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保证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的措施及意义

时间:2022-10-02 09:40:44

试探保证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的措施及意义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随着全球环境日益变暖以及我国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我国的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形式,同时,近年来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资源,人们对水资源的重视程度更是日益增加,因此对水资源做必要的水质检测是相当必要的。由水质检测目标可知,水质检测是指检测待测水体中污染物的成分、浓度及其变化趋势,是一个综合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文章从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措施出发,对提高水质检测质量的措施以及水质检测的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质检测结果;正确性;措施;意义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的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在水资源短缺的基础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会进一步加大,促使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激化。随着工业和农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水资源污染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也不容忽视。同时我国水灾害频发,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都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所以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做好水资源以及水灾害的防治工作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水质检测为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在预防与评估水资源污染和水灾害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水质检测是当前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从当前我国的水资源形势来看,保证水质检测的质量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1、水质检测质量控制措施

在水质检测中任何一个步骤都可能使水质检测所得的数据产生误差,如对水样的采集、水样的保存、水样分析的方法、数据的录入、数据的处理等。所以要做好水质检测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在水质检测的各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检测,并根据水质检测的实际情况优化水质分析的方法以及数据。

1.1 水样采集中的质量控制。水样采集是水质检测工作的第一步,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后续工作的进行。在水样采集必须要遵守的原则是所采集的水样需要具有代表性,而根据水质检验目的以及采集地区水文变化规律的不同对水样的采集种类也不同,如在对固定采集点进行平均浓度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采集混合水样,而水体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瞬间水样的采集就具有代表性。在重视按照标准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水样采集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到对采集点的合理布设,以实现水样采集的全面性,为水质检测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1.2 水样的处理和保存中的质量控制。水样的处理和保存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减少所采集的水样自身发生反应并且避免因外界环境影响而使所采集的水样发生反应。在水样的处理中需要去除水样中的杂质以及其他一些可能会对检测结果发生改变的物质以保证水质监测的精确性。在处理过程中要严格遵照处理流程进行操作,尤其是要对检测工作所用到的器皿进行必要的清洁工作以减少因器皿使水样产生变化而失去代表性,其次要重视对检测仪器的校准,保证检测仪器的正常使用以确保所得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再次要考虑到外界环境对水样的影响,尽量保持水样所处环境的稳定。如果水样因为某些原因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和分析,则需要根据选用正确的保存方法加入保存试剂或冷冻来减少水样的反应。

1.3 检测方法的优化。在水质检测中,检测方法的确认对得出的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在方法确认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检验的目的以及其他一些实际情况,在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检验方法后,要尽量提高方法的精确度与准确度,减少或避免不必要误差的产生,所以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检测仪器的校准,如砝码及一些精密仪器等;二是进行对照试验来检查是否存在系统误差;三是进行空白试验,即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实验,试样的测定值与空白值的差值更加精确;四是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减少偶然误差的产生;五是对分析记过进行必要的校对,减少人为误差的产生。

1.4 所得数据的处理与录入。在水文检测工作中对数据的处理是得出结果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试验准确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对有效数字的保留,有效数字的保留要反映出数量的大小,同时也要反映出测量的精度;二是对异常值的处理,在与其他数值相差较大的数值处理中要从实验本身找出产生异常值的原因。水质检测所得数据录入是水质检测工作中的最后环节,但是也是可能产生较大误差的环节。在数据的录入中,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录入的过程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很大,如在键盘输入的过程中的人为失误导致,所以在录入的过程中一定将电子录入数据与原始录入数据进行校对,避免因录入差错而使数据在使用中失去有效性。

2、提高水质检测质量的措施

水质检测工作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的水质检测的技术不够完善,在有些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我们要采取一些提高水质检测质量的措施。我们要重视基础设施和科学技术的革新,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水质检测的质量,我们要及时、准确地掌握水质的变化趋势,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2.1 重视基础设施和科学技术的革新。水质检测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水质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如果水质检测的基础设施如水样测定仪器陈旧等将会直接影响水质检测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所以适当加大投入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善是提高水质检测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在水质检测工作中要重视检测理论的研究以及检测先进科技的不断革新与应用,对理论的研

究要求水质检测人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懈的探索与钻研,通过实践经验来不断使检测的方法得到优化或者对监测方法做出创新。在先进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中应当重视水质检测信息化建设,比如基础的计算机、网络、3S 技术等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水质检测的效率与质量。

2.2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有关部门应当认识到检测人员是水质检测工作的主体,在水质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是否具有耐心、细心等优良品质都直接关系到水质检测的

结果,所以加强水文检测人才队伍建设对提高水质检测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重视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先进理论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方面要引起高度重视以实现水质检测与现代科技的良好结合。另一方面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利用招聘制度来使水质检测单位实现人才的吸收。在人才的引进中也要重视对人才的考核,以便把好人才关,从而实现水质检测单位人才质与量的协调发展。

3.水质检测的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们所能够利用的资源也越来越少,我们一直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不光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还要发展环境,环境保护的一方面就是对水资源进行保护,而提高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可以使我们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污染程度及污染区域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现在的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水质的变化趋势,保证水质检测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对我们今后能够更好的管理使用和保护水环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结语

水质检测技术还在不断发展,水质检测的措施和方法越来越先进、科学,检测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在不断提高,这为人民更好的生存、经济更好的发展、生产更好的进行打好基础。同时,水质检测技术不够完善,在有些方面仍存在不足。所以,还需进一步改进和革新,为

更好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跃奇,王怀柏,张永平.水质样品检测过程质量控制[J].水利技术监督,2009.6.

[2]徐霞君,宗栋良,常爱敏.水质监测数据的质量控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6.3.

[3] 牛守明.浅谈如何提高水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稳定性[J].医疗信息,2011,(2).

上一篇:市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技术 下一篇:试论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