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院校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10-02 03:30:32

大专院校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吸取国内外教学理论的精华,丰富和完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理论,提出更符合教学实际的“升降理论”―分层教学设想。即从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入手,通过对“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将小组学习与公体篮球课教学实际相结合,探索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大专院校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大专院校 篮球教学 分层教学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程度,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致力于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综合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在教学效果上则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减少学生流失,大面积提高体育素质是很有效的。分层施教起点低,能多层次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具有保尖、促中、补差的作用。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大专院校篮球分层教学必要性

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那么,在现行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如何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呢?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实施分层教学法,以适应学生日益扩大的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力求做到层次化,有难有易,使每一学生都能为之,各有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求知的满足与成功的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分层教学。

三、大专院校篮球教学中学生分层策略

1.优秀生的特点

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是优秀生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大多数优秀生勤奋好学,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不满足目前所学的知识,渴望进行更深入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

良好的身体素质。对篮球教学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优秀生的身体素质要明显好于其他学生,所以他们学习新知识要比其他学生更加轻松,成绩好也就是理所当然。

2.中等生的特点

渴求进步。一部分中等生学习刻苦,自尊心比较强,他们通常羡慕优秀生的成绩,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赖,有表现自己才能的要求。

满足现状。另外一部分中等生思想上缺乏进取心,学习起来信心不足,满足现状,常常为不能取得好成绩进行自我安慰,认为虽然自己不行,但是还有比自己差的。

3.差生的特点

自卑感很强。大多数差生有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常常认为自己能力太差,再学也没有用“反正就这样了,谁也不会关心我们,就这样混吧!”

学习动机水平低。由于差生经常对所学知识“吃不了”,而且又缺乏教师的专门指导,使他们对学习逐渐地失去兴趣,导致了学习动机水平降低。

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差生普遍身体素质、篮球基础比较差,这使他们学习起来比其他同学要困难得多。

四、大专院校篮球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对策

1.对优秀班的教学安排

(1)教学目标。对优秀班的学生,主要是进行较系统的技术、战术教学和训练,目的是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运动基础,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学会篮球运动的组织教法、运动竞赛的组织和训练,以及中等的裁判能力,为后来的发展和继续提高创造中等的条件。

(2)教学方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要采用自学辅导法。在技术教学中,教师重点抓住技术中的主要环节进行讲解,要求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练习,体会各项技术动作的原理,然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讨论。把整个技术的结构搞清楚了,学起来就容易了;在战术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细致地讲解战术的方法和运用,和学生进行战术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共同探讨。教学中以比赛练习法为主,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战术的运用方法和灵活运用各种战术的能力,并且让学生轮流当比赛裁判,培养其裁判能力,促进多方面的积极发展。

2.对中等班的教学安排

(1)教学目标。对中等班学生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学会篮球运动的组织教法和基本技巧,使之具备在普通学校体育教学中能运用篮球教材组织学生进行身体活动的能力。

(2)教学方法。由于中等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特点也是各不相同。这个班的学生实际上又可以分为两个等级:一类是“候补优秀生”,这些学生的水平与优秀生比较接近,通过一定的努力,能达到优秀生的水平;另一类是中等生,这部分学生一般都能完成教学任务,他们中个别的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一般。

根据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对该层的教学中对学生要多给予信心帮助,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加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同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创造一种良好的竞争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他们赶超别人,向优秀生靠拢。

3.对较差班的教学安排

(1)教学目标。对较差班学生的教学,要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能学会篮球运动的组织教法和基本技巧,以及简单的裁判能力。

(2)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由于差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自觉性都比较差,进行重新分班以后,会使他们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能力差、别人看不起等,导致其学习动机降低。所以,在教学中要更多地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采用期望成功的方法,为其创造有利条件,鼓励他们初次的成功,解除他们蓄积的抑制,使其积极起增强自信。

五、结论

运用“分层”教学,可以促使教学的个别化,有利于学生的篮球水平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是适应时代潮流的,是大专院校篮球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波.高校篮球体育课分层教学模式的研究.山西体育科技,2009.

[2]曹芳.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实验研究.辽宁体育科技, 2009.

[3]刘俊.高职院校篮球课“分层教学”模式实验测评――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上一篇:目前国内外几种典型的网络安全技术 下一篇: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