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家陈立友

时间:2022-10-02 10:22:50

出身行伍的陈立友,是河南万里运输集团董事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模范干部,还是中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杰出人物。

河南万里从负债千万的企业做成全国交通运输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这个奇迹的出现和万里人的辛勤拼搏是分不开的,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带头人―陈立友。

部队磨砺是一笔财富

军人创业者多,创业成功者也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做企业和带军队并无太多不同。于是,我们发现,陈立友的身上体现着军旅实业家的特有气质:严谨的管理作风、果断的决断能力、艰苦的创业精神。这些对于创业者正是最可贵的财富。

1968年,为了寻找一条不同于祖辈的生活道路,18岁的陈立友弃锄从戎,从豫东太康奔赴东北辽宁的军营。1978年,为了实现自己实业报国的鸿鹄大志,解去战甲的陈立友来到许昌。当时的许昌市运输公司仅有几百辆架子车和脚蹬车,以人力搬运为主,几近破产。

1988年,有着实干秉性的陈立友开始全面执掌这个企业。为了使企业尽快摆脱被动局面,他废寝忘食,嘴上起燎泡都不顾及,几乎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他说,干企业,没有节假日,别人在过年过节,而你还在接着干,那么你一定能成功。他为决策而痛苦,担心企业业绩下滑,担心决策失误,更担心企业能否成长为“百年老店”。正是这种居安思危的天性,激励陈立友不停地奋斗。

正所谓“功夫在诗外”。陈立友从一名优秀的军官变成一个业界瞩目的人物,与其说是在经营上长袖善舞,不如说是在与市场变化的博弈中拿捏得当。陈立友认为,站在领导岗位上,要懂技术、懂业务、会管理。在思想教育上,要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同时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领导在做人方面,要对人爱护,对员工厚待。在每一个环节当中都严格地执行,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成功。这种军人的特质,谙合了成功商人所需要的那种服务理念。

随着改革的推进和企业的发展,陈立友领导的河南万里成长为一个从事综合性物流服务的“交通航母”,管理各类车辆5万辆,构建了规模、技术、市场、网络、人才、资金、文化等10大优势。他自己成为了业界名人,也是“红人”。

好机制也是生产力

产权改革是陈立友理顺企业的一个关键步骤,为此,他创新了“公私制”的母子管理体制。一方面,总公司是股份制,建立了完善的治理结构,具有股份制公司的体制优势;另一方面,所属经营单位、分公司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灵活性高,凝聚力强,适应性好,员工的积极性高,管理成本低。他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总公司作为决策中心、投资中心、管理中心和利润中心,重点把握总体方向,确定发展战略,致力于重点项目开发,制定各种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行为;分公司实行精细化管理,贯彻落实总公司的战略规划和工作部署。在业内第一个尝试采取“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利全留,亏损自补”的风险承包责任制,把企业财务、资金纳入统一管理、整体规划的轨道,变分散经营为集团化经营,充分发挥资产整合优势。

为了鼓励职业经理人创业先富,他推出利润分成的薪酬制度,对各分公司年创利润给予返还,并按照各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二次分配。“小河有水大河满。”这样做生意,大称分金银,想不发财都很难!此外,他提拔副总经理的标准也很简洁:一是企业发展需要,二是个人贡献达标。这不仅是因为市场无疆界,需要有人担当重任、开拓创新,还因为一个人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目前,河南万里进入公司高级人才库的职业经理人近1000人之多!

多年来,陈立友不断的在企业中培养干部,把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同志培养到了领导岗位,很多都在重要岗位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撑着万里不断地发展。这个队伍是万里最宝贵的财富。

可以想象的是,在这样充满人情味的的企业里,大家总是一个劲地比谁的工作干得好,比谁肯下力气。用大家的话说:汗珠子掉在地上摔八瓣,舍得!愿意!痛快!员工干起活来个个都像老虎下山,嗷嗷叫着往前冲,企业何愁不大,又焉能不强?

大思维创造了大格局

“九五”时期以来,陈立友完成了企业框架设计:指明了“立足许昌,开辟郑州,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前进方向,确立了“以规模求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发展道路,完成了管理机制、经营领域、经营模式的总体改革,实现了企业扭亏为盈、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完美转身。在“十二五”时期,他描绘了“四个翻番”蓝图:企业产值翻番、公司利润翻番、股民权益翻番、员工收入翻番。他一直坚持“两手抓”:横向拓展和纵深挖掘。带领着企业在迂回转进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因势利导、谋定而后动。

陈立友主张,专业运输公司有运输管理、人才、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应转变滞后的思想观念,确立“以运为主,多种经营,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总纲。他要求万里奉行稳健的投资原则:不进入不熟悉的行业,不进入不熟悉的领域,不拓展人才、技术等资源准备不充分的业务。要向道路运输的上游或下游的领域进行延伸和扩张,改变传统的、单一的道路运输经营模式。

而纵向则是向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进军。对一些企业家来说颇为艰难的扩张旅途,对陈立友来说却是水到渠成。起自许昌,发于中原,继之在全国铺设经营网络,并与国际财团、跨国企业合作,如同驾驭乘风破浪、全速行驶的航空母舰,不断驶向新的、更远的目标。

根据陈立友的心得:管的少,才能管得好。更新车辆,那是分公司经理的事。在哪儿购车,那是汽车贸易公司的事,而他所要干的,是投资家、战略家的事:引进专家、决策用人、创新机制、控制资本、整合企业的文化、进行企业的战略定位、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从喊出“立足许昌”到创立河南万里运输集团,在北京建设投资基金公司……陈立友把自己定位为战略决策的指挥官,而不是直接作战的战斗员,而这种来自“万里之外”的成功则更让这位统帅孜孜不倦于运筹帷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中国交通运输业界,我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企业家和陈立友一样的境界。但是,在河南许昌的兴华路上,人们看到的那硕大的“万里运输集团”的金字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民营企业家的风范

一次,陈立友在电视台做专访,当场赋诗一首:“艰苦创业四十年,解放思想是关键。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任凭东南西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无限风光在险峰,酸辣苦甜写人生。树高千丈叶归根,回报社会是根本。百年回首少遗憾,顽强拼搏还得干。”他说,我每天都在考虑如何把企业做得更好,工作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年轻的!

在万里集团的网站上,有陈立友的一张全家福照片,那是他60岁寿辰时候照的。

看着这张照片,陈立友畅谈人生,总结了成功人士的四个人生阶段―苦难的童年,好学的青年,奋进的中年,幸福的晚年。

他说:我的事业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1968年当兵,1978年转业到公司,1988年担任市运公司总经理,1998年万里公司改制成功,2008年筹划公司上市,这五个“8”字表明了我本人事业的五个里程碑。

此外,陈立友还有“三个感谢”:一是感谢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正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万里集团才能乘着改革的春风,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的殿堂。二是感谢中央、各部委、省市、各单位及相关领导对万里的支持和政策上的扶持。三是感谢全体万里人在工作上的支持和努力。

陈立友的“三个感谢”之外还有“三个祝愿”:一是祝愿国家繁荣昌盛、永保太平,人民生活永远富足。二是祝愿集团公司再创辉煌、万里事业源远流长。三是祝愿全体万里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家庭幸福美满。

谈到这些的时候,陈立友显然很兴奋,一脸灿烂的笑容,写满了慈爱。(作者单位:许昌万里运输集团)

上一篇:市场遇寒冬 航企盼春天 下一篇:民生交通 和谐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