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引入“风水”文化的探索

时间:2022-10-02 10:17:20

地理教学中引入“风水”文化的探索

【关键词】 地理教学;风水;引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121―01

“风水”同一切历史文化遗产一样,具有合理与非理的两重性,既有迷信、过时的内容,也有合理、有价值的因素。近年来,由于环境问题的凸显、现代生活对人的精神“挤压”等,又引起了人们对“人地关系”的重视。重新认识“风水”文化,会对我们继承古代优秀的地理思想,以及生活、生产态度及方式带来有益的启迪。

作为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引入“风水”文化,对培养学生地理考察能力、增强批判意识、突出地理实用价值等大有好处。下面,我浅谈一些做法。

一、设置问题,打通地理与“风水”的隔膜

我在教学中,经常提出有关“风水”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地理科学与“风水”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例如,我提问:为什么长江边上涌现出了那么多著名的大城市,如武汉、南京、上海等?请同学们试着从自己所理解的“风水”文化角度分析。我让学生组成小组展开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归纳:从“风水”上讲,人们选择居住地要考虑不能犯“冲煞”,选水流弓背处,最吉利;从地理角度讲,这样在有洪涝时可避免灾害。对于长期淤积的土壤,“风水”中讲“土生万物”,能够“养气”;地理上讲,肥沃的土地有利于农耕生产。“风水”讲究“水主财”、“得水为上”、“蛟龙环抱”,从地理学上分析,三面靠水,提供着灌溉和航运的便利,同时又是有效的防御工事,战争时相当于护城河。这些都是长期以来人们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最佳选择。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和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生产和经济相继繁荣,于是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大城市,成为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

再如,我又提问:“风水”中讲究住宅不宜对着寺庙、道观等,为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师生共同归纳:“风水”中讲,因为寺庙、道观“阴气”重,对“阳宅”不利;从地理角度讲,这叫文化环境,寺庙、道观让人时时产生阴冷感、恐惧感,不利于心情,当然就不利于生活。“风水”中讲,居住不宜对“火煞”,寺庙、道观经常烧香冒烟;从地理角度讲,这是避免火灾,远避空气污染。再提问:为什么门对门不好,为什么大门一进去不能直接看见房门和后门?“风水”中讲门与门“对冲”、“易生口舌是非”,大门一进去直接看见房门和后门是“前面进,后面出,无法积财”。其实,从地理的角度讲,是门对门,空气对流强,家人易得感冒等季节病。

设置这类题例,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地理中有“风水”、“风水”中有地理,“风水”中的科学成分就是地理学。

二、引导学生考察“风水”,培养学生思考总结的能力

地理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实地观察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总结提炼的能力。我注意带领学生对周围的一些“风水”进行观测,形成认识和总结。

如,我让学生考察家乡民居的“风水”朝向,并用所学地理解释这种文化,分组写成考察报告。经过考察研究,学生发现家乡的民居大多“靠北向南”。之所以这样,是“风水”文化传统使然,体现了“正南正北”、“大吉大利”的思想。我国民间有做人要“正南正北”,古代皇帝登基要“面南背北”烧香祭天的传统,都贯穿着“堂堂正正”的文化追求。这些中也包含着地理科学道理,从风向和气候方面看,住宅“靠北向南”,是避北风纳南风,考虑的是气候因素。例如,我们静宁县在夏季主要吹偏南风,那时住宅能接纳到偏南风,清爽避暑,使人精神舒畅,偏南风又能带来潮湿或雨水;在冬季,静宁县吹偏北风,是干燥寒冷的冬季风,住宅“靠北向南”可以避过冬季风的伤害,利于人、牲畜的生长繁殖。从“风水”中讲,符合“避风纳吉”的意思;从排水方面看,住宅“靠北向南”有利于排水。因为我们这里的地势基本呈坡形且梯度北高南低,对于水流的南排比较有利;从采光方面看,“靠北向南”,太阳东升“紫气东来”带来“祥瑞”,其实这样有利于光照,增加房子亮度。静宁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光总是在南面移动,这样住宅朝南能更多地采纳阳光;从健康方面考察,适量的紫外线有杀菌消毒作用,能免生疾病,居住在里面自然是“人丁兴旺”、“老少安康”。

总之,在地理教学中引入“风水”民俗文化,把“风水”文化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和兴趣,能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去考察、批判和分析“风水”问题,体现地理学科的实用价值。

上一篇:企业应收账款内控机制的构建及完善 下一篇:户外广告创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