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燥证研究

时间:2022-10-02 07:48:43

云南燥证研究

摘 要:云南省一个重要气候特点即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地理环境以山区居多。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云南的疾病谱中有很多症状表现出燥证的特征。根据中医学的因地制宜的理论,结合气候,地理,流行病学综合分析云南燥证的主要证候,主要证型,病因病机和用药经验,现代研究云南燥证的目的与意义。

关键词:云南燥证;研究进展;环境因素

中图分类号:R2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08-04

1 燥证概念

燥证是指外感燥邪或体内津液不足,以口鼻、肌肤、毛发、大便干燥等为特点的证候,可分为外燥证和内燥证2类。

外燥证为燥邪外袭,耗伤津液,以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鼻咽干燥,或干咳少痰,痰粘难咯,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苔干燥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燥证为阴血津液亏损,机体失却濡润,以形体消瘦、皮肤干燥瘙痒,毛发枯槁,口鼻咽喉干燥,大便燥结,舌红无苔,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证候。燥证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过程中。现代学者多认为燥证是以干燥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包含内燥、外燥2种,外燥证由外感燥邪所引起,可分为温燥与凉燥2种证型。

自《内经》将燥邪为病的特点概括为“燥胜则干”,提出“燥者濡之”的治疗原则后,后世医家对燥证理论多有阐发,或述其象,或论其性,或究其方,在很大程度上发展完善了燥证理论。历代医家也逐渐认识到由于气候、地域等因素导致燥证表现出一些特殊性。燥气不仅居于秋季,还可以在其它季节出现。对于其他季节出现的疾患,只要与燥邪的特点相同,就应按燥病论治。

2 地理环境因素与燥证关系的研究

近年在地域性燥证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牟全胜等[1]根据西北之方域、地势、气候特点决定燥邪为其地主要致病因素,而居民多阴虚内热的体质,又成为燥邪为病的内在依据,提出西北多燥说,确立西北燥证的概念。刘玉梅[2]指出柴达木地区燥病的特殊性,由于柴达木地区海拔高达3千余米,地处戈壁沙漠,多风少雨,造成此地燥病广泛,表现复杂,从而提出了提出了柴达木地区燥病的概念。周铭心等[3~5]通过对新疆地区油田工人作流行病学的调查与分析,提出沙漠燥证的概念,并运用中医理论与现代数理统计结合进行燥证症状筛选和特殊属性分析,筛选沙漠燥证症状,提取其特征症状和即发、迁宿和发宿间症状。又采用聚类分析对各症状的亲疏程度分作脾胃、心肾、五官和肤阴等4类。并创建计量辨证方法,进行轻重分证、新旧辨证和特质辨证。指出由于沙漠地区酷热、干燥、风沙以及空旷、寂寞等环境影响,普遍会出现一组以干燥为主要病机的症状。

由此可见,中医学界已经广泛认识到环境因素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确有显著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发病与患病各有不同,以至各特定地域尚存在特发或高发疾病与亚健康状态。

3 云南燥证的研究背景

云南省区别于其他省区的一个重要气候特点即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影响云南的6种气流,西方干暖气流、西方扰动气流、北方干冷气流和东南回归气流,以及西南暖湿气流、东南暖湿气流、热带大陆东风气流,使云南形成了独特的干季和雨季。云南大多数地区春季(3~5月)正值干季或雨季前,天气晴朗,日照充足,气温高,风速大,蒸发蒸腾旺盛,太阳辐射量多[6],因而升温迅速,气温较高。春旱是全省的普遍现象,其危害既广又严重,除滇西怒江州外,每年均有旱区出现,在干旱年中,春旱占70%以上。而秋季(9~11月)云南正处于雨季或雨季末期,阴雨天气多,空气湿度大,日照和太阳辐射量少,气温相对较低。与此不同,我国东部各省区春季多阴雨天气,光照少,常受冷空气影响,温度低,而秋季副热带高压南撤,秋高气爽,日照充足,因而秋温高于春温。另云南地处低纬高原,干季和雨季的日照时数有较大差别。尤其是2~4月,多数地区风高物燥,不仅降雨日数甚少,而且云量也十分稀少,实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各月日照时数大多在200 h以上,不少地方还超过300 h,每天平均可达10 h[7]。

云南省的干燥气候地区分部在:从滇西北的梅里雪山起,沿着苍山到哀牢山一带的东部和东北部的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玉溪、红河、文山、曲靖、昭通等地是常年易出现旱灾的地区,其中尤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及南盘江流域等干热河谷地区和常年少雨地区(如建水、开远、蒙自、陆良、祥云、宾川、元谋、巧家、永胜等)燥象最为突出[8]。

与国内多数省份相比,干湿季节分明是云南气候的主要特征。云南干季(当年11月~次年4月)降水量(全省站点平均)仅占年降水量154%。干季降水量为12~40 mm,远小于同期气候蒸发量尤其在后期2~4月普遍干旱缺水。以下是气象部门根据1961~2011年的气象数据所分析的云南气候干湿变化趋势[9]。

表1 云南1961~2011年气候干湿变化趋势

年代 干湿趋势 干旱变化主因

1962-1970 中旱偏弱 强降水和降水集中度

1971-1980 中旱偏弱 降水日数和分布

1981-1990 中旱偏弱 干季日照和后期雨量

1991-2000 典型偏干 降水分布、日照、雨量

2001-2007 典型偏干 降水日数和分布

2008-2011 典型干旱 降水量减少

从最近的气象研究显示,云南地区的气候有逐步干旱化的趋势。所以这也是云南燥证研究的实际意义的根据。

自2009年7月以来,西南陆续遭遇罕见旱灾,云南尤甚,目前云南旱情仍在持续中。云南医学界已经注意本地区存在特发高发疾病的问题,而气候环境影响显示,该类疾病具有多发倾向的共同原因。诸如过敏性鼻炎、皮肤病、支气管炎,消化系统疾病,甚至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中[10],显然存在具有云南地区特殊性的致病因素[11]。从中医理论分析,燥邪侵袭为云南地域性病证的重要病因。课题组在近2年来所撰写相关对于云南地域性、季节性燥证的系统研究论文4篇[12~15]。

上一篇:刘子湜老师治疗痛经经验介绍 下一篇: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肾炎30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