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民政换届发展半年总结

时间:2022-10-02 10:49:01

民政局民政换届发展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强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迎接十七大胜利召开”为主线,以推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精心谋划,严密组织,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是多年来首次出现的县乡同步换届,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也是今年组织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在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有关精神有基础上,精心制定换届工作方案、工作流程,明确了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的总体时间安排和基本方法步骤,筹备召开换届工作会议,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任务。

1、加强领导,强化指导,认真抓好乡镇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我们按照县委确定的乡镇人大、政府换届干部人事调整的6条原则,拟定了《乡镇人大、政府换届人事安排方案》、《乡镇人大、政府换届推荐考察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对12名新提名乡镇人大主席人选进行了民主推荐和考察、全额定向民主推荐和考察,在县委常委会作出干部提名任职决定后,组织新调整干部进行了任前谈话和廉政谈话,起草下发了干部提名任职以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关文件,并及时向各乡镇党委提名,5月8日至12日,派员参加了乡镇人代会,县委提名的19名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和71名乡镇长、副乡镇长候选人全部高票当选。换届后,乡镇人大、政府班子呈现出了新气象。主要标志:一是职数减少了。乡镇人大主席17人,专职副主席1人,比换届前减少5人。乡镇政府班子严格按照职数规定,设乡镇长17人,副乡镇长54人,比换届前减少22人。二是年龄减小了。乡镇人大班子平均年龄43.8岁,比换届前降低5.8岁。乡镇政府班子平均年龄38.3岁,比换届前降低3.1岁。三是学历提高了。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77人,占87.5%,比换届前提高了8%。四是结构更加合理了。这次换届,我们从有利于发挥干部个人的长处和有利于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根据我县区域、资源等不同条件,配备不同知识的干部,进一步优化了乡镇班子结构。

2、精心谋划,严密组织,切实保证县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任务圆满完成。我们以认真细致,高度负责的工作责任心,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了县人大、政府、政协班子届末考察和有关领导干部的考察工作,制定了《县人大常委和县政协常委拟提名人选考察方案》,按照程序对20名人大常委建议提名人选和29名政协常委建议提名人选全部进行了考察,对考察对象中的党员和副科以上干部,重点征求了纪检、计生、综治部门的意见,对考察对象中的非公经济人士,专门征求了工商、劳动、税务、环保、土地、民营经济管理局和工商联等部门的意见。编制了候选人情况简介,起草了十四届一次人代会和十二届一次政协会大会选举办法,提出了大会选举的各类名单;周密组织选举,在选举前组织召开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科级以上干部会议,保证了选举工作有序进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县人大、政府和县政协班子成员均以高票当选。

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我们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先进性长效机制四个意见,使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一)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落实到位。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我们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健全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四个实施意见,并制定出台了十个配套方案,初步形成了先进性建设一整套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健全了党员服务群众网络制度。建立了县党员服务中心、党(工)委党员服务站和各基层支部党员服务点,拟定了党员服务中心《服务项目与工作要求》、《办事指南》、《服务承诺》以及“首问责任制”、“情况报告制”、“信息沟通制”等制度,党员服务群众工作形成网络化、制度化。二是建立实行了农村党员领岗定责制度。全县根据农村党员的实际状况,按照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的原则,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职”。为农村无职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目前,全县5000多名农村党员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被聘在了村情民意收集岗、村务工作监督岗、民事矛盾调解岗、政策法律宣传岗、参政议政岗、经济信息岗、远程教育岗、社会治安巡查岗等岗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建立健全了党员承诺制度。我们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主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共产党员中开展领岗定责和公开承诺活动的实施方案》,从承诺内容、承诺方法、承诺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目前,全县18个乡镇全都推行了公开承诺制,作出承诺的党员5314名,党员承诺项目共4006个,已完成承诺项目1269个。

(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1、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大力推行“摸、通、联、教、管”五步工作法,多措并举,扎实加强了流动党员管理。目前,全县对外出党员共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437个,为流动党员外出打工能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时,我们及时接收外来流动党员,并根据流动党员的就业形式、居住状况、流动范围的实际,为每位亮出身份的持证流动党员落实一个党的基层组织,负责对其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切实加强了外来流动党员的管理教育。2、党员活动场所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我们积极加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重点抓了22个村的活动场所建设,装修工作已经结束,采购配备办公用品和家具工作也已完毕,七一前全部投入使用。3、党员教育模式取得新突破。我们不断拓展教育途径,丰富教育手段,创新党员教育模式,确定了孙文龙纪念馆、河北坪泉抗日纪念馆、皇城村、蚕桑基地建瓷工业园区等42个党员教育基地,各基层党组织利用教育基地、远程教育、电化教育、报刊图书、信息网络等设施培训党员40552人次。4、农村发展党员新机制展现新活力。严格执行“群众推荐、党委预审、支部票决、全程公示”的农村发展党员新机制,把青年农民、外出务工人员、专业协会负责人、村组非党干部、致富能手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增强农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今年前半年,按照“新机制”模式共在农村发展新党员名。5、党员远程教育“三进”工程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按照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在全县开展了“远程教育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大力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户”工程,制定了“三进”工程实施方案,建立和落实了党委抓远程教育延伸拓展工作责任制,使全县“三进”工程工作开展有序、扎实推进。前半年,全县现代远程教育“三进”工程安装任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4万多名党员群众通过远程教育接收了培训,增强了素质。

(三)“三级联创”活动有力推进。1、扎实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部署要求,我们认真制定“三级联创”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评比标准,并按照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到基层党委和支部,形成了县抓乡、乡抓村,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三级联创”活动工作格局,确保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扎实推进了“三级联创”活动。2、着力培树党建示范点。为把“三级联创”活动落到实处,我们注重培养典型,树立示范,初步规划了“六区一带一长廓”的党建示范点模式,起到了以点带面,推进整体,对“三级联创”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和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

1、干部教育工作,突出主题教育。今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突出开展了“三观”主题教育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观"主题教育,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意见》,开展了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牢固的群众观为主要内容的"三观"主题教育,明确了今年干部教育的主题和目标要求,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在此同时,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先后组织分管教育、煤炭、旅游、科技等行业的处级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等20余人次,赴市参加了五期干部教育专题讲座学习培训活动,积极完成了上级安排的有关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工作任务。

2、干部监督工作,主抓“三个重点”。一是以县乡人大、政府和县政协换届工作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省纪检委、省委组织部“二十不准”组织人事纪律,对干部选择任用工作进行监督。重新制定了《关于在换届工作中加强举报工作的实施办法》,对举报受理的形式、内容和范围进行了明确规定,设置电子信箱举报等,并积极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二十不准”纪律规定,促进各乡镇、各单位做到了认真学习,身体力行。二是在加大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执行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干部监督工作责任单位联席会议制度。三是结合纪律作风整顿,重点对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纪检委配合,安排了135个单位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有些单位提出的干部监督管理方面好的建议进行了认真总结,加强了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在4月份全市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上,我部以《着力解决“六失”问题,进上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为题的调研材料,进行了大会交流,受到与会人员的认可。

3、干部管理工作,不断探索实践。一是公务员管理和工资改革工作严格有序。以《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我们严格按程序、按政策法规搞好公务员登记工作,稳妥慎重处理好公务员登记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认真做好工资改革工作,对部管近2000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摸底工作,重点是对领导干部的职务情况和一些特殊人的工资情况进行了疏理、归类、套改。二是年轻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不断探索。针对我县科级领导班子结构不合理、年龄相对老化的实际,为认真做好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在去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的目标要求、选拔培养重点、教育培训和使用办法,为我县今后几年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按照省、市组织部的部署要求,认真组织了全县960名考生的“大学生村官”报名考试工作和资格审查工作,并对面试后的152名大学生进行了考察考核,为农村选拔了一大批有志青年。三是加强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定了《中共阳城县委组织部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县副科以上领导干部和党群口的一般干部档案共1200余份进行了审核,,收集归档材料2000余份,整理装订干部档案100余份,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完善。

4、人才队伍建设,机制不断完善。为了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我们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健全了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建立了科学的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分类制定了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标准。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刚性与柔性、有形与无形相结合的宽领域的引才引智办法,切实做好了各类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工作,以引进紧缺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加强与各地的人才合作与交流。同时,还建立完善了有利于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奖励、分配激励、社会保障、项目扶持、成果申报等制度,进一步拓展了创新型优秀人才发挥作用的渠道。

四、围绕大局,改进作风,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展现新形象

今年以来,我们以组织工作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大局为要旨,拓宽思路,探索创新,务实工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阳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1、扎实开展纪律作风整顿。今年四月份以来,根据县委统一部署,我们积极投入到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中,扎实开展了部内思想作风纪律整顿,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了学习讨论,并认真开展了组织实施工作。通过发放征询意见函、召开座谈会、组织“开门评部”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意见,并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找准问题,剖析根源,认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完成了各项预定目标和任务,顺利通过了县委督查组的检查验收,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建立健全和规范各项制度。在抓好机关纪律作风整顿的基础上,我们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设立了工作提示牌,探索实行首问责任制、去向公示制、限时办理制,健全完善了部长访谈、约谈、接待日和部风监督员制度等,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进一步完善了组织部门的工作机制,健全了组工干部学习培训、教育管理、组织生活、联系群众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干部监督管理制度以及组织部门工作运行和岗位管理制度等,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使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总结20*前半年全县组织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1)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落实不够到位。虽然先进性教育的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还要接受群众的检验和实践的检验,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2)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不够灵活多样。存在着培训方式方法少,培训途径不够宽,培训机构不适应,培训规模不够大等问题,特别是在科级干部轮训、外出培训、挂靠名校名企培训等方面需进一步加强。(3)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推进还要进一步大胆探索。到目前仍没有一整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探索不够、力度不大,步子不快;干部交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4)干部管理监督的缺乏有效性。对于少数领导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监督办法和措施不到位。(5)基层党组织建设发展不平衡。特别是贫困山区村和国有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的党建工作滞后的现象,对全县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影响较大;各类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党的工作覆盖面需进一步扩大。在下半年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根本要求,坚持用科学发展统揽组织工作,围绕县委中心,服务发展大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监督工作,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推进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开拓新思维,探索新思路,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以组织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农村基础教育建议 下一篇:新农村合作医疗体制试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