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地理课堂讨论

时间:2022-10-02 10:42:44

透视地理课堂讨论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086-02

地理课堂教学倡导合作、交流,课堂讨论是合作、交流的主要途径,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彰显学生个性和发展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讨论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当前,分组讨论成了新课程实施中的“亮点”,频繁地出现在地理课堂教学之中。但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行为的不到位和学生活动的盲目性影响了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透视地理课程中分组讨论各环节教师行为和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的分组讨论策略,是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课题。

一、讨论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根本不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结果出现了以下问题:①提问远离生活,例如,面对农村的孩子问“某大城市解决交通问题有哪些可行性措施?”学生当然无从谈起。②问题难度过大。③问题随意生成。课堂上教师问题一宣布,学生便匆忙行动,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仔细一听,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大多数学生各自为政,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学生干脆天南地北东扯西拉,偏离了讨论的主题。

对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课堂讨论主题,要精心安排,有所取舍。教师首先要深入专研文本,那些一目了然或难度过大以及学生没有相应知识储备的问题都不适宜讨论。所提问题的难度要稍高于学生个人的“智慧”水平,稍低于小组的“合力”水平。其次,要开放、灵活。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一些存在争议的概念、原理作为小组讨论话题,以开拓学生的思路。

二、讨论的重点和难点不深入,点水而过

有的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论”,结果一堂课提出十几个问题,致使课堂容量大大增加,却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此外,还存在讨论无序、调控失效等问题。

对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讨论时各抒己见,做到言之有物,但必须让学生做好充足的学习准备,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讨论才会有真正的心灵交汇,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其次,教师还有必要适时介入学生讨论,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例如,当学生回答得不够完整时,教师要对他们进行追问;当学生提出意外问题时,教师应以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加入,站在学生的中间;当学生在讨论中争执不下时,教师应站在学生的旁边,引导他们在讨论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并遵守讨论规则。

三、学生交流注重个人表现,缺乏集体智慧

学生讨论、追求的是完全的自由,表面看来,他们的主体地位是确立了,但却忽略了课堂讨论的实质。比如,有的学生滔滔不绝,讨论时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与同学发生争执。在全班层面的交流往往只是发言学生对着教师发言,多单向汇报,缺少多向交流。同时,一些胆小、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因为缺乏参与讨论的勇气,而出现了精英发言,弱势无语的现象。此外,在讨论中,学生多只注重自身的观点,而很少有代表集体智慧的统一观点。

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在交流前就应安排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要点及时记录下来,只有先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才可能相互交流,由此出现思想的碰撞、观点的整合。其次,应让能力弱的先说,能力强的同学则作总结归纳,由此打破组内的精英主导,而其他同学处于从属地位的态势,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公平性。

四、讨论评价太飘渺,不切合实际

讨论结束后,许多学生都会仔细聆听教师的评价,但教师在评价时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偏重于小组讨论结果的评价,而忽略对过程和方法的评价。②偏重对个人的评价,忽略小组的评价。③只鼓励,不批评。

对此,当学生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或者创新思维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从而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其次,教师除了应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更要注重对讨论过程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方法、情绪状态进行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最后,表扬不能滥用,鼓励不能拔高,更不能对错误视而不见而大加赞赏。要实事求是,恰时激励,激励手段要做到适当准确、适时到位、不缺不滥。实践证明,恰如其分的赞赏,可以点亮学生的心灯,同样,恰到好处的批评也是一盏明灯,是一种激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师要更新观念,不应该把知识都如数家珍地教给学生,而应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新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合作学习是交流的主要手段,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在引导中要把知识的实效性放在首位,要精心备课,巧设问题,恰如其分地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达到高效。

上一篇:一张量表引发的反思 下一篇:对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