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消肿止痛散与硫酸镁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2 08:40:07

何氏消肿止痛散与硫酸镁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外敷50%硫酸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静脉炎效果优于外敷50%硫酸镁,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输液性静脉炎;何氏消肿止痛散;外敷法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039-02

输液性静脉炎是指由于静脉输液引起的浅表静脉局部炎症,是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输入刺激性溶液,溶液浓度较高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化学性或机械性伤害性反应。[1]也可由于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或同一根静脉反复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2]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用,延长了住院治疗时间,也给继续输液增加了难度。但是国内目前调查显示,静脉输液的患者近80%发生不同程度静脉炎。[3]在我院一二病区住院病人并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患者,本文就采用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静脉输液引发的输液性静脉炎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治疗静脉炎中的效果,为临床防治输液性静脉炎提供实验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6月-2011年6月输液性静脉炎患者60例, 男25例,女35例,年龄45~81岁,平均69.5岁。使用静脉留置针24例,输抗菌素类药物外渗10例,输?-七叶皂苷钠12例,输甘露醇12例,其它药物2例;滴注速度40-60滴/分钟,注射部位:上肢静脉滴注52例,下肢静脉滴注8例。炎症面积最大12×4cm,最小2×1cm,平均4×2cm。或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2-18cm。两组性别、年龄、输液器材、静脉炎程度及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静脉炎的分度

参照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将静脉炎分为4级: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1英寸,有脓液渗出[4]。

1.3 分组

将60例患者按床位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采用患处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方法30例为治疗组,采用患处50%硫酸镁局部湿敷方法30例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体重及静脉炎程度及范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60例中,1级12例,2级20例,3级28例。

1.4 方法

1.4.1 治疗组: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何氏消肿止痛散系何氏秘方,院内制剂(药物组成:当归15g、赤芍9g、川芎9g、红花6g、乳香6g、没药6g、木香9g、青皮9g、牛膝9g、延胡索9g、血通9g等),干燥,粉碎成最细粉,全部通过 6 号筛,混合均匀,灭菌,分装成每袋 50g,将白酒加入适量药粉中搅拌,再加入温水搅匀,以50%白酒与食用水按1∶1比例将药粉调成糊状,加盖密闭后备用,每次10g,在静脉输液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或局部渗液肿胀部位,外敷药物面积为比红肿部位宽1cm,厚度约为0.4cm;在穿刺静脉处,避开直径约1cm针眼区域。油纸覆盖,绷带,胶布固定。保持24小时,每天1次,3次为1个疗程。使用过程中若有皮肤发红或瘙痒等皮肤过敏反应者停用,孕妇慎用,皮肤破损者禁用。本组患者因为住院开始治疗都要在骨折患处皮肤外敷消肿止痛散,未发生过敏反应的才会选择继续进行外敷该药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所以未发生皮肤过敏情况。

1.4.2 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浸湿6-12层纱布直接外敷患处,用保鲜膜覆盖,胶布固定,加热水袋保持温度,每日三次,每次连续湿敷1h,连续3d。[5]

1.5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用药后局部皮肤红、肿、热、痛及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消失,静脉弹性恢复,血管通畅;显效:用药后局部灼热、疼痛消失,红肿消退面积≥80%,有效:用药后局部灼热、疼痛减轻,红肿消退面积80%,条索状静脉变软但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6]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30例中,治愈11例(36.7%),显效14例(46.7%),有效4例(3.3%),无效1例(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30例中,治愈4例(13.3%),显效8例(26.7%),有效14例(46.7%)无效4例(13.3%)总有效率(86.7%);治疗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输液性静脉炎为静脉的一种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多由于在同一条静脉的相同部位反复穿刺、或从静脉中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静脉内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刺激性较大损伤静脉血管内膜,导致局部静脉壁的破坏、变硬、局部红肿疼痛等化学性炎症反应。静脉炎的出现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还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患者住院的医疗费用,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甚至可能引发医疗和护理纠纷。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是临床的护理工作重点和难点。[7]

传统运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静脉炎,50%硫酸镁有高渗收敛作用,镁离子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释放,抗凝活性增强,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循环而保护血管的完整性。[8]同时运用湿热敷可利用其解痉热效应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促进炎症消散局限,减轻炎症水肿和局部组织缺氧,加速致痛物质的运用。但护理工作量大,操作繁琐,显效时间慢,易引起烫伤。临床上应用有局限性。[9]

中医学认为:输液过程中因穿刺及药物刺激所致局部脉络损伤,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血循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正所谓“形伤肿,气伤痛”;瘀血内蕴,瘀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机理在于气滞血瘀,热毒凝滞于血脉,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10]。治疗当以清热、化瘀、散结为主。而何氏骨科则认识到应重视有形之血,更应重视无形之气,“从气论治”才是损伤治疗的大法。[11]因为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要使血液循环正常,先使气机舒畅;要使瘀血排除,先使气血通利。治则应是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何氏消肿止痛散药物组成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长于行气活血止痛;当归为治血病之要药,能增强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力;二者共为君药;木香行气止痛,青皮疏肝胆、破气滞、有助于瘀肿的消散;乳香、没药能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血通主通血脉,利关节,消肿散瘀五味药为臣;赤芍既清热凉血,又增强川芎、当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使血止而瘀不留;延胡索活血行气,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瘀为佐;红花辛散温通,故有活血祛瘀通经之效,能增强川芎活血化瘀;牛膝长于引血下行,通利关节,消肿止痛为使;诸药组方,共奏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奇功。[9]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川芎能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聚,抗血栓形成,并有一定的溶血栓作用;当归也有生肌止血、松弛肌肉、降低软组织炎症性反应及改善末梢神经和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赤芍有增加冠状动脉流量、扩张血管等作用,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延胡索有较强的止痛、镇痛作用;红花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和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牛膝有加速血流,扩张血管,减低血液黏度等作用。由何氏消肿止痛散简化而来的消肿止痛膏[12](川卫药准字1996第011455号)以及消肿镇痛膏(国药准字Z20026335)均有良好的理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主治跌打损伤的肿胀,疼痛等症。

4 结论

临床实践证明,外敷何氏消肿止痛散治疗输液性静脉炎,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从本组实验的结果看出,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护理学基础.[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70.

[2] 甘菊芳.中药湿热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3):106

[3] 唐映辉,高林春,刘光琼.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置进展[J].护理杂志,2001,18(04):25-26

[4] 王建荣.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22.

[5] 张镜.自制银丹膏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J]. 护理学杂志,2009,24(19) (综合版):23-24.

[6] 陆晓芳.喜辽妥外用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2):230-231.

[7] 陈碧贤,郭奕文.双柏散与硫酸镁外敷治疗输液性静脉炎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86-87.

[8] 黄艳.红外线加碘附湿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1,18(05):40.

[9] 符月珍.探讨碘伏涂擦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静脉炎[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06):262-263.

[10] 刘秀芬.张晓梅.李春霞. 输液性静脉炎的中药治疗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92-93.

[11] 何天佐.何氏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5-91.

[12] 邬强,马云,郑寿国,等.消肿止痛膏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388例[J].陕西中医,2006, 27(3):302-303.

上一篇:护理礼仪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下一篇:柴葛解肌汤治疗外感发热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