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不足与建议

时间:2022-10-02 09:52:0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不足与建议

摘 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对于水利施工管理而言也应该积极寻求创新发展。基于此,就现有水利管理中不足,包括人员编制、人才结构不合理、水利施工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分、水利施工工程管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水利施工工程科技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优化人员编制、构建有效激励机制、明细权责、实现共同管理以市场化原则、加大工程经费投入等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工程自身的质量,优化管理效率,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水利施工管理 创新 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国民经济及社会事业对水利施工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更上一层楼,要结合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断优化管理内容,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率,从而充分发挥施工工程效益,切实有效地改变过去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观念,积极引入市场化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从而提升工程自身的质量,优化管理效率,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不足

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本身面临着市场发展以及复杂程度的提升,其本身也面临诸多管理中的不足,特别是没有充分认清当下梳理工程建设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以及整体工程管理重要性,具体问题如下:

1.1人员超编,人才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中政府干预过多,没有完全交由市场干预,从而造成现场管理人员虽多,但是有些缺乏专业性的管理知识,无法充分对现场的施工进行合理协调。

1.2水利施工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清

目前,现有的部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权责不清,无法形成统一行动管理措施,不同管理部门共同介入,造成了管理的重复性以及效率的下降。同时,由于各个省市之间的沟通协调问题,没有形成按流域、水系统一管理的格局。

1.3水利施工工程科技管理水平低下

水利工程其本身的复杂程度要求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工程在管理过程中依然沿用过去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缺乏科技含量,企业不愿意花费过多的资源在现有的科技的更新方面,由此造成了管理效率的下降。

1.4水利系统内“重建轻管”的思想严重泛滥

水利工程长期以来人们总是秉持一个观念“重建轻管”,强调工程的建设却忽略了现有工程的管理,由此带来的是前期建设的大量资金投入,而后期工程本身的设备以及手段投入不足,制约了工程自身的发展。

2水利施工管理优化对策与建议

2.1优化人员编制,构建有效激励机制

水利施工工程管理单位要建立有序的规章制度,将现有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与管理,精简各部门人员,保证每一个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积极优化现有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刺激手段,提升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同时,每一季度和半年度、年度评选优秀人员以资奖励,并树立模范榜样,借助于榜样的力量,号召大家共同学习,从而形成了互相竞争互相鼓励的良性激励态势。

2.2 明细全责,实现共同管理

对于现有施工项目中所存在的权责不分的情况,在未来要建立权责发生制,实现不同部门、不同区域政府之间的共同管理。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部门,对不同区域的政府进行协调与统筹,进而形成统一性的水系和流域管理。并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各个部门要切实有效地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应该越权越界,由此真正保证管理的合理性和可控性。

2.3强化管理意识,更新管理观念

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提出的指导方针和对策,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完善,将水利工程管理的重点放到管理上来,只有解决当前棘手的管理问题才能实现效益和发展。调动各阶层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投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渠道。要充分尊重农民,争取农民的支持,合作兴办水利。政府要加强引导、扶持、监督和服务,做好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

2.4明确管理主体,依法管水

目前,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这就意味着产权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明确。因此要加强产权的划分和水权的分配,明确责任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工程效益,有利于水利工程的保值,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

3结语

水利工程的发展不仅仅是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在日趋紧张的资源现状面前,水利工程发展好坏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作为体现水利现代化水平重要方面的水利施工工程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优化现有体制创新,不断开创水利施工工程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为现代水利工程的建设保驾护航。

上一篇:忍耐与宽容的现实意义 下一篇:浅议新时期临床护理风险管理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