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心电图临床伪差观察和分析

时间:2022-10-02 09:59:22

75例心电图临床伪差观察和分析

摘要:目的:对心电图临床伪差进行分析和观察,以保证心电图质量。方法:2011年9月-2012年8月期间,来我院做心电图患者75例,对心电图进行观察,并对伪差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心电图在临床上作为对心脏疾病患者诊断的一种重要辅助检查手段,其图形质量的好坏有时可影响正确的临床诊断。结论:在心电图检查过程中,严格检查的操作程序,尽量消除干扰和加强机器的维护保养,是保证心电图质量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心电图;质量;诊断

【中图分类号】R725.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18-01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的电兴奋过程,记录了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图形清晰、高质量的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传导异常的分析和诊断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是病床诊断心肌梗死最简便而又可靠的检查方法。现如今,心电图广泛运用于临床实践,间接地,无创性地甚至且较为准确的指导着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因此,心电图质量的好坏在实践中有时可直接影响到临床医师对疾病所作出的正确判断。通过观察和分析2011年9月-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做心电图患者75例的临床资料,查找出现伪差的原因,为保证心电图质量,对临床实践做出指导。

1观察方法

1.1观察对象:2011年9月-2012年8月期间,来我院做心电图患者75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50例,30例患有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35例患有心律失常,其它10例。

1.2技术指标:德国产MACl200ST型12导联心电图机作为实验用机。在可能误导临床诊断的非优质心电图中随机抽取实验病例。以本型机标准心电图进行对照。

2观察结果

对75例病例进行观察,发现有40例为操作不当,20例因外界因素干扰,15例因患者身体体质因素和配合影响。

3原因分析

①40例操作不当中,有3例为错接导联电极,20例为心前导联定位不准确;17例为导联线与电极松动。

②20例受外界干扰患者中,9例为外界交流电干扰;11例为环境温度低于18℃引起肌电干扰。

③15例因患者配合因素影响干扰中,3例为患者躁动致使心电图无法正常描记;12例患者过瘦心前导联定位不好。

④所有观察病例中,45例末使用导电膏而使用生理盐水或酒精作介质。

4讨论

心电图在描记的过程中常会受到电源线、电极接触不良、周围电磁场、肌肉震颤、呼吸和波幅饱和等因素造成的基线紊乱等干扰,从而形成心电图伪差[1, 2]。在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病例电极定位不准,往往会直接影响临床诊疗过程。而在心律失常病例中又因为伪差,造成临床医师在诊断上的判断失误。因此在临床实际操作上,为做出高质量的心电图,使其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工作人员加强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放置,对伪差进行以下的防范对策。

一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应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按照国际统一标准准确放置12导联心电图电极。不要将接在左右下肢的电极都放在一侧下肢。由于该类心电图机都装有右下肢反驱动电路,它能有效地抑制交流电干扰。将接左右下肢的电极都放在一侧下肢,等于取消了该功能,从而降低了抗交流电干扰的性能。另一方面,要尽量消除干扰。要纠正基线漂移,应嘱患者放松肢体,平稳呼吸,应将足量导电膏涂抹于放置电极的皮肤上,不应该只把导电膏涂抹在电极上。心电图机应接地线,其放置位置应远离电源和其它家用电器,以避免交流电和电磁波干扰。最后,技术人员应加强对机器的维护保养,这也是保证心电图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起搏分会心电图学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学组提出的常规心电图操作规范标准,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对心电图机认真进行保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因素,保证心电图的基线平稳和图形清晰,规避对心电图的影响,对临床实践给予更好的指导作用。医生和广大技术人员要改进操作方法,并提升机器性能,这样才能降低伪差的发生,使观察效果更为显著。而在日常工作中,对急诊心电图进行检查时,往往会因为时间紧迫,病情危急,而造成工作人员对心电图伪差的忽略。这样可能会误导临床医生的诊断,并为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通过临床回顾观察并分析造成心电图伪差的主要原因,以便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春娜,黄丽红. 538例青年女性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2(04)

[2]师恩祎,谷天祥,修宗谊,章志伟,于洋. 降主动脉支架血管置入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3]王向阳.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22)

[6]张金玲,陈鹏,赵德利,李金平,刘新顶,刘白鹭. 64排容积CT和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功能的比较研究[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2(04)

[4]李赵欢,熊名琛,尹立雪. 10例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05)

[5]傅英,龙滨,陆景,李文华,李朝军,李春梅,邓燕,庄丁,罗安果,苏莉,尹立雪. 犬左心室局部心肌构筑和旋转运动力学机制关联性的超声初步研究[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05)

上一篇:1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干预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早期肺癌低剂量CT检测的技术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