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读、深思和勤写

时间:2022-10-02 09:11:22

苏轼在《东坡志林》曾写到孙莘老向欧阳修请教作文之法,欧阳修说:"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其大意是:没有其它办法,只有勤奋读书而且多动笔,自然就会写好;世人的弊病在于:写作太少,又懒于读书,每写出一篇,就想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达到目的的。文章的缺点不需要别人指出,只要写多了,自己就能发现的。在这里欧阳修告诉了我们学习作文无捷径可走只有扎扎实实去学,如果说有方法,那就是:多读,多写,多改。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也说"学语文"没什么捷径可走,首先是要培养兴趣,然后就是多读书、肯思考、勤写作,这样,语文就一定能学好。据叶圣陶先生的长子叶至善称,父亲从不给他们讲授"写作方法",只要求多读书,书读多了,有感觉,于是落笔为文。文章写多了,自然冷暖自知,写作能力逐渐提升。

结合我们语文学习实践和语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应指导学生多读、深思和勤写。

多读,这是一个模糊概念,那么对于高中生来说,读多少书就算是多读了呢?我想对于高中生来说,多读的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应该达到或超过《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那个标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同时还列出了一些阅读参考书目并提出了一些阅读建议,可参考附录《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

多写,多改,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列出了最基本的标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对于多思,说到这,我忽然想起"聪明、开窍、悟"几个词的趣解,也许对我们如何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聪明一词的意思是:智力发达,思维敏捷,理解和记忆能力强。"聪明"的"聪"字,左边是"耳",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就是说人在学习中要注意用"耳"。不仅要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而且应兼听周围所有听到的一切,耳听八方,辩证吸纳。"聪"的右边是一个"总"字,上部的两点,可以喻指人的两只眼睛,要善于发现,要有快速捕捉事物的敏锐观察力,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邃洞察力。"总"的中部"口"就是要求我们做到"口到",不耻下问,敢于在大庭广众面前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想法,以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总"的下部是"心",就是告诉我们做事要用心,只有用心,才会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只有用心,才会提高办事效率。这一"聪"字,十分形象地告诫我们在学习语文上必须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智得以充分挖潜。

再说"聪明"的"明"字,左边是"日",右边是"月",就是说在学习上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语文学习必须注重积累,必须注重厚积薄发,《劝学》有言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得也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阅读积累,达到博学多识了,自己也就会感到聪明起来了。

开窍,我们都希望自己"开窍",让自己聪明起来,那么我们看一下"窍"字,你之所以"不巧",是因为"巧"的上面有"穴"字遮蔽着,只有打开"穴"去蔽,才能使自己变得"巧"起来,聪明起来。

悟,左边"心"字,右边"吾"字,读文章要想有所悟,只有自己用心去思索,别无他法。关于自悟,本属佛学禅宗的要义之一,在这里借用一下,它的主体包括开悟、顿悟和渐悟三种不等的完成过程。开悟的意思就是,你若能发觉自己的错误了或发现某件事物的处理方法了,那么这就是开悟。至于渐悟的意思,顾名思义,本来不明白,经过别人提醒或自己想了又想,渐渐地明白了,那么这就是渐悟。如果一下子就明白了,能同样的一切也都明了了,则属于顿悟。具体的说,开悟是要时间的,而其时间又因人因实际情况不同而不同,所以禅宗才以顿悟与渐悟将其区分开来。 我们学语文,很需要这种自悟。

笔者在新一轮的高中语文教学别注重以上三点,收效很好。在要求学生多读方面,原来的我只是关注教材上的文章,但是无论教师怎样为学生肢解分析,学生到头来依然是一头雾水,不明其理。现在,除了让学生读教材,还读名著,读读本,读杂志,读时文,读选文,学生读得不亦乐乎,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其中所叙的故事,抒发的情感,蕴涵的道理,学生读后大多不言自明。读时,必有所思,与文本对话,谈感悟,写赏析;跟同学讨论,你否定我的观点,我质疑你的结论;和老师争辩,挑战权威,突破定势;学生们总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精彩叠出。经过广泛的阅读,精细的思考,学生们执笔为文,洋洋洒洒,汩汩滔滔,一吐为快。写后知不足,再读;写后知不深,再思,写后知不通,再改,学生们乐此不疲,为师见此,只需在一旁欣慰地窃笑,足矣。

语文学习,多读,深思,勤写,唯此而已。

作者简介:

林玉春,1995年7月参加工作,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现任教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中学。

上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信息搜集和整理策略 下一篇:誓将审题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