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鸡 第4期

时间:2022-10-02 07:31:34

一只普通的黑母鸡,展现了母性的执著和深沉,彰显了生命的伟大和高贵。

我总记着许多年前,我家的一只黑母鸡。

那年春天,它想孵小鸡。第一个看出它有这个念头的是母亲。她几次喂食,见它心不在焉只是很随意地啄几粒食就独自走到一边去时,就说:“它莫非要孵小鸡?”我们小孩一听

很高兴:“噢,孵小鸡,孵小鸡了!”母亲说:“不能!你大姨妈家已有一只鸡代我们家孵了。这只黑鸡,它应该下蛋,它是最能下蛋的一只鸡。”

我从母亲的眼中可以看出,她已很仔细地在心中盘算过这只黑鸡将会在春季里产多少蛋,这些蛋又可以换回多少油盐酱醋来。她看了看那只黑母鸡,似乎有点为难,但最后还

是说:“万万不能让它孵小鸡。”这天,母亲忽然发现黑母鸡不见了,便去找它,最后在鸡窝里发现了它。那时,它正一本正经、全神贯注地趴在几只尚未来得及取走的鸡蛋上。母亲将它抓出来时,那几只鸡蛋已被焐得很暖和了。

母亲给了我一根竹竿:“撵它,大声喊,把它吓醒。”

“让它孵吧!”我恳求母亲道。

母亲坚持说:“不能。鸡不下蛋,你连买瓶墨水的钱都没有。”

我知道不能改变母亲的主意,于是取过竹竿,跑过去将黑鸡撵起来。它在前面跑,我就挥着竹竿在后面追,并大声喊叫:“噢―――噢―――”从屋前追到屋后,从竹林追到菜园,

从路上追到地里。几个妹妹起初是站在那儿跟着叫,后来也操起棍棒之类的家伙参加进来,与我一起轰赶。黑母鸡的速度越来越慢,翅膀也耷拉了下来,还不时地跌倒。但见竹竿挥舞过来,它只好又挣扎着爬起来,继续跑。我终于精疲力竭地瘫坐在了草垛底下,一边喘气,一边抹着额头上的大汗。黑母鸡钻到了草丛里,一声不吭地藏起来,直到傍晚才钻出草丛。

但经这一惊吓,黑母鸡似乎并未醒来。它晾着双翅,“咯咯咯”地叫着,依旧寻觅着鸡蛋。它一下子就瘦了下来,似乎只剩下一只空壳。本来鲜红欲滴的鸡冠,此时失了血色,而

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变得枯焦,失去了光泽。没过几天,大姨妈家送刚孵出的小鸡来了。

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起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见了小

鸡,它竟不顾有人在旁,就“咯咯咯”地跑过来,它要做鸡妈妈。但那些小鸡一见了它,就

像小孩见到疯子,吓得四处逃散。它东追西撵,弄得小鸡们东一只西一只,四下里一片

“唧唧唧”的鸡叫声。

母亲说:“还不赶快将它赶开去!”

我拿了竹竿就去轰它。起初它不管不顾,后来终于受不了竹竿抽打在身上的疼痛,只

好丢下小鸡,逃到竹林里去了。我们将受惊的小鸡一只一只找了回来。

它们互相见到之后,竟很令人怜爱地互相拥挤成一团,母亲说:“非得把这痴鸡弄醒,要不,这群小鸡不得安生。”

母亲专门将邻居家的毛头请来对付黑母鸡。毛头做了一面小旗,缚在黑母鸡的尾巴上。每次黑母鸡走动时,小旗就会一抖一抖的,于是它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向它飞来了,惊得大叫,发疯似的跑起来。其他的鸡也被惊得到处乱飞,家中那只黄狗也不停地“汪汪”乱叫。道道地地的鸡犬不宁。

黑母鸡钻进了竹林,那面小旗被竹枝勾住,终于从它的尾巴上被拽了下来。它跌倒在地上,张着嘴巴喘气,很久未能爬起来。

黑母鸡依旧没有能够醒来。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其他的母鸡也不能下蛋了。黑母鸡变得古怪起来,它晚上不肯入窝,总要人找上半天才能找回它。而早上一出窝,它就独自一个跑开了,或钻到草垛的洞里,或钻进一只废弃了的盒子里,搞得家里的人都很心烦。

一天,家里无人,黑母鸡大概因为一只小鸡不认它,企图摆脱它的,竟啄了那只小

鸡的翅膀。母亲回来后见到这只小鸡的翅膀流着血,很心疼,就又叫来毛头。

毛头说:“这一回,它再不醒,就真的醒不来了。”他找来一块黑布,将黑母鸡的双眼蒙住,然后把它举起来,将它的双爪放在一根晾衣服的铁丝上。

黑母鸡站在铁丝上晃悠不止。那时候它的恐惧可想而知,大概要比人立于悬崖面临

万丈深渊更甚。

起风了,风吹得铁丝“呜呜”响。黑母鸡在铁丝上开始大幅度地晃动。它除了用双爪抓

住铁丝,还蹲下身子,将胸脯紧贴着铁丝,两只翅膀一刻也不敢收拢。它几次差点从铁丝

上栽下来,用力扇动翅膀之后,才又勉强留在了铁丝上。

母亲叹息道:“这回大概要醒来了。再醒不来,也不要再去惊它了。”

傍晚,黑母鸡等其他的鸡差不多进窝后,才摇摇晃晃地进了窝。

我对母亲说:“它怕是真的醒了。”

母亲说:“以后得把它分开来,让它吃些偏食。”

然而,过了两天,黑母鸡却不见了,无论你怎么四处去唤它,也不能将它唤出。我们就只能寄希望于它自己走出来了。但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未能见到它的踪影。黑母鸡失踪后大

约三十多天。这天,我和母亲正在菜园里种菜,忽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不远处的竹林里有小鸡的叫声。“谁家的小鸡跑到我们家竹林里来了?”母亲这么一说,我们也就不再在意了。但过不一会儿,又听到了“咯咯咯”的母鸡声,我和母亲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怎么像我们家黑母鸡的声音?”再循声望去时,眼前的情景把我和母亲惊呆了。

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正走出竹林,来到一棵柳树下。当时,正是中午,阳光明亮晃眼,

微风中,柳丝轻轻飘扬。那些小鸡似乎已经长了一些日子,都已显出羽色了,竟一只只都是

白的,像一团团雪,在黑母鸡周围欢快地觅食与玩耍。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它神态安详,再闪闪的,又紧密又有光泽。

母亲纳闷:“它是在哪儿孵了一窝小鸡呢?”

半年之后,我和母亲去距家五十多米的东河边,准备把一垛草弄回来时,发现那个本

是孩子们捉迷藏用的洞里,竟有许多带有血迹的蛋壳。我和母亲猜想,这些鸡蛋就是在黑

母鸡发痴时,我家的其他母鸡受了惊,不敢在家里的窝中下蛋,于是偷偷在这儿下的。这片

地方长了许多杂草,很少有人到这儿来。大概是草籽和虫子维持了黑母鸡与它的孩子们的

生活。

黑母鸡重新出现后,就再也没有领着它的孩子们回那个寂寞的草垛洞。

(摘自《小学生名家美文阅读》)

牵手阅读:曹文轩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他把这篇关于一只母鸡的文章写得情节跌宕起伏,

读起来情趣盎然。围绕着黑母鸡的“痴”,写出了它的一连串表现。黑母鸡的种种表现都是

用动词来展示的,也就成了有趣的情节。最后,这只“痴”性不改的黑母鸡,给人们带来了

惊喜―――它悄悄地孵了一窝小鸡。黑母鸡的“痴”,是它的天性,也是它的母性。文章写得富有生活气息,真实、生动而又自然。

上一篇:向梦中的罗琳阿姨提问 下一篇:三月三,放纸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