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王孙风雨事故园最是无情中

时间:2022-10-02 12:56:37

阅尽王孙风雨事故园最是无情中

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广西临桂人陈继昌殿试夺冠,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者。

“三元及第”即“乡试”、“会试”和“殿试”均列第一,分别获得“解元”“会元”“状元”称号的简称。自隋唐开科取士1400多年以来, 全国“三元及第”者仅13人,而清代近三百年历史中,也仅有两人获此称号。

消息传来,清代大书法家、两广总督阮元立即书写“三元及第”四个大字,并命人用巨石镌刻其上,制成石坊,镶嵌在桂林正阳门城楼上。

陈继昌乡试的考场就在位于独秀峰下的广西贡院。从清初顺治十四年,到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制度止,在这座贡院里,一共举行了100场乡试,而从这个考场走出的进士多达298人。“状元及第”“榜眼及第”“三元及第”,桂林王城的东、西、南三个城门上的三个巨大石坊,真实地见证了这段历史。

广西贡院的前身,就是著名的明朝靖江王府。

公元1366年,朱元璋打下江山建立明王朝,定这一年为洪武元年。此后三年,朱元璋先后将他的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桂林“靖江王”就是他的侄孙朱守谦。

朱守谦于洪武五年,即公元1372年开始大兴土木修建他的王府。靖江王府完全按照明王朝对藩王府的要求建造,也是南京皇宫的一个缩小版。

整个王府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左建宗庙,右筑社坛,最后是御苑。围绕主体建筑还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等40多处,构成一个金碧辉煌、规模宏大的建筑组群。

历经20年的建造,公元1392年,靖江王府的建筑大功告成。

从今天遗存下来的台基、石栏、云阶和玉陛,以及后宫御苑的月牙池,可以看到当年靖江王府的主体布局的一些局部。

位于三层台基之上的承运殿,居于王府正中,也是王府中最为重要的建筑,殿基用平整的大青石块砌成,显得庄严而厚重;殿前殿后均以云阶、玉陛和石蹬连接,无不透着一种王者的威严和气象;雕刻精美的寻仗式石栏杆围绕在大殿的四周,美轮美奂,气势恢宏。

穿过一片绿茵的草坪,就是靖江王的寝宫,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了,唯一留给人们想象的是一片红色高墙。

红柱碧瓦、画栋雕梁的亭台在整个靖江王府当年共有40多座,第八代靖江王朱邦宁在王宫崖壁上留下这样的诗句:“蓬莱云风仙凡景,殿宇宫廷锦世间”,这正是靖江王府精美绝伦而又无比壮观的建筑的写照。

王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靖江王府建筑群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历史遗迹。1393年,也就是靖江王府建设完工的第二年,王城开始修建,耗时达10年之久。王城的内外墙面均用大青石块砌成,中间填充碎石、灰浆和泥土,打紧夯实,历经600余年至今仍坚固无比。

尧山位于桂林东郊,这里有一片庞大的靖江王墓葬群。十四个靖江王中有十一位死后埋葬于此,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有230多座墓葬。这些王墓高大开阔、封土厚硕、石作朴拙、建筑富丽,已被列入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庄简王朱佐敬墓,是靖江王府墓葬群中最为典型的一座。墓前享殿红墙绿瓦,大五开间,坐落在石砌的台基之上,庄重肃穆,是典型的明代砖木结构宫殿式建筑。神道两旁对列的翁仲、华表、石兽,表明墓主人生前的显赫地位。

桂林靖江王府及其靖江王墓葬群,已经融入这座风光旖旎的山水名城之中,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它都会以其文化和历史的厚重滋养着这一方水土的人们……

上一篇:五举措助推“大众创业”工作 下一篇: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