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井宇,思古幽情

时间:2022-10-02 04:25:34

井宇,是位于西安城西南蓝田县玉川镇的一处带客房的小酒坊。该项目试图在一个集悠久历史与厚重文化于一身的地方,建立起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玉川古镇有着壮丽的山川、绵长的历史与厚重的文化,这些便构成了“井宇”的设计背景。

砖成为了将古今联系在一起的关键。红砖和灰砖相继出现,但并非如以往那样排列放置:在墙壁上,红砖被用于内部,灰砖则被用于外部,但两者“编织”在一起,交替着“缝”在墙的内外两侧。而一些垂直的“线脚”,则通过墙壁砖被巧妙地隐藏起来,其独一无二的建筑方法也因此取得了显著效果。庭中地面以灰砖宽面铺地,平平整整,同时又以红砖窄面为间隔,令灰红相间,丰富了地面的色彩。而狭长两进院子的地面,进而以大块鹅卵石填满。在这一项目中,设计师不仅变换了砖结构,同时也改变了传统庭院中住宅部分和活动部分的格局,改变了室内空间构造,甚至改变了窗格结构。这里的窗格已不再是古老的横竖格状,而是采用了斑驳的鸟巢似的线条,别具一格。

可以说“井宇”是一个试验成果,在这里,没有雇佣建筑师,而是请来了当地的手工匠人,为的是通过和健在的老手工匠人的交流,将传统的建筑精粹提炼出来,进而实现转化。这个过程又不似大部分建筑师今天所做的那样老套,这些当地的工人并没有看过什么建筑图,也不认识什么坐标尺度,但却完全是按照建筑理论要求来丈量和处理木材。

“井宇”是以关中乡间民居为类型蓝本的。关中俗语把当地民居的特点概括为:“房子半边盖”。厢房一律采用单坡,厅房开间小,庭院狭长,院中树木少。基于宅院高墙、青砖灰瓦的传统,“井宇”从建筑尺度的延展和表皮的层次及功能的变通等作为切入点,在这几个层面加以强化设计的变通,使建筑尽力摆脱单一的文化标识,使其既能呼应周边的景观环境,又可以容纳外来的新的生活方式。“井宇”的纵向被拉长,墙体增高了许多,在尺度上实现与周围映山纳河的风景相互呼应。而其内的两进院子因此显得更加狭长,北侧厢房的下半部被掩在阴影里,与烈日照耀下的另一半形成强烈对比。而蓝田独特的丽日艳阳,则为原本普通的建筑表皮平添了不同的质感与色调。

站在“井宇”外绿草横生的坡上,又见几磐破旧的古老石磨随意地散落在草丛中,更为“井宇”增添了一份思古之幽情。

上一篇:混凝土的素色之美 下一篇:当心情与“软装”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