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地层要水

时间:2022-10-02 04:30:43

旱灾是危害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之一。几千年来,我国勤劳勇敢的人民在与干旱作斗争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解放以来,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大规模地进行了兴修水利的运动,在抗御自然灾害中更有许多重大创造。他们为了防止干旱,广泛开发水源,不仅修渠挖塘,兴修水库,大量引用和蓄积了地面水,并且也很好地引用了地下水。许多地方,蕴藏丰富的、一直闲置在地层深处的清清流水,正在被引提出来,灌溉着农田。经验证明,向地层进军,大规模地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乃是促进农业生产保证丰收的有效措施之一。

地下水是一个地下宝

地下水在国民经济中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几乎每一个国民经济部门与地下水都是有关系的,而地下水与人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就更为密切。如有些地方,特别是离开江河此较远的城市,在饮用、消防、工业和交通等等方面的用水,就要利用地下水;而我国一般乡村自古以来就是从井里提出地下水来饮用的。我国有很多的农田也需要利用地下水来灌溉。特别是华北的粮、棉产区,东北和西北的干旱地区以及南方某些局部地区,都因为地面水源不足或降雨的时期和雨量的分布不均匀,也要利用地下水源来灌溉农作物。地下水是最为可靠最有保证的水源,凡是用地下水灌溉的土地,特别是利用深层地下水,就是在干旱年分,也可保证丰收。开发地下水是无河水灌溉条件的地区和地面水源不足的地区实现水利化的重要措施,此如缺水的丘陵地带、山区、就可以通过挖泉、打井、引水上山,变旱地为水田。有条件地区,也可以综合利用地下水建设发电站,发展水产等多种经济。在畜收业用水上,我国内蒙古、宁夏、新疆、蒙等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等省广大牧区缺乏地上水源的地区,牧民们为了繁殖牛、马、羊、骆驼,就到处打井,广泛利用了地下水。地下水也往往合有很多有用的矿物质,如盐、碱、硫、铁、溴、碘,甚至有贵重的镭等,这对发展工业上都很有用。所以,地下水是一个地下宝,用处是很大的。

地下水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顾之不竭吗?

通常我们在各地方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从云层降落到地面上的雨点或雪花,不论它落在路上、田里或砂砾堆里,都很快就干了。这些雨点、雪水一部分被蒸发了;一部分流到江河去了;还有一部分是逐渐渗进地里去了。当雨水、雪水渗进地里疏松的沙土层或破裂的岩层以后,通过沙层里的孔隙或岩石的裂缝溶洞等由高处向低处渗透流动,形成地下水。大量的雨水、雪水是形成地下水的主要来源。在内蒙古和西北等地区的干旱沙漠地带,虽然气候干燥,雨下得很少,可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白天被太阳晒得很热,一到夜晚地面就很快变冷,接近地面的水蒸汽就变成水滴,渗入沙缝里去。沙漠多孔隙,不易通过毛细管作用再大量蒸发出来,所以,这些地方的地下水也很丰富,地下水是源源不断的。如果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取之不竭。尤其我国的地下水源分布范围很是广泛,水源就更为丰富。从我国的地质条件和已估算地区的地下水量来看,地下水源几乎到处可以开发利用。

怎样寻找地下水?

地下水埋藏在地下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去找呢?我们知道,在地面以下有许多不同性贸的岩层。我们常常看到的沙砾或小石子、河光石、卵石等等,当它们堆积在一起时,中间总有空隙,水可以渗透过去,这种地层就叫透水层,地下水就往往蔷积在这些空隙里。还有一种是由粘性土质或整块岩石构成的岩层,水不易渗透过去,这样的地层叫不透水层,地下水就较少。但有时岩石生成了裂缝成断裂的“断层”,也藏有地下水。

透水层里的地下水可以分为两种:浅层水(又叫潜水)和深层水(又叫层间水)。浅层水就在地面表土层的下面,水量和水面都很不稳定。有的群众管这叫“浮水”,就是说它不是理想的地下水,降雨少或干旱时,这种浅层水的水量就容易减少,有的甚至干枯。深层水往往是在地下比较深的地层里,它的水源又高又远,来源也多,水量比较大,比较稳定,不论干旱时或雨季的水量变化不那么大。这种地下水由于来源很高,所以地下水的压力很大,当打穿它的顶板(上面的不透水层)以后,透水层里的水就上升到顶板以上,有时升到地 面上,不用汲水工具提水,就可以流出来,这叫自流水。而有的深层

水压力不大,挖到它的水面以后,上升不高,流不到地面,就得用提水工具来提水。在喷射出来的地下水中还有一种“热喷泉”,它象个奇异的炉灶一样,烧锅的火心就是地心的热。喷出的水经常是滚臆冒泡或含有硫黄等等。人们可以洗疗皮肤病或用它取暖,并供给游泳场、洗衣场和植物暖房。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寻找地下水层呢?浅层水离地面近,虽然看不见,可以通过很多现象来间接观察。譬如从气候现象和地面干湿情况来看。有些地方潮湿,到旱时不干,冬季下雪容易化、春季解冻早,就有地下水,又如从喜湿植物如黄芨草、芦苇、马兰、菖蒲等成片生长的地方也可以找到地下水。还可以从两栖动物多的地方找出地下水。找寻地下水,还应根据地层、地形与地貌来观察。找水时,不要离开有水或干枯的河道,因为这些地方有较厚的沙、砾或卵石层和有孔隙,这是具有地下水的先决条件。周围有高山,中间形成盆地的地区,如山西的几个盆地,也都有好的地下水源。

至于寻找深层水,就不能单独注意地面上的情况,还要注意地下的地质构造,看有没有地下深层水的条件。那就要通过已有的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去研究。在一些地区耍结合物理勘探方法和钻探方法来进行。有了必要的钻探就可以使一些新井有把握地打出水来。

充分开发地下水

在我国利用地下水是很早的。但解放前,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许多地区利用地下水只是挖一些浅并,挖几丈深没有水,就停止了。只有到解放以后,我国工农业建设上利用地下水的工作,才有了突猛进的发展。现在,许多地区都在打井、挖泉。有的井有一百米,甚至二、三百米深。为了保证旱时井水旺盛,很多地方不但要逐步把浅井过渡到深井,而且还在大力改进提水工具。以前提水是用辘轱,人力、畜力水车,一眼井只能浇10-20亩。现在要逐步改装抽水机,用动力带动抽水,一眼井可以保浇400-500亩。有些省还在试验打井径更粗井底更深的“大机井”,要每眼井能保浇2000-3000亩。现在还有许多地方在打自流井,自流井的地下水可以题过井管喷出地面到达10-20多米高。这种自流井和机井都因为打得深,取用多层的深层水,到旱时就可以供应足够的水量。在保证灌溉上,此一般只取用浅层水的浅井要可靠得多。在打井中,有的地方还把几个井用暗洞或管子联接起来,组成“连珠井”或者从大井里边向周围打横管,从周围多吸水量,这样就更能增加水源。这两年来,在我国,开发地下水源,打井方法,经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群众有许多新发明。例如河南的“火箭锥”,山西的“抓石器”等,都是打深井的利器。用这些新工具打井,速度快,使用的人力也越来越省。目前还正在逐步从人力向半机械化或机械化发展。与此同时,广大群众利用地下水除了打井之外,也创造有多种多样的方法,例如有些地方就把干河底下的地下水挖出来,通过渠道引到下游,让它逐步流出地面成为自流水。有的地方挖山泉,就在泉旁修建水库,形成“泉连库”。

通过以上所说,我们就可以知道,我国人民在寻找地下水和开发利用地下水方面是创造了许多经验的。地下水是个宝,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地下水的丰富资源的作用,来战胜自然灾害,做到“年年保丰收”,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持续跃进。

上一篇:和地球打交道大有出息 下一篇:小球藻是个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