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非洲,年轻的非洲

时间:2022-10-02 10:26:05

丰富的资源

非洲大陆是世界上各种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拥有“世界资源宝库”的美誉。在构成自然资源的粮食、水、能源、矿产四大要素中,非洲几乎样样名列世界前茅。在粮食方面,尽管非洲沙漠面积占整个大陆面积的32%,但仍拥有1.64亿公顷的可耕地面积,且土质肥沃,阳光充沛,雨量丰富,宜于生长种类繁多的农作物和植物;尽管利用率低,但非洲的水能蕴藏量约占世界的40%,刚果河为目前世界流量第一大河。另外,非洲的森林面积近7亿公顷,覆盖率为21%,森林面积及木材储积量在世界各大洲中仅次于拉美,位居第二。

非洲的能源和矿产储量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能源方面,非洲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980亿桶,占世界已探明总储量的8%左右,仅次于中东地区和拉美地区。原油日产量达800多万桶,占世界原油日产总量的11%左右。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

专家认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油气勘探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喀麦隆、加蓬、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等国近海更深的水域还有储量更大的油田。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内,非洲探明石油储量将至少增加150亿桶。国际市场新增的非海湾地区生产的石油销量中,将至少有1/4产于非洲国家。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相比中东,虽然非洲石油的储量还不算突出,但非洲石油,尤其是西非几内亚湾的石油以其品种多、品质高、开采和运输成本低、政治风险小等特点吸引了大国的目光,成为美欧等实现其能源来源多样化战略的重要区域。目前,仅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就已达其石油进口总量的16%,相当于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数量。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计算,到2005年,美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比例已提高到20%,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25%,超过从海湾国家进口的总和。几内亚湾也将被打造成为第二个“波斯湾”。

非洲还是世界上重要“战略原材料仓库”。世界已探明的150种地下综合性矿产资源在非洲均有储藏。尤其是其中与经济和高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50多种贵重稀有矿产品,非洲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其中至少17种的储量名列世界第一。如钻石、锂、钽和铌、钻、铬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90%以上,黄金储量占2/3以上,铂占40%,铀占1/3。石棉、石墨、铜、锡等重要矿产储量也很丰富。

中国与非洲的关系

非洲国家和人民对中国坚定不移的支持是全方位和一以贯之的。在政治和外交领域,非洲国家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20世纪60~70年代,广大新独立的非洲国家不畏某些西方大国的强权和阻挠,在联大会议上数次提出恢复中国合法权利的提案,并最终在1971年10月的第26届联大会议上以76票赞成(其中非洲国家为26票,占赞成票总数的1/3强)的压倒多数获得通过。因而形象地称之为:“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

非洲国家和人民对中国维护国家和统一的正义事业也一向给予深切同情和积极支援。半个多世纪以来,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制造“两个中国”、“”和台湾重返联合国的阴谋。1998年1月,民主新南非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2005年10月,西非重要国家塞内加尔与台湾“断交”,与我建交。目前,53个非洲国家中有48国与我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在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领域,非洲国家和我国开展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多方面合作,非洲丰富的资源和富有潜力的巨大市场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之一。非洲有53个国家和8.5亿人口,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50多年来,中非间贸易发展很快。双边贸易额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1211万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555亿美元。目前,仅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就占我全部石油进口的25%,未来几年内还将上升至33%。除贸易外,中非间的双向投资近年来也趋于活跃。截至2005年底,仅南非一国在中国的合同投资额就达8.1亿美元(实际投入3.5亿美元)。中国和南非还在有关液化石油技术、煤矿安全开采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合作。

另外,从南南合作的层面看,中非间建立起相互依存、合作共赢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不仅符合和有利于中非双方之间的利益和共同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加强南南合作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繁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战略和政治层面上,中非加强磋商和团结合作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影响力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如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农业问题的谈判中,正是由于中国和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集体维权,才迫使发达国家在最终取消农产品贸易补贴问题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和承诺。另外,由于中非双方在反对单边主义、强调发展优先、维护和加强联合国权威、增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代表性等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立场,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对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挥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有着重要意义。

非洲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虽然非洲具有总体和平稳定的局面,但局部冲突、军事和恐怖袭击等时有发生,苏丹、刚果(金)、索马里、科特迪瓦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和平仍十分脆弱。尽管困扰苏丹多年的南北问题有了突破性进展,但近年其西部出现的达尔富尔问题却以其宗教和民族矛盾以及西方大国的利益驱动及国际势力的卷入等多种因素而日益成为焦点问题。而刚果(金)2006年的大选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在联合国重兵保护下和西方大量金钱的资助下完成的。由于刚果(金)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且战略地理位置重要,西方国家对刚果(金)的重视可谓是“超常规”的。这场从去年6月底开始,一直到年底选举结果才见分晓的选举共耗资4亿多美元,是联合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规模最大、操作最复杂的助选行动。联合国共派遣了1.7万名维和人员驻扎在刚果(金),欧盟也派出几千人分别驻扎在刚果(金)及其邻国。为保证大选顺利进行,欧盟甚至派出一支1500人的部队在欧洲待命。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大选动用军队,这在欧盟还是第一次。然而,既便如此,刚果(金)的选举仍染上了暴力和流血的色彩。由于竞选对手现任总统卡比拉及其副总统本巴手里都有自己的私人安全部队,而且背后还分别有美国和欧盟的支持,因此,在去年8月底和11月初第一轮和第二轮选举结果分别公布的时候,刚果(金)首都金

沙萨街头都曾爆发过枪战,造成数十人死伤。总统卫队和副总统卫队的激烈交火甚至迫使驻刚果(金)的外交官们不得不躲进了地下室。

索马里局势自2006年3月以来也出现了不稳定态势。教派武装“伊斯兰法庭联盟”与据悉得到美国支持的军阀联盟经过3个月的激烈交火,终于在2006年6月初控制了首都摩加迪沙,索马里局势似乎又呈现了一丝稳定的希望。但好景不长,由于“伊斯兰法庭联盟”和索马里过渡政府之间的谈判破裂,2007年新年伊始索马里便战火再起。索马里过渡政府在埃塞俄比亚军队的武力支持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暗许”和“道义”支持下以势如破竹之势击溃了“伊斯兰法庭联盟”,夺取了首都摩加迪沙及一些南部重镇。目前,尽管“伊斯兰法庭联盟”的武装已溃败逃离,但他们已发誓和扬言要在不久的将来重返摩加迪沙,并称将对埃国和索过渡政府的武装进行自杀性的爆炸袭击。由此看来,长期处于军阀割据状态的索马里未来政局发展走向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虽然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建设继续向纵深推进,加强治理,实行良政已成为非洲国家的广泛共识,但“老人政治”、“长期执政”以及谋求“第三个任期”的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如埃及穆巴拉克总统自1981年以来已连续执政25年,目前已进入第五个6年任期。在埃及,穆巴拉克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无论是个人威望、领导魅力、从政经验和成绩等,埃及目前还无人能与之比肩。但穆巴拉克毕竟已是77岁的老人,长期一人执政也难免在一些人心里留下“感觉疲劳症”(有人戏称之为埃及“法老”和“国王总统”),政策上的长期一成不变也难免积累一些弊端,底层民众要求变革的呼声近年来也开始日趋高涨。

现年81岁的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自1980年独立以来一直执政至今。自2001年以来,由于津巴布韦政府推行的计划触动了英裔白人利益而引发了津与西方关系的持续交恶。又由于政府某些政策的失误以及大旱天气等原因,津巴布韦经济目前处于自独立以来的最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高达80%),通货膨胀严重(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0%)。曾经的“南部非洲粮仓”如今农业歉收,粮荒严重。尽管由于穆加贝的铁腕统治,津巴布韦目前总体政局还算稳定,反对党力量也还有限,但因普遍贫困而引发的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如暗流涌动,加之英联邦的制裁和西方国家对之采取的孤立和打压,津巴布韦可谓处境堪忧。

有“老人政治”和“长期执政”现象的非洲国家还有塞内加尔82岁的老总统瓦德,现年70岁、在任长达39年的加蓬总统邦戈,多哥埃亚德马家族(执政38年)以及自1969年“9・1革命”上台后一直执政至今的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等。

但总起来看,不管是谋求“第三个任期”,还是“老人政治”和“长期执政”问题,都不是当前非洲政治发展的主流,而是过去一党集权制的遗存问题,是当前非洲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现象。

最后,非洲未来发展仍将长期面对诸如依附型的单一经济发展结构、债务问题严重、难民问题、艾滋病问题等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挑战。大多数非洲国家至今仍未能改变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以生产和出口一两种低附加值的农矿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结构。国民经济极易受到这些农矿初级产品国际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虽然非洲经济近10多来保持了恢复性增长,但因其基础落后,发展起点很低,非洲仍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大陆。2004年,非洲GDP总量约8000亿美元,仅占全球总量的1.9%。而同年非洲外债为2840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12%,负债率居各大洲之首。迄今,非洲仍有近一半人口日均生活费不足1美元,贫困率达50%。因战乱和冲突而背井离乡、居无定所的难民有330多万人。另外,撒哈拉以南非洲还是艾滋病高发区,艾滋病毒感染者高达2540万人,占全球感染者总数的60%以上。疟疾患者近3亿人,占全球60%,每年导致100多万非洲人死亡。

更正:本刊3月(上)本栏目文章《希拉里:美国第一位女总统?》因编校疏忽,文章标题排成《希拉里:美国第一位女总统》。特向广大读者致歉并更正。

上一篇:“魔鬼城”奇观 下一篇:丁香王国桑给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