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900×700四辊破碎机在济钢烧结生产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2 05:51:40

Φ900×700四辊破碎机在济钢烧结生产中的应用

济钢120烧结车间主要担负为炼铁高炉提供合格的入炉烧结矿,主要生产设备有三台120吸风烧结机、三台带冷机、三台四辊破碎机等。其中,三台四辊破碎机中,有两台机械弹簧保险装置破碎机,一台液压系统保险装置破碎机。在燃料破碎的最后一个工序设备即是Φ900×700四辊破碎机,为烧结机提供燃料粒度区间和占比为:

燃料粒度(mm) 3粒度5 粒度5 粒度3

占比(百分比) 10%~20% 0~10% 70%~80%

这三台四辊破碎机破碎的燃料粒度,决定着烧结机生产所需的返矿质量,返矿在烧结生产中作为烧结机的铺底料。而返矿质量直接影响吸风烧结机烧结矿生产的透气性,透气性决定了烧结矿的产量和质量。本文将有关技术性能、使用情况、存在问题做一总结。

1 设备概述

Φ900×700四辊破碎机是用来破碎燃料的专用设备,我厂所用燃料以焦粉、煤粉为主。国内生产的破碎机常用的大部分为机械弹簧保险装置,排料口的调整主要靠人工调整弹簧丝杠,使弹簧伸缩和加垫片等方法实现。这种结构不仅劳动强度大,调整效率低,其工作可靠性也差,破碎燃料粒度不好。如果夏季生产,燃料湿度大,容易造成堵料,且不易排堵。

图1 破碎机弹簧调整装置

主要性能有:

生产能力:16~20t/h

进料粒度:≤100mm

出料粒度:≤3mm

辊子直径:900mm

辊子工作长度:700mm

上部辊子间隙:10~40mm

下部辊子间隙:2~10mm

油泵最大工作压力:14MPa

齿轮泵:CB-F10C-FL

油泵电动机:Y132M-4 功率:7.5kw

蓄能器容量氮气压力 充氮气压力:5MPa 容量:10升

高压溢流阀:YF-1.10H 动作压力:13.5MPa

QH光栅线位移传感器:

栅距:0.02mm(50线对/mm)、0.04mm(25线对/mm)

精度:±0.008mm ±0.01mm ±0.015mm(20℃ 1000mm)

破碎机工作制度(Jc%) 100%

另外一台为Φ900×700液压四辊破碎机,由于液压系统响应速度快、动作灵敏度高、调整便捷,保险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在破碎机上有逐渐用液压调整保险取代传统机械保险的趋向。我国先后在颚式破碎机、旋回破碎机和圆锥破碎机上成功地使用了液压系统,而辊式破碎机使用液压保险则是近些年的事。某厂生产的Φ900四辊破碎机,是我国在大型辊式破碎机上使用液压系统的首次尝试。它具有足够大的破碎力,破碎机过载保护系统,采用了液压装置新技术,具有强大的推力,能在破碎物料时,保持辊子间隙不变,工作稳定可靠。在传动方式上,采用了电动机――尼龙注销联轴器――齿轮减速机――齿轮联轴器驱动一个工作辊的传动方案,结构紧凑,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经使用证明,该机主要性能指标优于采用机械保险的同型破碎机,但是同时也反映出一些缺陷,它影响了破碎机能力的发挥。因此有必要加以分析研究,使之完善。

2 系统特点及工作原理

2.1破碎机液压系统的特点

辊式破碎机相当于电机传动的一对轧辊,两辊之间形成破碎腔,物料经辊缝破碎后排出,主要用于破碎硬度不高的脆性材料,如原煤、焦碳、烧结矿等。四辊破碎机的4个辊分为上下两组,成对使用。上辊用于粗破,下辊用于精破,每对辊子中其中一个辊相对机架固定,另一辊两端的轴承座分别与两个液压缸固定,并可在机架的滑座内移动,从而实现辊缝的调节。根据主机对液压系统的要求,液压系统应具有如下特点:

(1)能通过一对液压缸的同步移动,灵敏可靠地调整排料口大小,同时又能准确地反映出排料口的调整量。

(2)当布料不均产生偏载时,系统应具有自纠偏能力,使辊缝趋于均匀,减少液压缸的横向偏载力。

(3)在带负载运行时,系统能够长期保压,以保证破碎机有足够的破碎力和稳定的排料日尺寸。

(4)当非破碎物进入破碎腔或意外原因导致破碎机过载时,系统能够快速排出液压缸内的液压油,实现保险作用。过载原因消除后,液压缸能立即自动恢复正常工作位置。

(5)能迅速排除破碎腔卡料和堵转事故。

2.2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图2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图

Φ900四辊破碎机液压系统原理如图1

(1)辊缝调整原理:调整前,除截止阀11关闭外,其余截止阀全部打开。操纵手动换向阀4推动辊子进退自如后,即可调整辊子间隙。上下辊子应分别调整(轮流开关截止阀6),一般先调整下辊。先拉动辊子留出较大间隙,在一对辊子间放入一块需要调整间隙量的钢板,操纵手动换向阀4推动辊子,当辊子夹住钢板,压力表压力突然剧增时,立刻操纵换向阀4停止向系统供油并停泵,随即关闭截止阀6和12来封闭系统。然后打开截止阀11,转动辊子取出钢板,辊缝调整完毕。

(2)液压保险原理:因油路封闭,正常工作时,在破碎力作用下,排料口保持在调整值内,液压系统压力可达5 MP。左右(蓄能器8的充气压力),维持所需的破碎力。若非破碎物进入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排料口增大,液压缸受压回油,压力剧增。当超过5 MPa时,蓄能器8气囊受压,液压缸排出的油通过单向节流阀9的单向阀快速进入蓄能器。当非破碎物排除或意外原因消除后,气囊使油再通过该节流阀缓冲后压回液压缸,辊子复位。如发生堵料事故,非破碎物不能排除,使系统压力高于溢流阀5的调整值时,系统内液压油通过该阀流回油箱,保护主机及液压系统不致因压力过高而损坏。这些都是区别于机械式弹簧保险的最大特点或优点。

(3)改善偏载原理:如前所述,工作时,液压系统压力升高不是靠液压泵向系统供油所产生,而是由辊子施加给液压缸的破碎力所引起。当一个液压缸受到较大的突加破碎力后退时,该端辊缝有增大的趋势。由于每对液压缸的有杆腔与无杆腔相互交错连通,当其中一个液压缸活塞后退,排出的油进入另一液压缸的有杆腔,从而使另一液压缸活塞也有向后运动(辊缝增大)的趋势,从而使两液压缸达到同步运行,保持辊缝均匀。

3 使用效果

Φ900×700液压四辊破碎机,安装使用经数个完整生产周期测试对比,效果十分显著。

(1)烧结矿返粉质量提高。经统计返粉粒度合格率由76.67%提高到89.94%,提高13.31%。返粉粒度大于9mm量由平均24.37%下降到小于10%,降低14.37%。

(2)烧结床料层透气性得到有效改善,烧穿点温度比较稳定。

(3)转鼓指数提高。转鼓指数由平均69.3%提高到74.66%,提高5.36%

(4)烧结机有效作业率提高,由平均10.5%提高到11.59%,提高1.09%

(5)降低了烧结块残留,由平均大于1%降低到平均小于0.8 %,降低0.20%

(6)烟气二氧化硫浓度提高,由平均4.38%提高到4.78%,提高0.4%

(7)辊皮使用寿命延长,由使用1年延长到2年多,且维护保养方便。

(8)经济效益好。在烧结机鼓风制度及所用原料不变条件下年增产烧结块8960余吨,增加效益120余万元,一年就收回90余万元投资。

4 存在问题

4.1 现破碎机存在的问题

Φ900×700四辊破碎机在生产中我们发现还存在如下问题需要改进。

(1)辊皮材质设计选用ZG5CrMnMo,根据同规模厂家经验,每万吨焦粉辊皮磨损量为3.45mm,而我们每万吨焦粉辊皮磨损量为4.15mm,辊皮的耐磨性和硬度尚需提高。

(2)油泵所选用的Yx-250聚氨脂密封圈使用寿命8个月左右,尚需研究提高,使之能安全运行一个生产周期。

(3)油泵前腔设计的孔用卡键结构不利于Yx-250密封圈顺利装入,个人认为改为法兰结构更好。

液压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1)排料口大小调整困难,调整量不能准确反映。尽管按说明介绍可用钢板调整辊缝,事实上由于辊子被罩住,钢板放置困难,测量不便,操作时一般都不使用这种方法,而是根据主传动电机的电流表读数结合出料粒度间接推断,很不方便。特别是当系统泄漏重新调整辊缝时,由于没有排料口指示,很难立即回复到原排料口大小。

(2)系统不能长期保压,调整频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物料本身的非破碎物尺寸和数量超标,系统的保险功能正常发挥作用,封闭的油流回油箱使系统失压,这不是液压系统本身的结构缺陷造成的。一是液压缸活塞密封不严,截止阀6和12关闭不严产生的内泄,以及元件密封失效、系统管路破损等产生的外泄所引起。这些除与调整和使用不当有关外,液压系统的结构和设计不合理也是重要因素。

4.2液压系统结构及设计缺陷

由于液压系统结构及设计不当对上述问题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每对液压缸不能单独调节进油量。一旦出现两液压缸活塞仲缩距离不一致时,液压系统没有调控乎段消除误差,容易使液压缸在偏载作用下产生附加横向力,从而引起活塞密封磨损造成液压缸内泄。

(2)液压缸与管路的连接采用了刚性设计。破碎机工作时振动非常大(特别是起动阶段),蓄能器、单向节流阀等主要元件和液压站均安装在无基础的地面上,周期性振动传至管路,使接头和焊缝处因疲劳破坏产生外泄。

(3)蓄能器与上辊液压缸之间管路过长。上辊为初破,其液压缸受到的力比下辊大,因而液压系统的压力波动也大,蓄能器离液压缸距离远,降低了吸收液压系统冲击的效率,是造成外泄的重要原因。

5 改进措施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对液压系统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1)将固定节流阀改为可调节流阀,建议每个液压缸入口分别增设阀门;

(2)节流阀与液压缸之间采用软管连接,起防振和缓冲作用;

(3)将蓄能器和单向阀升高到与上辊液压缸同一平面(减少垂直段距离),使蓄能器尽量靠近液压缸,发挥缓冲效率。

除此以外,建议对原料进行有效筛选,减少非破碎物的数量及尺寸,特别是清除钢铁类杂件(上料系统设置磁选)。

6 结束语

通过这次Φ1800 x 630大型光面辊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有两点认识是深刻的。

(1)在光辊破碎机中增大辊径、缩小破碎磨损面,设备结构更合理,破碎效果更好更稳定,设备部分结构虽然有待进一步完善,仍不失为正确合理的改进方向。

(2)坚持科技进步、坚持改造挖潜,是老企业,特别是济钢这样面临行业内外各种激烈竞争的企业克服困难,走出困境,提高效益,振兴发展的正确途径。在烧结破碎作业中大型光面辊的改造使用成功,基本上解决了因为返粉质量差,影响烧结过程的诸多不利因素,为提高烧结块的产量和质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济钢这些年连年增产,实现效益和规模不断突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管理和操作的不断改进,效果效益还会更好,为我们炼铁厂降本增效做出自己的贡献,实践再次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参考文献:

[l]周恩蒲,等.矿山机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7.

[2]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王荣光(1982.4.21―)男,毕业于北华大学,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作。

上一篇:浅谈对电能量信息采集及控制培训装置的研制及... 下一篇:机电的设备安装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