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往事 第9期

时间:2022-10-02 10:14:50

范甘迪是一个好主帅(除了中国球迷不这样认为),他习惯于用家长式的模式管理球队,任何情况,他都认为作为主帅的自己应该承担全部责任,这一点,有点类似于不发达地区的村支书角色,人们记忆尤深的是范甘迪护犊子的“抱大腿”,容易淡忘的是6个半赛季后,范甘迪辞去尼克斯主帅职位时,他那种终于放下肩膀包袱的如释重负,而球员们也纷纷与他击掌表示感谢。

“秃子”范甘迪

很多NBA人物都有代表性的标签,举例来说,提到“红头”,人们只会想到“红头”奥尔巴赫而绝不会联想到“红头”霍兹曼,虽说后者也是名动一方的豪强,譬如提到“油头”,人们脑海中百分百出现帕特・莱利的身影,尽管发油涂抹到苍蝇都站不住脚的其他主帅也时而有之。谁都清楚NBA主帅中光头大有人在,可“秃子”的外号只会指向一个人――杰夫・范甘迪,对很多中国球迷来说,认识“范秃子”应该是在其执教休斯敦火箭期间,可NBA历史不会根据中国球迷的喜恶来书写,绝对能下定论的是杰夫・范甘迪是主帅中一等一的人物,诸多从姚明时代才认识范甘迪的球迷将无数口水吐向这个秃子,其中自带有对火箭队恨铁不成钢从而迁怒于人的意愿在内,这掩盖不了范甘迪的锋芒,他早在尼克斯时代就奠定了其在主帅领域的特殊地位。

范甘迪入行相当早,1989-90赛季的他就在麦迪逊助教办公室蹲着,伺候过斯图・杰克逊和迈克・里德,可其对篮球执教认识的大成,还该是师从帕特・莱利,也就差不多追溯到莱利到纽约亲手为尼克斯打上铁桶烙印的年头。1994-95赛季东部半决赛,尼克斯碰撞步行者,第七战读秒阶段尤因错失追平比分的投篮导致尼克斯95比97被淘汰,莱利第二天就递交辞呈离开纽约(众所周知的雷吉・米勒同学8秒钟得到8分,就发生在这一轮系列赛首场,尼克斯105比107败北,从此麦迪逊球迷与雷吉・米勒成为死敌,米勒每次驾临纽约势必上演单枪匹马与上千纽约球迷互相招呼对方父母亲的传奇),尼克斯管理层聘请老尼尔森执教不过59场比赛便劳燕分飞。尼尔森的离开存在必然性,上世纪80年代还在密尔沃基宣扬防守理念的他从上世纪90年代初金州勇士的“TMC”组合中尝到了甜头,努力要颠覆莱利打下的防守根脉,努力说服管理层交易球队老大尤因且努力要把球队从重装坦克变成轰炸机群。尼尔森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莱利留给纽约的印象太深刻,理所当然的结果就是尼尔森郁郁不得志地离职,此刻,“秃子”范甘迪的春天到了。

范甘迪走的是不折不扣的防守路线,此乃秉承莱利衣钵的铁血谱系,与此同时,勤勉的范甘迪也暴露出进攻端缺少变招的执教弱势,他无法如莱利那般每一分每一秒都洋溢着灵感,于是乎在防守端把球队变得更变态似乎也是范帅所能作的最佳选择。这里谈谈范甘迪其人,此君相貌比较可憎,执教风格颇为刻板,但生活中倒是妙语连珠的人物。笔者某次到电视台解说比赛,前线现场音恰是范甘迪,场上湖人中锋拜纳姆一次大力扣篮,范甘迪哈哈狂笑说:“上星期,我在我老哥头上也这样扣了一个(范甘迪之兄斯坦・范甘迪)。”可惜的是主帅需要更多临场智慧与灵感,这似乎是范甘迪力所不及的短板,不过无碍这位村支书得到好名声,他从不惧怕承担压力与责任,以身作则,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尼克斯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叫做铁血劲旅。

疯子与棒子

对公牛来说,乔丹代言了一个时代;对凯尔特人来说,伯德代言了一个时代;同理,对纽约尼克斯来说,尤因也代言了一个时代。既已用“一个时代”来界定尤因同志的贡献,背后的潜台词也非常明显:只是一个时代,不是永恒!尤因也是人,虽说相貌像猩猩多过像人,他毕竟是一个人,伴随漫长的职业生涯无可避免会有体能下降、伤病概率提升等不利因素出现,尼克斯需要做的就是在尤因逐步走下坡路的阶段,寻找能接旗的掌舵人。此言说起来固然是上下嘴皮子碰一碰的活儿,当真执行谈何容易?尤因何许人也?纵观NBA60多年诸多优秀内线人才,这头猩猩都有机会名列前10,此种可遇不可求的逆天猛人,绝对不是街边葱姜摊货色,岂是说找得到就能找得到?

是不是找得到乃问号,至于是不是付诸精力去找,则属于前线办公室的工作态度问题,尼克斯的管理层并不是只吃饭拿钱不做事的蛀虫,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是由一个多点组合来取代尤因的低位统治地位。尤因能带给尼克斯何种优势?防守端,此君身高臂展篮板盖帽都不吃亏,进攻端,这“猩猩”进三分线一步拿球就有中远程投篮能力,低位背筐勾手抑或正向反向转身投篮都是上上之选,要说“猩猩”能称霸上世纪90年代的NBA内线倒也凑合,毕竟还有奥拉朱旺等少数几个能把尤因按在地上翻身都没机会的猛人,不过这只是极少数例外,在95%的情况下,尤因在对方内横着走不存在任何困难。

请注意一个篮球赛场逻辑的必然因素,想要取代尤因在球队的战术枢纽作用,不是说抓几个货色过来技术统计加起来可比肩尤因就算完成任务,一支超级劲旅的战术核心,得能在不同战术趋势中牵制对手,而尼克斯寻觅尤因接班人的历程中,并没能找到这类足以逆转乾坤的怪兽。于是乎,尼克斯采取的是折衷方案:多点开花,多点牵制。很玄妙的字眼,说白了没一点含金量,如果你手上有3个名人堂成员,你的目标就必须是奥布莱恩奖杯;如果你手上有3个全明星球员,你的目标也得设定在总决赛――尼克斯做的是反向推断,目标是总冠军,于是找多个有一定战斗力的全明星级球员加盟,谁都想象得到,全明星球员也有三六九等,像2010年的热火云集勒布朗、韦德、波什的机遇乃可遇不可求,尼克斯在当时环境所能做到最好的是把拉里・约翰逊、阿兰・休斯顿与斯普雷维尔收纳帐下。

从历史诸多成功者的角度比较,斯普雷维尔是一个远不如格兰特・希尔的摇摆人;拉里・约翰逊受制于背伤,虽有一身出类拔萃的脚步,仍沦落到远不如巴克利、马龙等劲敌;阿兰・休斯顿擅长中投固然不假,却没有人会认为他能达到雷吉・米勒的境界,甚至很多球迷觉着其充其量比霍纳赛克稍胜一筹。列位看官,若查尔斯・巴克利+格兰特・希尔+雷吉・米勒,那铁定就是夺冠战斗族群,就算迈克尔・乔丹带着嫡系打手皮蓬与罗德曼并肩作战,都没绝对把握能挡得住此组合联手一击,问题是尼克斯3连环招募的全都是二线,且是远不如一线真品的二线,既然如此,于夺冠的差距搁在面前也就不称其为意外。

需要标注的是,那个时间段的“大猩猩”尤因依旧健在,虽也有伤病缠身远不如少壮的情况出现,搭配当时的3大二线巨星,也算拿得出手的一把好牌,于是,1999年的“黑八”呼之欲出!

双枪合璧

1+1不一定就等于2,如果1+1等于2的逻辑能在篮球场成立,那所有巨星效应与团队效应都将成为纸上谈兵的画饼,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放弃球星效应。形成共识的是,所有主帅所做到最好的永远是谋求球星效应与团队效应的黄金分割点,以达到杀伤力最大化的目的。尼克斯不是一支明星球队,就算在约翰・斯塔克斯球衣销量卖得比尤因还好的年头,这支球队都只是一支凭借顽强防守、凭借团队效应,以尤因为第一攻防平衡点的球队,因此,一旦球队尝试让更多的效应点呈现以取代尤因一手遮天的地位时,无法避免,会遭遇一些障碍。自然,所有球队不同时期都会遭遇类似挑战,此刻的挑战不是球队,而是管理层,此类问题解决得好就是千古流芳,解决的不好,大多都是豪华配置换一寻常口碑而已。

让我们来看看1998-99赛季发生了一些什么,这一年,尼克斯拿下27胜23负,该赛季轰轰烈烈的劳资谈判破裂导致球员罢工,全明星周末被取消,等到劳资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剩下的时间仅仅只够紧赶慢赶打50场常规赛。熟悉职业联赛的球迷都该清楚,一个赛季的常规节奏被打乱意味着什么?所有球队原本计划的完整赛季竞技状态调整方案成为废纸一张,所以说,1999年马刺夺冠与1999年尼克斯“黑八”迄今都有史学家嘀嘀咕咕认为颇有含金量不足的嫌疑。

1998-99赛季,尤因已经是一头36岁的“老猩猩”,余威犹在,可全年只打了38场比赛场均贡献17.3分9.9篮板,得分和43.5%的命中率均为职业生涯最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8岁的斯普雷维尔,27岁的阿兰・休斯顿与29岁的拉里・约翰逊分别占据球队得分榜第二、第三、第四位,3个人加起来每场球会席卷45分,多点开花效应很大程度弥补了尤因的老迈。就算如此,尼克斯的沦落依旧有目共睹,没有了尤因,就算多点开火又能如何?人们铭记的是斯普雷维尔与阿兰・休斯顿,前者诨号“狂人”,之前在金州勇士几乎把助教P.J.卡莱西莫掐死的壮举帮助其获得类似于“疯子”的评价。休斯顿则是老好人一个,他的稳定不逊色于历史上任何一名卓越射手――那时代的拉里・约翰逊已走下坡路,久久不愈的背伤迫使他放弃4号位,长期混迹在3号位放放冷枪。

要说“双枪”合璧将尼克斯带入总决赛是一点不假,这期间也有相当运气成分在内,一则前面提到过的常规赛季缩水导致大量球队竞技状态失常;二则拉里・约翰逊的“Big L”“3+1”进攻为球队突围缔造了神话一般的贡献。

“双枪”固然有用,尼克斯管理层却高估了“双枪”可能带来的杀伤力,作为顺理成章的错误决策,尼克斯开始靠一连串零的美金支票囤积阵容,与此同时,他们忘记了1999年“黑八”的运气成分,反而将根基不稳的球队视为冠军球队来建设。未来10年,尼克斯将步入球队历史最艰苦的劫难,敬请关注《纽约往事》第十一卷《万劫不复》,届时笔者将具体解析尼克斯决策方面的诸多失误,自然,“刺客”托马斯的登场将引发骂声一片。

上一篇:忠诚无价 第9期 下一篇:投扎报李 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