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02 05:16:43

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介绍了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在分析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保障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对策;广东兴宁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1-0267-0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生命安全及社会的稳定,结合国家、省和市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和国内外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和管理的先进经验,对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进行全面综述,分析当前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对进一步规范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有推动作用,有效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健康发展,从而确保了农产品的安全消费,保证了消费者合法权益[1-3]。

1 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一是该市农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强。该市市委市政府督促农产品质量安全部门加强监测力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得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知识及质量安全意识日益增强。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兴宁市农业局农业执法人员不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和农资产品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销售禁用农药的违法行为,为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三是完善兴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该市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并使其能够得到推广和应用。随着检测体系的完善,该市的生产基地逐渐转变成绿色基地、无公害基地等,生产出来的农产品的质量能够达到很高的品质。此外,该市还加大了对农产品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购置更多的先进的仪器设备,使得农产品的质量检测更加准确、更具有科学性,并经常对检测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从事农产品生产的人们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识低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不断向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及小孩,这些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且无较大的劳动强度,仅是思想上期待获得高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其文化素质较低,无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此外,由于资金有限,从事农产品的生产的人们对农业投入较低,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2.2 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未形成全面性、持续性、连贯性,导致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不高、认识不深。

2.3 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极低

当前农业生产基本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无法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大部分农产品以原始、初级产品的形式进入市场,无固定的供销合作关系,无法保证质量,无法详细追溯责任[1-3]。

2.4 严重缺乏质量安全检测监控能力

生产流通一线阵地、乡镇检测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严重缺乏基础检测设备,这完全不适应新形势对检测能力的要求。

3 对策

3.1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一是该市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建立大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经营权的规模流转,使更多的土地向致富能手、种粮大户、合作组织、龙头企业集中,在全市建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经营新模式,推行档案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提升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二是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先进的农业技术要及时通过各种媒体等宣传手段来宣传,积极开展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工作。增强一线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高其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三是加大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的建设。结合兴宁市的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四是加大公共品牌农产品认证力度。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的认证,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2-4]。

3.2 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大力推广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加强监管,依法惩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擅自更改标签和无证的行为,从而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力度。二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监管体系,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以地级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县级质检中心为主体,乡级质检站为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综合超市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检测室为基础的检验检测体系,培养出一支不但熟悉、掌握法律法规,而且懂技术和管理的专业监管检测队伍。三是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加大对农贸市场等农产品较多交易的地方的检测力度,提高监测频次,实现农产品从产地到市场的全面覆盖。抽检不合格的农产品严禁上市销售。同时要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追溯源头,依法追究生产经营者的责任[5-6]。四是健全农业执法监管体系。通过认清农业综合执法职能职责,加强执法人员管理和培训,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农业综合执法的顺利进行,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农产品例行监测等工作,从抓源头、抓重点、抓要案入手,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执法检查[7-8]。

4 参考文献

[1] 梅涌现.驻马店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12(13):24.

[2] 吴立锋,田博,秦云.陕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6):349.

[3] 唐建平.华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11(12):46-47.

[4] 李光.浅谈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J].河南农业科学,2005(8):109-111.

[5] 方舟.科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6):1.

[6] 雷瑛.扩大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思考与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7(12):7-8.

[7] 王鹏祥,王笑亮.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2476-2478.

[8] 郑先荣.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J].湖北植保,2011(1):61.

上一篇:不同烘焙方式对乌龙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营口市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