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检验问题的探析

时间:2022-10-02 07:59:03

关于食品检验问题的探析

摘 要:吃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吃可以吃出健康,吃也可以吃出疾病,关键在于所吃的食品的安全性。都在关注着食品质量和安全。在全人类都在关注健康的今天,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确保食品安全,怎么证明食品安全也就越来越受关注。食品检验是证明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方法。为了确保检验的食品的质量安全,在检验过程中需要逐项检验分析确认,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或是出具相关的检验合格证明。目前,我国在不断的加强对食品检验工作的流程及各环节把控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因此,作者就食品检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分别做出阐述。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验样品;样品制备

人类文明在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及物质上有了更高的认识,对生活环境及饮食等也抱有更高的期望值,因此食品安全成了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人们在要求色香味俱全,满足味觉的同时,还要求食品保证质量安全。食品检验做为食品流入市场的专业把关工序在此时就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市场把好食品质量关,确保食品安全。为了更好的发挥食品检验的作用,食品检验工作者也在不断的加强对食品检验的过程控制和环节把关管理,内部自检持续开展。食品检验有其固定的检验流程,首先是抽样,抽样需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其次是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将需要检验的部分样品进行混匀等制作过程。再次是检验前准备,如环境、人员、设备等的准备。最后是检验方法的选择,一种检验项目可能有多个检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方法是关键。一个完整的检验流程均由以上几个项目组成,在确保以上各项目的控制没有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检验的准确性,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1 抽取检验样品以及展开样品制备工作

1.1 抽取检验样品

实际上抽样检测是有风险的,但是由于检测的性质,决定了有些检验不能对最小单元的全部个体实施检验。因此要想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就需要合理抽样,使所抽取的样品能无限的接近检验批次或是代表检验批次的食品质量。食品样品抽样时可不人为进行挑选,必须是随机抽取的,并且抽取的样品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1)样品的数量控制。样品数量要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抽取,根据检验食品的基数来确定。(2)样品有效性保持。样品抽取后,在等待检验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不被污染或是破坏,不能因为外界因素而改变其理化及微生物指标。(3)取样工具的控制。取样工具必须是干净的,不能因为取样工具而污染取样检验样品,注意取样过程中,不能使有害物质进入待检样品中。

1.2 样品的制备

样品制备的关键控制因素是样品的均匀程度。样品制备的方法与样品的存在状态有关系,固体和液体制备方式不同。固体样品的制备是将所取的固体样品做粉碎处理后,再混合均匀。例如,方便面、小米的水分检测都是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的。液体样品的制备是在检验前就需要混合均匀。例如香油、玉米油等的检测都是将样品振摇,并混合均匀。

2 确保检验试剂和仪器的可靠性

2.1 检验试剂的影响

检验试剂的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着检验试验的成败。在食品检验过程中,多采用化学检验方式进行,这时候的化学试剂在食品检验中会直接参与到化学反应中,化学试剂是否有效,也就直接影响着食品检验的结果,所以说化学试剂对于整个食品检验来讲至关重要,这也就要求检验专业人员需要对化学试剂进行专业化管理,并对化学试剂的性质等做到全面了解。化学试剂也有有效期,相关的使用者必须清楚了解这些性质,如碘化钾等需要现用现配制、标准滴定溶液规定每两个月标定一次。并且在食品检验时需要选用适宜浓度的试剂使用。

2.2 仪器的影响

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能够自校的仪器如电子天平等要每周进行自校一次。实验室自己连接的蒸馏装置等,要保证其气密性和安全性,同样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仪器的维护。对于校准时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针对性改进,降低因仪器问题而产生的试验偏差过大或是试验失败。

3 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

食品检验需要按照国家、地方或是行业标准要求进行,同一检验项目可以有多种检验方法,具体选用哪种检验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检验环境、实验室条件、设备情况及特殊检验要求等来确定。选择适宜的检验方法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当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通常选择仲裁法来解决,仲裁法是食品检验的大法。同时对于同一种成分的检测,在不同食品中存在或是含量有较大差异时,所采用的检测方法也不同。通过一个例子可以详细了解上面的论述。根据实际经验知,某保健品中含有钙,牛奶中也含有钙,但是两者中的钙含量差异较大,前者中约有20%的钙含量,后者每10g中含有钙10mg。当检测两种产品中的钙含量时,对于保健品中的钙含量检测需要采用EDTA滴定法进行检验,因为在不减少抽取检验样品用量的基础上选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就会出现非常大的误差。另外可以使用化学分析法,但是化学分析方法不常用,只有在仪器分析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才考虑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验。对于奶中的钙含量的检验,则可以选择使用火焰法,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进行检测。所以说,在对食品中某种含量进行百分比检验时,需要考虑到试验环境、仪器配备情况等诸多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选择最佳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做到试验数据可靠的基础上还省时省力。

4 确保食品检验的环境符合检测要求

检验环境是食品检验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检测前需要对检测环境进行确认,确保环境符合相应的检测标准要求。譬如,容量法进行检测时,最适宜的室温是20℃,这个环境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又如,对标准溶液进行标定时,需要对滴定的体积展开温度校正工作,而唯有在室温为20℃时滴定的体积的校正值才是零,在20℃时将环境温度对滴定体积的影响降到最低。一些设备的使用需要在气流相对平稳、温度适宜、环境干燥下使用,如电子天平等,如果环境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则会对试验结果产生负影响。所以说一项试验的展开,需要考虑试验的环境因素。

5 结束语

如何确保舌尖上的安全,需要食品行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作为食品检验工作人员,我们应做好检验过程控制,确保各环节准确实施,保证最后检验结果的真实性、指导性、可靠性。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以扎实的食品检验功底,来为食品检验行业做出贡献,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孙多.我国食品安全检测问题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2):18-19.

[2]陈仲全.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中人员评审方面有关问题与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09):61-62.

上一篇:大功率LED路灯在厦门农村公路的应用 下一篇:强化计量管理的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