方体,子母扣。盖呈J顶。盖面上以斜格纹为底,高浮雕莲花、莲叶纹。第一层四侧面以菱形开光,内刻四朵对称的莲花。第二层中间有一长方形穿,边栏有墨书题记:“明道二祀岁次癸酉上春阳。”四外侧面刻孔雀穿牡丹纹。第三层四外侧面刻鱼戏水藻纹。圈足外撇,上刻莲瓣纹(见图6)。石质呈紫褐色。雕花石印盒造型精巧,纹饰精美繁丽,层次分明,线条流畅刚劲,技法娴熟,延续了唐代华丽丰满的工艺风格。

印盒内置两枚铜印。一件印面长方形,直柄,印文阳刻篆书“高阳许子春私印”,长4厘米,宽2.4厘米,通高4.5厘米。另一件印面方形,直柄,印文阳刻篆书“许”一字,边长2.8厘米,通高3.5厘米。

7.刻花蓝玻璃天球瓶

方唇,平沿,口微侈,直颈,球腹,圜底。颈部刻有两道凹弦纹,器身及底部刻有不规则纹饰,间以两周弦纹。通体呈蓝色,半透明(见图7)。

8.鎏金铜带扣

由两件长方形铜片铆制而成,通体鎏金(见图8)。带扣平面呈长方形,一端弧边,上有铜钉固定,一端为椭圆形铜环,两侧有轴。一件素面。一件四周边沿刻卷草纹,中间依外廓开光,以鱼子纹为地,中心是三狮戏球纹。正中一狮头向左侧,直立,毛发飞扬,脚下踩一绣球,威风凛凛;左右两只狮子四足腾空,围绕其作争抢状。狮身上錾刻有细小花纹。三只狮子神态刻画细腻,栩栩如生,极其传神。背面刻有“贾家造”三字。铜环上刻有精细花纹,中为卷草纹,上下为连珠S形纹。此带扣应为带板上饰件,虽然带板不存,但带扣制作精美,构图生动,体现了宋代金银器制作工的精湛水平。

上一篇: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新进展 下一篇:无纸化考试系统在病理学实验考核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