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02 07:33:22

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观察选择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LDH患者104例。对所有LDH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等进行仔细观察。通过VAS评分(视觉疼痛模拟评分)以及JOA评分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定。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1分钟-152分钟,平均时间为(112±12.5)分钟;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110毫升-410毫升,平均出血量为(125±12)毫升。同治疗前进行比较,LDH患者完成治疗后,在VAS评分以及JOA评分两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针对LDH患者,临床选择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的方法给予临床治疗后,对LDH患者腰椎后部结构造成的破坏较小,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低,能够获得确切疗效,成功凸显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方法治疗LDH疾病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经多裂肌间隙入路;腰椎间盘突出症;VAS评分;JOA评分

LDH属于临床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患者完成治疗后,表现出一系列的缺点,在此种形势下,微创手术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为了研究有效方法对LDH患者给予临床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LDH患者,临床选择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方法完成治疗后,最终在改善患者VAS评分以及JOA评分等方面,获得显著效果,现将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09月―2014年09月104例LDH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36岁-63岁,患者平均年龄为(51.2±1.5)岁。患者病程为3年-12年,患者平均病程为(3.5±0.9)岁。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对患者实施X线片检查、MRI检查以及CT检查。其中于L1、2阶段发生病变的患者2例,于L2、3节段发生病变的患者2例,于L3、4节段发生病变的患者16例,于L4、5节段发生病变的患者36例,于L5S1节段发生病变的患者48例。其中合并出现间歇性跛行的患者28例,表现为感染异常的患者26例,表现为肌力下降的患者40例。

1.2 选择标准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症状以及下肢放射痛症状,对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最终检查结果同临床症状表现为一致性。所有患者全部属于单阶段LDH,对患者进行为期不小于3个月的治疗后,临床未获得任何的效果。与此同时,患者合并出现下列情况的一种:①表现为极外侧LDH的患者;②表现为病变节段失稳的患者;③表现为腰椎段椎间盘突出的患者【1】。

1.3 排除标准

将患有腰椎肿瘤患者、出现感染患者以及表现为骨折的患者进行排除;将具有腰椎手术史的患者进行排除;将难以有效耐受手术的患者进行排除【2】。

1.4 方法

针对所有LDH患者,全部选择气管插管全麻的方式进行手术。要求患者选择俯卧位,在准备对患者进行手术前以及手术过程中,选择C型臂X线机进行有效定位。顺着患者后正中线将皮肤切开,距离为4厘米-6厘米,从患者腰椎背筋膜表面对皮下组织进行潜行分离,直至于患者正中切口旁边开2厘米-3厘米。将患者腰椎背筋膜有效切开,针对多裂肌间隙实施钝性分离,之后将三把皮肤拉钩放入,顺着3个方向对患者的肌肉组织进行牵拉,最终有效完成操作通道的创建。将椎板以及关节突有效暴露,于双侧将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一共4枚。将患者病变阶段患侧的相关组织切除,之后对切除之后的椎板以及关节突进行有效修剪后,对患者实施椎间植骨融合,之后利用连接棒对椎弓根螺钉进行连接。将负压引流管放置于患者骨窗旁,将患者的手术切口逐层关闭。完成手术后,按照常规对患者使用抗生素予以抗感染治疗,时间为3天-5天,观察引流量小于50毫升/24小时后,将引流管拔出,完成手术后的3天-5天,要求患者在下床活动时需要戴支具,完成手术后的3个月,禁止患者进行剧烈运动【3】。

1.5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LDH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选择t检验以形式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为4厘米-7厘米,患者的平均切口长度为(4.5±1.2)厘米,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1分钟-152分钟,平均时间为(112±12.5)分钟;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110毫升-410毫升,平均出血量为(125±12)毫升。完成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9个月-16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2±1.5)个月,临床未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同治疗前进行比较,LDH患者完成治疗后,在VAS评分以及JOA评分两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改善(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 治疗前后LDH患者VAS评分以及JOA评分的临床比较 ()

时间

VAS腰痛(分)

VAS腿痛(分)

JOA评分(分)

手术前

7.25±1.79

7.47±1.63

10.39±3.30

手术后

2.35±1.73

2.42±1.62

22.90±3.19

t

9.176

8.998

12.205

P

<0.05

<0.05

<0.05

3、讨论

LDH属于医院脊柱外科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以往在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选择开放切开减压术以及内固定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较易将患者的局部结构进行破坏,并且对患者广泛实施肌肉剥离后,患者较易表现出顽固性腰骶部疼痛症状等系列相关的并发症。

同传统手术疗法进行比较,选择经多裂肌间隙入路的方法进行治疗,表现出诸多的优点,对患者制作的切口较小,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完成手术后,椎旁肌出现缺血改变等系列现象。此外,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有效缓解患者完成手术后临床疼痛感。本次研究中,同治疗前进行比较,LDH患者完成治疗后,在VAS评分以及JOA评分两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改善(P<0.05)。

总而言之,针对LDH患者,临床选择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方法给予临床治疗,能够获得理想减压效果,有效提高LDH患者生活质量,成功凸显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方法治疗LDH患者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春雷,李拱榆.经多裂肌间隙入路TLIF与传统PLIF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7(15):105-106.

[2]苏小桃.TLIF手术经多裂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5(25):1024-1025.

[3]梁博伟,李宁宁,胡朝晖,等.多裂肌间隙入路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4(05):39-41.

上一篇: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治及分析 下一篇: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