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论析

时间:2022-10-02 03:06:04

企业知识管理论析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应运而生。企业知识管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重塑企业的组织结构,培育有利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企业知识创新、存储、交流、共享、使用和增值,实施科学运作和有效管理,是把企业管理推进到计算机网络化和知识网络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分析了企业知识管理的涵义、基本规律以及目前存在于中国企业知识管理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知识管理;企业;基本规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176-02

知识管理是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社会的信息化使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方便地获取信息,但是,在庞杂的海量信息中找到真正有用的信息又成为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我们面对着信息爆炸与知识荒岛的尴尬。如何把大量的无形知识有效地加以组织和利用,如何把有用的知识融入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是目前企业在管理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为此,一些企业开始设立知识主管或信息主管,专门负责信息方面的工作。

一、企业知识与知识管理的涵义

(一)企业知识的涵义

对企业知识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企业内部全部知识的总和;企业各部门和各成员共享的知识,包括公认的事实、准则、信仰、经验、限制、禁忌等;企业正常运作必需的“元知识”,包括关于企业组织原则、资源管理、人员管理、业务流程、惯例等。这三种描述体现了对企业知识的不同理解,综合来看可以引申出以下几个要点:

1.企业知识符号体系主要是由企业内部公认的事实、信仰、限制禁忌等组成。

2.企业知识的规则体系是由关于企业组织、运营、优化手段及经验规则等组成。

3.企业知识的作用一方面是负责协调、管理、分配企业各类资源,以维持企业各项职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又将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数据资源及相关情景因素组织起来,从而使企业各项事务顺利运行,保证企业内部各部门、各成员行为的协调、合理和可解释。

企业知识是企业正常发展的基础,它保证不同专家、个人及所需资源在企业内部协调一致地工作,是企业之间相区别的核心所在。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涵义

企业知识管理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相应地不断重塑企业的组织结构,培育有利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全部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对企业知识活动的各个环节――知识创新、存储、交流、共享、使用和增值,实施科学运作和有效管理,迅速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济社会效益,把企业管理推进到计算机网络化和知识网络化管理的崭新阶段。

美国《福布斯》杂志载文报道:德尔福集团的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召开了从事知识管理人员的小组会议,讨论知识管理问题。会议经过讨论得出共识:知识管理是实现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新途径。实现企业的全部知识共享成为知识管理的首选功效。这在实践中是很难做到而又必须做到的。在公司内部共同分享知识从许多方面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丝毫不亚于同一个竞争对手共同分享知识。显性知识是经过编码,易于整理和存储、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大多是尚未编码、未经整理而存储在企业职工脑海里的经验。一般企业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往往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一般职工为了保全自己的工作职位也常常隐藏经验。然而,知识型企业为了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必须充分运用内部的知识资源,其中既包括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于是,企业内部集体的知识共享就成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有力支柱,知识管理为企业知识共享提供崭新的途径,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涵之一。

随着知识管理实践的发展和理论探讨的深入,各国学者和管理者从不同视角去认识和理解知识管理的目标和过程,去发掘和界定知识管理的涵义。

马斯(Masie)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增进雇员对特定问题的理解”。马斯把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联系并结合起来考察和分析,这在实践中是必然也是必须的。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相比,在广度范围上基本重合,都涉及到对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但信息管理偏重于搜集、利用使用者外部的客观数据信息,积累作为决策的原始材料;知识管理则强调为使用者主动交流知识思想,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要求组织成员以新的知识为基础,对非新型的经济环境作出预先反应。然而,把知识管理过程和信息管理过程合二为一,这就使前者似乎裹足不前了。

在学者和企业界知识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知识管理的涵义日臻完善,其构成要素大致是:对企业的全部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进行科学运作;对企业知识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知识的创新、存储、交流、共享、使用和增值,实施有效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经济效益;其结果是把企业管理推进到计算机网络化和知识网络化的崭新阶段。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规律

国外许多著名企业有计划地开展知识管理活动有其共同特点和基本规律,国外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对中国企业有一定借鉴作用。

1.知识管理需要大量投资。投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计算机网络,建立文档资料并连接上网,通过对原有知识的编辑、共享、创新来创造新的价值,建立发展知识分类系统,发展用于知识共享的网络结构和应用技术,从知识的应用、共享、创新等方面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

2.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采用人与技术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有效的知识管理必须依靠技术的支持,技术在知识的获取、转化、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获取、转化、共享知识变得容易操作,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宽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帮助人们整理获取的知识,减少重复劳动。

3.知识管理是对企业战略性资源的管理。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根本原因是知识已经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和战略性的生产资源。传统的生产要素如土地、人力和资本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力量而不再是驱动力,取而代之的是关键性资源――知识。企业的关键性资产不再是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而是知识资产,如公司的服务和信誉;商标、专利、版权等体现智力劳动的资产;员工素质、工作技巧等体现企业内在发展动力的资产等等。

4.知识管理是对企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知识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拥有隐性知识的个人又是处于某种目的不愿意将自己的知识与人共享,有的人也不愿意接受自己不熟悉的知识或不愿意冒险将可能导致不确定性结果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工作中,这对企业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是不利的。知识管理必须引导个人将隐性知识转化为企业的显性知识,供企业中所有人共享。

5.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合同,充分利用本企业员工创造的知识成果,约束员工与本公司外的信息交流,维护企业利益。不是所有企业都清楚它拥有雇员知识数量的多少,市场化条件下雇员流动性大,通讯和互联网络的普及使某些行业办公地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人可能利用在办公室学到的技能或受到的启发在家创造出新的知识。那么企业对这部分知识是否拥有所有权,如何控制雇员在办公室以外的知识活动,这首先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与雇员签订合同,以合同控制员工的知识活动,维护企业利益。

三、中国企业知识管理现存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知识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和实践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我国实施知识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知识资本的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大多数企业中,其管理者关心的是公司上市、股票涨跌、销售业绩、生产状况等许多近期效益。对于知识资本,这种不可能在短期内有成效的财富缺乏足够重视,甚至是完全忽视。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许多企业仍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知识在生产中以及在成品中的含量不高。另一方面也是主要因素的便是观念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与企业的经营目标脱节。开展知识管理,必然要和企业的经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运用知识管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这方面,我国企业单纯地搞知识管理,并没有将知识管理作为有针对性的改善企业经营的一个有效手段。

缺少专业化的知识管理者。在新经济时代,对企业家和员工在知识和智力上的要求远远胜于其体力。但实际上,在我国,知识管理人才匮乏而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却十分有限。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时候,缺少专业的知识管理者,即使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也流于形式,并未真正发挥作用。

四、对提高我国企业知识管理水平的建议

根据我国企业管理发展的现状和企业经营管理环境变化,首先我国企业必须重视知识资本和知识管理,将其纳入企业战略管理的范畴内,有效地学习,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可持续化发展,立足全球竞争,建立一套满足中国需要的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我国企业管理实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企业组织形式。在企业中明确产权管理,实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健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优化组织体系;建立以扁平化、弹性化、虚拟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组织机构,为知识管理系统的运行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

重视个人在企业中的价值,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尊重人的基本权利,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新精神;把知识创新作为企业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对象;实施人才战略:重视人才结构(包括专长结构、性格结构等)并建立有效的人才储备,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和人才资源制度。选择合理的薪酬结构,员工的薪酬和表现直接相关。实行配股制度,给员工配以一定比例的股份,可以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高层人员从内部考核选拔,公司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制度,作为考评各个员工的业绩成就的评判标准。企业不断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提高员工业务素质,使员工有能力完成新时期的任务。

上一篇:新疆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我国社会保障中的“费改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