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磁,应对“磁饥饿”

时间:2022-10-02 10:49:14

测试:你处于“磁饥饿”状态吗?

通过以下这个小测试,即可测试出你是否处于“磁饥饿”状态。

1.你家附近有高压线、变电站、电台、电视台、雷达站、电磁波发射塔等设施。

2.你的办公室或家都在高楼层,而且是钢筋水泥结构。

3.你所在的居室内摆放的家用电器较多,且摆放很杂乱。

4.你需要频繁使用电脑、微波炉等电器,并且经常长时间使用手机聊天。

5.你家的自来水水管是铁制的,并且你没有喝磁化水的习惯。

6.你比同龄人看起来要显老,身体也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

7.你还会经常出现烦躁、头痛、失眠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如符合3条以上测试题目,就要注意自己是否处于“磁饥饿”状态了。这时应该重视为自己“充磁”,以调整体内磁场的平衡。

什么是“磁饥饿”状态

地球外包围着一个硕大的磁场,人们生活在0.35~0.7奥斯特的地磁场中间,并相应形成人体自身的生物磁场。像离不开阳光、水和空气一样,人也离不开磁。人类的生长、发育、生育和身体健康,都与地球磁场有关。

考古学家通过同位素探测,发现我国北京地区的地磁场从后汉到现在2000多年间近似滑坡地降低到原来的一半左右。可见,地球的磁场正在逐渐减弱,“少磁时代”逼近了现代人。

在地磁场自身急剧减弱的同时,现代工业文明进一步恶化了地磁生存环境。现代人大多数居住在高楼大厦当中,如果把高楼大厦的混凝土敲掉的话,露出来的是一层一层的钢筋。这些钢筋形成了地磁场的屏蔽空间,使得人们处于更缺磁的状态。

另外,在工业和家庭条件下,静态的地磁场环境也可能受到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和破坏。现代通信、电子邮件、电网电站等产生了电磁辐射,使人体生物磁场紊乱,引起血液、神经、内分泌、新陈代谢等生理功能失调,从而影响身体的健康。现代人普遍处于地磁场受到破坏和干扰的状态下,这种状态,被科学家称为“磁饥饿”状态。

解析“磁饥饿”的危害

1.细胞缺磁

新生细胞的含磁量是衰老细胞的几倍到几十倍,细胞缺磁后,容易呈现三角形,会加速衰老,裂变减弱,活力变差,使人看起来比同龄人显得老相。

2.血液缺磁

医学研究证实,青年人血液中的含磁量也明显高于老年人。这也是老年人血液活力差、黏稠,易患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血液缺磁会使黏稠速度加快,血管壁上易汇集杂物甚至堵塞,使心脏负担加重,易患心脑血管病,从而导致循环、神经、泌尿及消化系统发生病变。

3.神经缺磁

神经缺磁,则会引发神经失调、新陈代谢紊乱、细胞死亡加快,出现自律失调、情绪不安、智力下降等状况。

另外,人体缺磁还会出现腰酸背痛、心悸失眠、全身不适等症状。以上这些由于磁缺乏引起的症状表现可以统称为“缺磁症”。

补磁,应对“磁饥饿”

早些年间,许多与磁相关的生活用品如磁化水、磁疗枕、磁性贴等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使用磁性保健用品有无科学性?许多人对此是将信将疑。因为,注意磁保健者似乎没有收到过多的健康效果,对此不屑一顾者也没有出现更多的健康损害问题。但科学研究认为,人体确实需要磁,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一样;人体需要“补磁”,就像需要药补和食补一样。

饮食篇:多食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或者多食用含矿物质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强机体接受磁辐射的能力。

推荐食品:萝卜、菠菜、苹果、牛肉等。

运动篇: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推动机体内生物电磁的产生和平衡。久居高楼者,多到郊外散步、活动、晒太阳等,或者去郊外过一段“不插电”的生活。

推荐运动:踏青、爬山、高尔夫、森林散步等。

保健篇:居住在高层建筑的居民一旦发现“缺磁”现象,可以科学使用磁性生活用品,进行人造磁场调节,防止“缺磁”现象的发生。或者饮用磁化水,以直接向自身充磁,促进新陈代谢。

推荐产品:磁化枕、磁椅、磁力床、磁化杯等。

预防“磁饥饿”五注意

为减少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有效预防“磁饥饿”,有关专家建议:

1.家用电器的摆设应有讲究,不要过于密集。卧室内尽量不要摆放与生活无关的电器,室内的电线应简化。

2.合理使用电器,保持安全距离,减少辐射危害。一般来说,电话、收音机等应远离床头30~50厘米;看电视应在3米以外,时间也不能过长;微波炉启动后,人应迅速离开;电热毯预热后,应关掉电源。

3.老人、儿童、孕妇属于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本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建议孕妇,尤其是孕早期,应远离辐射场,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4.睡眠时尽量使身体顺南北方向,以使自身细胞在天然磁场的作用下更多地得以有序化。

5.如果“缺磁”严重,还可以用磁性膏药贴于特定的穴位上,也可达到增加人体磁力和改善身体机能的积极效果。

据《现代保健》

上一篇:现事报 第23期 下一篇:一口好牙,让生活有滋有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