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生活 提高能力

时间:2022-10-02 11:54:49

走入生活 提高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趣昧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新教材大纲特别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是学生感受数学和显示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来处理。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形,这就需要教师有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回到书本上来。如在教学关于利息的应用题时,教师没有按照书上的例题去做,而是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某人将2000元人民币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到期后支取1000元用作购物。剩下的1000元和应得利息又全部按一年定期存入银行,若存款的利息不变,到期后得本金和利息共1320元,求这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这种问题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但他们并没有注意到如何去计算,所以他们对此题应该很感兴趣。先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确解题的方法,再来解题,就能很顺利地完成任务。通过活动,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掌握技能,激发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

二、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我们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新性运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某自行车厂今年生产销售一种新型自行车,现向你提供以下有关信息:(1)该厂去年已备这种自行车的车轮1000只,车轮车间今年平均每月可生产车轮1500只,每辆白行车需装配2只车轮;(2)该厂装配车间(自行车最后一道工序的生产车间海月至少可装配这种自行车1000辆,但不超过1200辆;(3)今年该厂已收到各地客户订购这种自行车共14500辆的订货单,[4]这种自行车出厂销售单价为500元/辆。设该厂今年这种自行车的销售金额为a万元,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判断a的范围。这样,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人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并不神秘,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

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义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存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四、让学生实践中学以致用。体现技能的生活化

目前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一种新的知识的学习,应该是学生自身的欲望。所以教师要创造一切的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形,通过实际生活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

总之,数学教学体现生活化方法很多,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去研究和探索,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去培养对社会有用之人。

上一篇:FLASH制作课件中数学对象的应用 下一篇: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