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2 11:05:04

秦岭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摘要:秦岭是我国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和珍稀、特有植物宝库之一,其中园林观赏植物品质优良、种类繁多。结合秦岭优良园林观赏植物、特有植物的特点及其在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秦岭园项目的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综合分析了秦岭植物在西安地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丰富陕西关中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优良品种,提高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生物多样性和城市的生态功能,营造与自然更加和谐优美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关键字:秦岭世园会生态园林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秦岭,东起河南伏牛山,西至甘肃岷江,北临渭河,南界汉水,东西长达500 km,南北宽约140—200 km,总面积76500 km2。主峰太白山(海拔3 767 m)位于秦岭山脉中段,是我国大陆东部地区第一高峰。秦岭主脊东西段有所差别,西段平均海拔较高,一般为2000—3000m,东段则较低,一般都在2000 m以下。该区的降水主要集中于夏、秋两季,尤其在夏季,年平均降水量800—1200 mm。是我国南北最重要的地质分界线,也是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一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交汇地带。

世界园艺博览会是国际上最高级别的专业博览会,自1960年在荷兰鹿特丹的举办,迄今有29届.2011世界园艺博览会以生态文明为引领,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为主题,以植物为主体,世界化园林建筑为背景,旨在展示人类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和新创意,探索人、城市、园林、自然和 谐共生的未来发展模式。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秦岭园工程就是要将大秦岭的特色展示到小园景之中。该项目位于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中央的小终南山南坡,区内地形变化较大,相对高差约34m。如何把它打造成一个展示秦岭自然山水、珍稀动物、特色植物的山水园林是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植物配置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灵魂,植物知识是一个风景园林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结构。绿化规划设计中我极力倡导回归自然的植物种植设计。为此我们多次修改方案,将最初的大叶黄杨、金叶女贞为主的块图案式设计作了颠覆性修改,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 ,如对土壤、气候的基本要求,以及植物的物候期,种植大果青扦、山白树等国家濒危植物 ,用秦岭杜鹃、秦岭花楸服务于构建空间。尽量保留现状树种,强调植物品种搭配多样化及合理化。因此我们的绿化设计充分体现了 “山水人文之胜”、“珍稀植物之茂”设计要求。

同时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中作者又体会到风景园林设计应充分的表达生态学原理生态学原理有一种说法,在一个生态系统之中,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是在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中达到的。在规划设计中,就面临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恢复、土地 的多功能使 用、交通体系的畅通、抗灾系统的稳定以及民 俗文化的传承等等对立因素。秦岭园中地势的高低起伏形成了平地和坡谷,两种形态创造出截然不同的空间和生态环境 。地形产生的生态效应主要是太阳辐射和气流两因素作 用的结果。不同朝向、不同坡度的坡地享受的日照长短和强度都有所不同。因此 ,在向光的植物物背光的坡面土壤湿润,我们以种植菌类植物为主。 植物群落的构建就充分考虑植物间的相生相克影响。比如,百合和玫瑰种在一起可以延长二者的花期;山茶花和山茶子种在一起可以明显减少霉病;松树、杨树和锦鸡儿的组合也能促进生长。正是这些生态学知识的充分利用,秦岭园的植物群落设计大大减少了人工养护的力度。

秦岭植物在世园会秦岭园实践中应用的意义

1、彰显风景园林植物的地域特色

秦岭有着如此众多的植物种类和特有植物,是西安风景园林建设的宝库。特有植物因其分布地域与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在风景园林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践中,由于地理气候的相似性,使得各地植物配置趋于雷同。如果能从本地区特有的植物区系中筛选独有的观赏植物品种,便能鲜明地反映本地地理与文化特征。

2、提高风景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存在必然的交叉。风景园林师若能从植物学家、林学家、生态学家提供的秦岭植物名录以及各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分布规律和生态习性等资料中筛选出适合于各种不同园林建设风格的优良物种,便可大大丰富西安市风景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不仅使风景园林反映当地的气候、地理特点,而且可彰显形式多样的文化内涵和底蕴,进而提高城市生态功能的多样性。

3、有利于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繁育

在秦岭植物区系中,国家二类保护植物有11种。其分布环境狭窄,是珍贵的植物资源。如果通过风景园林手法为其在公园、植物园或环境相似的区域提供移植空间,加之精心养护,可以使一些濒危植物得到较好的保护与繁育。

4、秦岭植物在风景园林实践中的主要应用形式

西安南距秦岭仅25km,气候条件基本相似,受秦岭影响温差较小、降水量基本一致,空气质量随着大气治理,全年良好天气已连续达到300d以上。现代科技为秦岭植物下山,提供了适宜生长的立地条件与技术支持。秦岭植物在全市园林绿化实践中得到充分应用。如以油松为主,白皮松、云杉、杉木、华山松为辅的常绿针叶乔木在世园会的应用。为园区冬天增添了绿色,又使松柏科植物特有的高大、古朴、厚重、苍劲、气质在这座古城得到完美展示,映衬出西安这座有着十三朝古都的历史文化特色。秦岭紫斑牡丹、秋海棠、山丹花、山梅花广泛栽种,与西安古城古建筑和几千年人文历史交相辉映。

此外,秦岭植物在西安园林绿化实践中的应用多种多样。

一是配合园林绿化工程引种。设计人员在秦岭园区的前广场广场正面与东西两侧,选用秦岭北坡的油松全冠移植、自然排列,既提升了整个广场的绿量,又使苍翠、飘逸、俊隽的油松气势正好映托了中央地带革命亭的巍峨庄重,勾勒出一幅意境深邃的水墨丹青画面。二是引进观花植物进行培育。选用花型特别、色泽艳丽、树形美观的观花植物丰富苗圃品种。如秦岭铁线莲、秦岭蔷薇、胡枝子、紫丁香、望春玉兰等。其中太白杜鹃花色鲜艳、十分娟秀,在西安地区易成活。秦岭连翘枝条拱形开展、婀娜多姿,早春时节先花后叶满身金黄,是不可多得的观花品种。该花既可孤植又可丛植、片植。三是引进观果植物,进一步丰富风景园林植物。如山桃、樱桃、枸杞、火棘等。火棘在秦岭分布较广、适应性强、耐瘠薄、成活率高,可粗放式组合配植,经过细致修剪,还是不可多得的园林艺术精品。初夏白花繁密,入秋果红似火,越冬时留驻枝头上的点点红果,在雪卧丛枝的映衬下闪亮夺目,别有情趣。陕西山楂则来自秦岭北坡山中,对环境条件没有过分挑剔,其树形招人喜爱,是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园林花果两用的观赏树种。四是对秦岭特有珍稀种的特殊应用,本着迁地保护的原则,珍稀濒危种只在特殊庭院、公园使用。陕西地标性植物的范本。五是竹类植物的引种为风景园林增添许许淡雅清风。尽管西安园林中有使用竹类的记载,但品种稀少、效果欠佳。罗梦、陈等人着重从竹类植物生存环境与适生立地条件入手进行引种。如毛竹在西安生长良好,高度可达8m,而刚竹、紫竹、淡竹、金镶玉竹等由于耐寒性强,更是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西安风景园林的当家植物。

全面综合合理利用资源已成为我国的国策,西安和秦岭地理便利、气候相似,为秦岭植物走出大山提供着诸多有利条件。秦岭植物的应用应继续坚持选观赏性好、适应性强、易成活的品种。合理有序地开将为我国城市风景园林实践提供宝贵的植物资源。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杜。1974.

[2] 牛春山.陕西省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3] 樊明 浅析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标准[会议论文]-2009

[4] 詹秦川.张越.ZHAN Qin-chuan.ZHANG Yue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景观规划设计对西安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的思 考[期刊论文]-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1)

[5]应俊生.秦岭植物区系的性质、特点和起源[J].植物分类学报,1994,32(5):389-410.

[6]李思锋,黎斌.秦巴山区野生观赏植物[M].西安:陕西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

上一篇: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与防治 下一篇:大胜关大桥8#主墩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