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信息爆炸时代新闻和社会的互动

时间:2022-10-02 03:11:20

探析信息爆炸时代新闻和社会的互动

摘要:大众传播媒介在把社会信息通过“自身”传递出去时,就会使这些社会信息具有一种新的性能。许多重大事件的信息一旦由报纸、广播、电视作出报道,往往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热烈的反响。这就证明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新闻信息是能够发挥巨大的组织作用的,新闻和社会的互动由此开始,本文以信息时代为背景,探讨这种关系的发展和延续。

关键词:新闻;信息爆炸;互动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33-01

网络就是新生活,搭乘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都达到空前的水平,实现了全球的信息共享与交互。由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电子计算机通信等技术手段形成了微波、光纤通信网络,克服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将世界更进一步地联结为一体。“碎片化”概念应运而生,汹涌而来的信息有时使人无所适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迅速而准确地获取自己最需要的信息,变得非常困难。这种现象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信息爆炸”。信息的广泛让社会丰富多彩,但更容易让社会的发展失去方向。

信息的爆炸让新闻更有必要充当引导社会的工具,新闻在此时的作用就是对信息的引导和筛选,让更有价值的信息得以传播,推动社会发展。但是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这其中既有新闻传播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亦有对社会发展造成危害的消极影响;既有社会给新闻传播提供的广阔的历史舞台,也有对新闻传播的种种规范和限制。

一、新闻――社会的达摩克斯剑

首先是2003年发生的“孙志刚事件”:武汉科技学院毕业的年轻人孙志刚,应聘在广州一家服装公司工作。2003年3月一天的晚上,他在广州街上,被治安人员盘问后发现没有办理暂住证,被带到派出所,在拘留期间,被治安人员殴打折磨至死。4月25日《南方日报》的子报《南方都市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的封面新闻,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一个多月却无人过问的前前后后。

这是新闻媒介对孙志刚案进行舆论监督的第一步,也是此案成为焦点的第一步。《南方都市报》关于此案的稿件刊出当天上午就被新浪网等网站转载,“孙志刚案”由地方媒体报道的地方新闻升级为全国新闻,一时间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网友纷纷发表评论,为孙志刚之死鸣不平,置疑收容制度,敦促政府和相关部门尽快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反应十分激烈,社会舆论迅速形成。消息传开,马上引起社会舆论谴责。 “孙志刚事件”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导致了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

然而正如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的那样: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辩证的、双重的。新闻传播也不能例外,它正如悬于社会上方的达摩克斯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比比皆是。

港台的八卦娱乐新闻甚是发达,许多狗仔队一直以“敬业”著称,他们为了挖独家新闻,吸引眼球,不惜丧失新闻伦理道德,给社会带来很多破坏性的影响。

1997年4月14日,台湾知名艺人白冰冰的女儿白晓燕在上学途中被绑架,部分新闻媒体在人质未获安全之时,就新闻,置人质安危于不顾,引起了非议。对此事台湾媒体大量报道,甚至通过各种方法采访凶嫌,全然不顾被绑架者安全,甚至白冰冰前去交赎金时,嫌犯要求单独前往,记者的采访车都紧跟其后,以致打草惊蛇,使歹徒逃脱。而在确认白晓燕遇害消息后,媒体报导内容更是巨细靡遗,其中TVBS、自立早报刊登出被害人照片,而中国时报也刊出白晓燕惨遭凌虐的尸体照片,更引发舆论挞伐。从案件的发生到结束,新闻媒体一直都在“推波助澜”绑匪由勒索到撕票和媒体的大肆渲染不无关系。不仅给受害人带来生命的威胁,也给社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使新闻伦理遭到践踏。

二、社会――新闻的大舞台和紧箍咒

社会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前提条件.也为新闻传播铺展了更为广阔的历史舞台。尤其是信息爆炸时代,这个“舞台”的广度更为突出。从技术层面来说,从报纸到广播,从电视到网络,每一环节都离不开社会发展所给予的技术支持。从经济层面来看,新闻传播发展史也是人类经济史……从单张小报到报团集团,从跨国公司到庞大的新闻传播产业,每一阶段的跨越亦离不开社会发展的推动。

传播学中有卢因的“把关人”理论,提出进入新闻传播渠道的信息是具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犹如社会赐予新闻的“紧箍咒”,随时随地存在着。因为任何社会都有阶级性,都会抵制可能危害到自身政权和社会稳定的新闻报道。

新闻传播追求自由、客观、公正,而社会发展需要有序、规范、稳健。然而自由从来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许多历史性的重大转折和飞跃离不开新闻的巨大作用,而国家新闻传播方针政策、媒体运作规律、新闻记者使命的大调整,也是社会不断进化中对新闻及其从业者的进一步要求。信息爆炸时代,当受众在信息海洋中迷失,茫然,新闻就如同航海的指明灯,社会的导航仪,为受众传递最有效用和价值的信息,引领正确的舆论方向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发挥应有的喉舌作用。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对策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