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肖像

时间:2022-10-02 09:50:50

内心的肖像

画家霍华德给年轻、英俊的道林・格雷画了一幅和他真人一样大的肖像。看到这幅肖像,道林・格雷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之美。他开始为自己韶华易逝,美貌难久感到痛苦,希望那幅肖像能代替自己承担岁月和心灵的负担,而让他自己永远保持青春美貌。

没想到,他的这个想入非非的愿望后来竟莫名地实现了。道林・格雷非常兴奋。为了永远青春美貌,他不惜出卖灵魂,出卖良心,甚至丧尽天良。不知不觉中,那幅肖像已开始随着道林・格雷心灵的变化而变化。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那幅肖像变得丑陋不堪,盛怒之下,他拔剑向肖像砍去。肖像毁了,他自己也应声倒地。

这是1891年英国著名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小说《道林・格雷的肖像》。在这部小说的最后,作者用了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话:“有如为忧伤画的肖像,一张没有心灵的面孔。”

道林・格雷是一百多年前英国作家王尔德笔下的人物形象,他集贪婪、虚伪、狡诈于一身,让人看到了他内心的丑陋和龌龊。一百多年来,这部小说一直受到读者的欢迎。每当人们阅读这部小说,人们仿佛从道林・格雷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有一幅见不得阳光的“内心的肖像”。它让我们活得沉重、活得悲怆,甚至难以自拔。

凡高对着镜子,看到自己丑恶的形象,内心里涌动着无比的悲怆和痛楚,他仿佛看到内心深处另一个自我的肖像,那是一个明朗、俊美的肖像。于是,他用一把剪刀剪去自己的一只耳朵。在鲜血淋淋中,他画出一张张向日葵,发泄着心中的不平和愤懑。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序言里这样写道,数年前,他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手刻的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内心的肖像。”历经岁月的侵蚀,这几个字母,深深地嵌进石头,黑黝黝地。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

雨果轻轻抚摸着那被岁月雕刻上“内心的肖像”的石头,心绪难以平静。他感到身临在宏伟的巴黎圣母院中,自己是那样渺小,在变幻莫测的命运面前,自己仿佛成为一粒尘沙。

他用饱含寄托与希望的笔调将巴黎圣母院面前人性的美与丑、爱与恨、性与欲,对照得妩媚而缠绵、狡黠而阴险。在巴黎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的悠扬钟声中,这画面,如泣如诉,仿佛是在对不可预测的命运进行不屈的抗争与诘问。

余秋雨先生在《静观自己的内心》一文中写道:“在愤怒、贪婪、嫉妒、怨恨、恐惧、焦虑和纷乱时,仔细想想,这是否值得。人有时候得到了某些可以计算的好处,却污染了生命源头的活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损失?”

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总有一幅“内心的肖像” ,始终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们。这内心的肖像,在苦苦挣扎、在苦苦哀号、在苦苦哭泣……我们如何去对待它?

上一篇:“枫叶之国”的长寿之谜 下一篇:人老话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