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与行万里路

时间:2022-10-02 04:00:53

[摘要]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近年来快速发展。它为参与者提供了足不出户就能进入世界各地的课堂进行学习的机会。MOOC弥补了短期出国留学的许多弊端,二者结合起来将能够极大推动中国学生的全球化教育。

[关键词]MOOC;留学;短期出国留学;全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4-0045-03

[作者简介]邬倩芸(1992―),女,浙江湖州人,江南大学教育系小学教育专业在读本科生。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出国留学”一词已不再新鲜。每年各类教育机构、单位都会推出种类繁多的留学项目,再加上各种民间私人教育集团的留学产品,中国的短期留学市场一派欣欣向荣。与此同时,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代表的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然MOOC旨在将高质量教育带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但对于中国学生而言,MOOC也是体验留学的新途径。

一、MOOC的发展

MOOC实质上为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学生提供了一间“空中教室”。在这间无限大的教室中,参与者能够观看大学教授的授课视频,与教员和学员进行热烈的互动,完成作业与考试。MOOC与远程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远程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60年代,当时在欧洲一位名叫Issac Pitman的老师通过寄明信片的方式教授一套速记系统。他将长文本转换为速记语言写在明信片上寄出,而学生需要破译这些内容并把译文寄回――即使是远程教育也必须非常注重教学反馈与评估。尽管远程教育有着较长的历史,但是由于受到当时通讯条件的限制,发展非常缓慢。直到近些年,远程教育才伴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是电脑与互联网的普及,将远程教育的发展向前推动了一大步。早在1999年,就已有虚拟的教育机构以及大学提供完整的在线课程;截至2008年,美国的44个州都提供幼儿园至12年级的在线学习程序。

二、短期出国留学面临的挑战

尽管以MOOC为代表的远程教育与主打短期留学的全球教育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但在某种程度上,MOOC可以被视为短期留学的“替代品”或是“试用品”。对于欧美国家的大学生来说,短期出国留学(一至两个学期)已是家常便饭;而在中国大学生看来,出国留学仍是一件奢侈并且有一定挑战性的事情。奢侈主要体现在昂贵的费用上,其中包括路费、住宿费、生活费、学费、医疗保险等。虽然国内许多院校都会设立一些海外留学奖学金,但名额十分有限,金额也不是很高。挑战性则是指国外院校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通常指雅思、托福考试成绩。然而,中国学生在英语上的投入与产出往往不成正比。大多数“90后”从小学五六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进入初中、高中以后也不间断地学英语,再到大学里考英语四、六级“刷分”。许多人前前后后学了近十年的英语却很难在雅思、托福考试中获得高分。而即便是国内英语学习的佼佼者,在雅思、托福考试中获得较高分数的学生,初到英语国家后也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听不懂、不敢说、读得慢、写不出。在这种情况下,MOOC无疑是退而求其次的最佳选择。在这个平台上,大部分课程都是免费的,有的课程视频还带有字幕,可以大幅帮助英语水平欠缺的参与者理解课程内容。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已经工作的人来说,有了MOOC,他们就不需要在终身学习与事业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一言以蔽之,MOOC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机会,不分地域、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也为中国有一定英语基础却因各种原因无法出国留学的人提供了体验海外学习的机会。

三、MOOC的优势

出国留学的动机因人而异。例如,成为“世界公民”可能是一个人决定出国留学的动机之一,却未必是最大的动机。一位有着多次留学经历的美国学生就指出,全球的经济政治社会权力系统是客观存在的,美国学生不能寄希望于不受到这些权力系统的影响而成为有着多种文化体验的“世界公民”。对于那些想要出国留学又十分注重教学质量的人来说,MOOC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他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坐在诸如哈佛、牛津、耶鲁、麻省理工这类世界顶尖名校的课堂里,且无需缴付昂贵的学费,也无需花较长的时间准备申请材料或是雅思托福考试。除此之外,由于受到学分兑换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出国留学者还经常会遇到无法选择心仪课程的烦恼。有的接收学校会倾向于先保证本校学生的课堂席位,而交流生在剩下的课程中选择。有些学科课堂(例如教育学)规模较小并且十分注重课堂讨论以及课后作业,这些课程的教授就会严格限制学生人数,甚至不允许旁听。这类问题在MOOC上基本不会出现,参与者可以与成千上万名同学一起学习某门课程。

MOOC也是一个让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了解的渠道。对于欧美国家的学生而言,短期出国留学的目的地大致可以分为传统与非传统两种。非传统目的地,即那些鲜有人去留学的国家,中国由于语言种族政治文化等因素被归在了这一类里。当我在加拿大约克大学做交流学生的时候就曾深刻体会到这一点。当时我作为志愿者参加了约克大学“海外交流集市”,主要就是解答当地学生对于到中国留学的问题,结果一天下来整个亚洲区摊位基本上无人问津,与热闹的欧美国家区形成鲜明对比。Michael Woolf博士则指出,呼吁更多的学生到非传统目的地留学是不现实的。多组数据显示,与20世纪末相比,近年来美国学生学习外语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诚然,让一位几乎无法用中文交流的外国人仅凭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就来到中国留学三个月是不太现实的,但他完全可以打开电脑在MOOC上学习由中国大学开设的课程。因此,这也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绝佳平台,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打破种种刻板印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无论是在二线城市还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与外国人交流学习的机会都是较少的,而在MOOC上通过合作学习,参与者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文化与思考行为方式。

四、MOOC与短期出国留学协同发展

然而,MOOC并不能也不会取代短期出国留学。首先,MOOC是一个新鲜事物,还不成熟。Koller与Ng的统计数据显示,在MOOC上的课程完成率不到百分之十,并且在课程开课第一周的时候会有大量参与者退修课程,因为大多数注册课程的人只是想了解一下课题,而非百分之百完成课程学习。某项网络调查罗列出了十大退选的原因:有的课程需要花的时间精力过多;有的课程难度过高或过低;有的课程设计欠佳;有的授课录像十分枯燥;有的缺少课程方法与形式的介绍;网络状况不佳;等等。其次,MOOC引领的是一场全新的课堂体验模式。正如在电子阅读设备五花八门的今天,仍有不少人忠于纸质阅读而排斥电子书一样,并非所有人都能在电脑前坐两个小时并且进行高效学习。除此之外,学习氛围无疑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可MOOC至今还未想出更好的策略来促进课堂气氛以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参与者很有可能抱着平板电脑就在舒适的沙发上睡着了,即使她正在观看的是耶鲁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的心理学课视频录像。

对于那些渴望体验不同地域与文化,或是所学专业与地域政治文化紧密相关的学生来说,短期留学更是不二之选。例如香港教育学院就要求所有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都要有至少一学期的海外留学经历(这一经历被称为“immersion”),去体验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系统。尽管“全球教育是否应该在大学阶段成为必修内容”仍存在很大争议,但香港教育学院这项要求肯定了出国留学的价值。当我在加拿大约克大学进行交流的第一学期,约克大学教育学院为所有院内的国际交流生提供了到当地学校实习的机会。那次实习虽然时间不长,却给我带来了最为深刻的体验与思考,因为只有置身于一所真正的学校,与当地学生一同上完一天的课程,与在职教师交谈才有可能最大限度了解当地的教育理念及其应用。更有意思的是,在面对不同理念不同文化的时候,我们才会察觉到自身承载的理念与文化,有时甚至会惊觉自己社会中某些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常识”是多么可笑。出国留学当然也不仅仅是包括学习。行走在异国的街道上四处张望,与当地人一起庆祝节日,到各地观光都将使得出国留学经历成为一生殊而难忘的回忆。

在当下的高等教育中,全球教育仍然不处于显著地位。不过伴随着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MOOC上体验全球教育将成为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有出国留学打算的学生也可以在出发前在MOOC上学习相关课程,做好充足的准备。在那时,MOOC将把全球教育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Honeyman M,Miller G.Agriculture distance education:A valid alternative for higher educ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20th Annual National Agricultural Education Research Meeting,1993.

[2]Gold L,Maitland C,Phipps R A,Merisotis J P,et al.What's the difference? 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distan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M].Washington,DC: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1999.

[3]Olszewski-Kubilius P,Corwith S.Distance education: Where it started and where it stands for gifted children and their educators[J].Gifted Child Today,2011,34(3).

[4]Zemach-Bersin T.American students abroad can’t be‘global citizens’[N/OL].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2008-03-07,http:///article/American-Students-Abroad-Cant/25527.

[5]Woolf e and see the poor people:The pursuit of exotica frontiers[J].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Study Abroad,2008(3):135-146.

上一篇:环境治理视角下石漠化片区的农业发展 下一篇:巴西高等工程教育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