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脚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10-02 01:10:41

自万安县委、政府把水果产业列入县域农业主导产业之后,万安县果业面积逐年增长,以脐橙、井冈蜜柚为主导品种的柑桔类果树面积已逾0.75万hm2,逐渐成为万安农民致富增收的“摇钱树”,但近几年柑桔脚腐病为害渐重,死树现象逐年增多。为此,笔者对柑桔脚腐病在万安的发生规律和防控措施做了周年调查,现将调查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症状及为害规律

柑桔脚腐病多于根颈部和根群发生,病斑先呈现不规则湿腐状,树皮腐烂,有酒糟味,伴随叶黄、烂落。高温高湿天气病斑扩展迅速,伴有褐色胶液外溢。遇干燥气候条件,病斑扩展转缓或停止。在病斑环抱根颈和根群腐烂后,植株枯亡。

2 发病原因分析

2.1 气候因素

高温高湿是柑桔脚腐病发生的关键因子。据调查,万安县4~7月气候多在25~31℃之间且雨水多,该时期柑桔脚腐病发生严重且病斑扩展迅速。

2.2 栽植过密

万安县素有密植习惯,脐橙种植密度多为1.5m×3m,对前期产量确有较好效果。植后第4、5年即能达到1500kg/667m2的产量,但植后5~6年就出现园中郁蔽现象,树盘基本不见阳光,脚腐病为害随之发生并迅速增多。

2.3 管理不当

据调查,山地果园发病率仅10%,且对树势影响不明显。耕地果园发病率高达32%,死树现象普遍,其原因有三:一是耕地种植为了排水,年年清沟,年复一年的培土造成种植过深,嫁接口被埋;二是耕地地下水位较高,渍涝难免,在雨水偏多年份发病尤重;三是耕地土壤粘重较多,定植时又未改土,土壤通气性较差。

2.4 防治不当

据调查,果农对柑桔脚腐病防治尚未采取预防措施,多为见病治病,防治效果不佳。

3 防治措施

3.1 强化预防

一要清理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二要去土露根颈,将种植过深埋住嫁接口的植株清除上层土壤,保证嫁接口全部露出土面。三要间伐疏密,对密植园隔株间伐,保证树盘通风透光,降低湿度。

3.2 适时化防

逐株检查,发现病树用嫁接刀刮除病斑,再用甲K菌600倍液涂抹,1周后用甲基托布津200倍液加石硫合剂涂抹。(收稿:2013-04-18)

上一篇:樟巢螟危害特点与化学防治新技术 下一篇:包头市园林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