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治

时间:2022-10-02 12:47:31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诊治

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术后数日内停止胃肠减压、进食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疼痛不明显,进食后吐出大量胃内容物,吐后症状缓解。胃排空障碍有时会被误诊为吻合口或输出袢的机械性梗阻而采取再手术治疗。因此,正确地诊断和治疗胃排空障碍,对避免盲目再手术,减轻病人痛苦有着重要意义。

病因及发病机理

外科手术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抑制感神经反射系统,使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激活的交感神经纤维不仅可通过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和β受体结合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这目前被认为是产生术后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除神经因素外,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使胃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致使胃排空失调也是原因之一。

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吻合较毕Ⅰ式吻合有较高的胃排空障碍发病率。这可能是毕Ⅰ式吻合更符合生理状态,胃肠运动更协调,另外端端吻合较端侧吻合更快地使胃肠动力恢复正常也是因素之一。

糖尿病者术后胃排空障碍较无糖尿病者高,糖尿病是引起胃排空障碍的基础疾病之一。这主要是糖尿病可致供应内脏的植物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使胃张力减退、运动减弱。

诊 断

病人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数日内停止胃肠减压、进食流质或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后出现上腹饱胀不适,恶心呕吐及顽固性呃逆,疼痛不明显,进食后吐出大量胃内容物,吐后症状缓解。胃肠减压抽出大量胃液,均应考虑存在胃排空障碍的可能,但首先要排除机械性梗阻因素。体检可见病人上腹部胀满、压痛,中下腹部平软无压痛,无肠鸣亢进及气过水声。

胃肠道碘水造影可见残胃扩张,蠕动减弱或消失,造影剂呈线状或漏斗状通过吻合口。

术后10天以后可行胃镜检查,胃镜顺利通过吻合口进入输出袢,对除外机械性梗阻具有确定性意义。

治 疗

胃大部切除术胃排空障碍属功能性病变,一经确诊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

严格禁食、禁水,持续胃肠减压,高渗盐水或普鲁卡因洗胃,减轻吻合口水肿。

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给予PN或TPN,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纠正负氮平衡。

静滴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减轻吻合口水肿。

应用一些胃肠道动力药物,也有良好效果。如胃复安、吗叮啉、西沙必利、红霉素、新斯的明等。

胃镜治疗:胃镜不但对诊断,同时对胃壁也是一种适度刺激。

上一篇:奥平栓配合波姆仪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下一篇:固定膜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