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02 05:58:29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

摘 要: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园林绿化产业逐渐被提上日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改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成为园林绿化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主要结合笔者从事园林绿化工作的实践,简要分析了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针对改善园林绿化管理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地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三分种、七分管”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因其长期性、周期性的特点,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绿化中处于主要地位。而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程序,需要从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做起,即有效管理并控制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和施工进行时的质量,同时加强对施工相关人员的任务分配及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最终通过绿化后的养护工作最大程度地确保优质的施工质量。

一、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给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近年来,园林绿化方面的投资逐渐增加,城市生态建设规划日益完善,绿化事业正呈现出蓬勃之势,其规模趋向大型化、多样化,但是在具体的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

(1)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致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并且景观效果无法充分体现设计思想。由于绿化施工的严谨性、技术性都比建筑施工低导致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再加上其可观的利润,致使许多素质不高的施工队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他们往往只重视最后的工程完工验收,对土壤、基肥、树坑规格等控制细节不是很强调,致使一些树木生长不良或死亡,增加了后期维护管养的难度及费用。

(2)由于施工管理水平低,造成施工进度慢,返工率高,管理成本高,苗木成活率低,并且浪费严重。另外,还由于胡乱施工,造成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二、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1)要求绿化主管部门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绿化工程,必须实行招投标制,让具有绿化施工资质,有施工业绩并且真正具备实力的施工单位参加,实行优胜劣汰制,让那些施工质量差,信誉不好的退出绿化施工行业。即便是小规模的绿化工程的施工,也必须要求有绿化施工资质,无资质者,不允许从事任何绿化工程的施工活动。

(2)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推行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制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秉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进行工作。园林绿化监理工程师既维护业主的利益,又维护施工单位的利益,做到守法诚信、公正、科学,从而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

(3)推行设计和质量现场交底制度。通过图纸会审、现场调整,使一线的作业人员理解设计意图,了解工序的技术、工艺和验收要求。这样就减少了管理的中间环节,同时更容易保证最终工程成品的质量和效果。

(4)实行预验收制度。工程交业主验收前,项目部、公司质检部门先按标准进行预验收,施工过程中对工程材料(如苗木材料)、工程半成品进行预验收,增强业主信心,减少现场验收程序,确保施工进度。

(5)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1)切实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掌握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对现场进行核对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书,认真做好场地平整、测量放线、临时水、电安装及主要苗木材料采购准备等前期工作。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准备工作,往往会加快施工进度。

2)重视土壤的处理工作。土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苗木今后的生长,要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从酸碱度、孔隙度、透水透气性以及持水性等进行分析、测试,再采取相应的消毒、施基肥、添加种植土等措施,尤其是土壤的翻挖深度、种植土质量、基肥的腐熟程度及施入量、地形的平整度都要求符合相关要求。

3)定点放线的处理。一般要求位置准确,标记明显,种植穴标明中心点位置,种植槽标

明边线,放线时若遇特殊情况就须灵活处理,适当调整株间距离。

4)严格控制园林绿化材料的质量。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工程材料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投入材料的质量,如土方质量、苗木质量规格、各种管线、铺装材料、亮化设施、控制设备等若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要求,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

5)遵循植物生长规律,掌握苗木栽植时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后期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工程中投入的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绿化植物,不同的绿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栽植季节和栽植时间也各有差别。掌握不同苗木的最佳栽植时间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因此,必须遵循苗木的生长规律,在最适宜苗木成活、生长的时间内进行栽植,确保苗木成活,保证工程质量。

(6)注重园林绿化施工后的养护工作

加强园林绿化后的养护工作,是维持优质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主要途径。就目前讲,一般园林绿化单位与业主间是存在工程合同的,合同期大都为2~3年,即业主对绿化植物的成活率进行验证。因此应充分重视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况且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三分靠栽培、七分靠养护,以免由于后期养护不周而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三、工程实例分析

以广州市二沙岛发展公园绿化施工和养护为例,该工程的绿化面积为7万m2。为配合整体工程的最终效果,投资方要求施工质量必须保证良好,整体感官效果优美,乔木与灌木的种植需搭配协调、合理,尤其是乔木的种植,必须按投资方的要求严格进行。

3.1园林工程种植要求

园林工程种植要求:苗木树干挺直,蓬型饱满,没有阴阳面,树高总高度、分叉点均达到验收方要求;土球大小必须达到苗木地径的8倍,土球的绑扎必须符合要求规范;在苗木运输途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苗木进行遮荫和保湿处理,如到工地时,叶片有风干现象,则无条件退苗;苗木在装车吊装、运输途中必须用草绳进行绕干,以避免树皮损坏,防止枝条断裂。在起挖前,需要对土球进行处理,起挖前需要对苗木进行初修剪。如对苗木有特殊要求,则必须达到验收方要求。

3.2绿化施工技术管理方案(1)乔木种植技术方案在挖掘时防止将树根损伤,运输搁放时应用湿草包裹根部。大乔木用挖机吊运,吊运时要注意对树皮的保护。施工单位确定采用二次沉降法种植,放正树木后,先回土再用水枪冲灌,并用铁锹搅拌成泥浆,l0~l5min后,水自然沉降,水的吸力使种植土在土球下半部紧密填实,形成第1次沉降;然后在沉降凹陷处再回土、浇水,稍稍搅拌,使土的密度略小于下部,形成第2次沉降。通过二次沉降法就可使整个土壤松密有致,既满足树木的排水需要,又与树木土球紧密结合。在将乔木的土球植入树穴时,必须使土球与土壤紧密结合,加土时需用捣棍一边加土一边夯,使土球与土壤充分结合,这样才能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和恢复。回填土采用特种珍珠岩与营养土按一定比例混合,这样既能保证根系周围的养分充足,也有利于水分和空气的流通。树体绑扎采用草绳绕杆,外包麻片,密扎至树高的2/3和二级分枝,这样可保证树体不至于过干和水分散失过快。固定则按照每株树体的高度分别确定,一般三脚支撑定位在树高的3/5,而“井”字基础桩则在树高的1/3处,树桩打入土中50~80cm。

(2)后期养护管理方案。重视施工后的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提高苗木的种植成活率。在苗木种植过程中常易出现树干及枝条的树皮破损过多或修剪方法不当,而使病菌从伤口侵入到树体内,但同时修剪量不够也极易造成树木衰弱;种植过深或土球表面覆土过多,易造成根系窒息死亡;树木在种植时,其树根的土球与土壤没有紧密结合或在种植后无支撑,大风吹杆造成根部松动,与土壤分离,致使树木死亡;乔木种植时覆土的密度低于原有土,致使根系积水引起死亡;土壤为深层土,与土球、根系接触后,根系无法发根引起死亡。同时一定要了解苗木本身的具体情况,例如苗木是否为山苗、土球的大小、运输时间的具体安排和长短、在施工季节该种苗木是否适合栽种等;另外,种植苗木时,也需要具体了解土壤的情况,如土壤为何种质地土、土壤ph值和密实度、种植后是否会存在积水等问题。四、结语

总之,要做好园林绿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需要对绿化施工中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关。在实际工作中,园林管理者不仅要掌握工程原理,又要具备指导现场施工等方面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较好地把园林工程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建造出既经济、又实用、且美观的园林作品来。

参考文献

[1]王向群.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09(11).

[2]余远国.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上一篇:浅议建筑外墙节能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海南主题公园旅游发展前景及规划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