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步维艰,路在哪里

时间:2022-10-02 04:47:09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盲道的铺设、保护、修缮、使用情况和市民看法的调查和分析,证实了海淀区盲道建设较为完善的假设,但是同时也指出了盲道占用严重、使用率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将盲道研究纳入到残疾人福利的分析框架中,对盲道和残疾人福利进行了双向分析,并从政府福利政策、公民福利意识、社会福利实践和福利成果之间的几次脱节找到了盲道所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同时以盲道为出发点探讨了残疾人福利存在的漏洞。

关键词:海淀区 盲道 无障碍 残疾人福利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6-183-04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约有视残者1233万人,其中盲视者约500多万人。随着人口总数的膨胀,视残者的数量还将继续增长。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约有45万人失明,这意味着几乎每分钟会出现一例新的盲人,就绝对数字而言,中国盲人数已经超过诸如丹麦,芬兰或挪威等国家的人口。

1990年,北京的一位盲人掉进了盲人聚居区蓝靛厂附近的污水井中险些丧生。从而,引发了1991年北京市市政和道路建设部门拨出专款修建了一条1600米长的盲道(如图1)。这也是我国内地城市的第一条盲道。2000年9月,北京市政府颁布《北京市无障碍设施管理规定》,截至2006年7月,北京市共建设781条1170.73公里盲道,数量上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大城市堪称之最。2001年《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开始在全国实施后,北京市于2002年开始进行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的建设活动,2004年通过验收成为国家首批12个无障碍示范城市之一。2005年北京市已重点检修二环路以内的盲道,2006年重点检修二环路至三环路之间的盲道,2007年重点检修三环路至四环路之间以及奥运场馆周边道路的盲道0。

盲道为盲人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与盲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盲道设施完善与否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残疾人社会福利是否健全的象征。近几年的资料显示,北京市在完善城市无障碍设施尤其是盲道设施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那么在诸多努力之下,盲道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是否同步跟进?盲道的使用效率又是如何?相对于盲人来说,普通公民对盲道又持有何种态度呢?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笔者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分析。

1 国内盲道研究回顾和思路探索

国内关于盲道的研究的相关文献还比较缺乏,为数不多的研究多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见诸报刊和新闻网站,这些报道对不同地区的盲道现状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国内各城市的盲道建设不完善、破坏较为严重、市民对盲道的认识不足和盲人利用率的低下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差异使盲道在不同的城市呈现出不同的问题。南京工业大学邓飞在其博士论文中比较全面地进行了盲道研究,他以南京市为调查对象,综合对比了东西方各发达国家的盲道建设和政策,指出了南京市盲道建设不完善、维修不力、占用严重等现实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焦振东、杨靖宇、刘胜宾对河北省张家口市的盲道研究是基于国家二级城市的研究,文章指出了张家口市盲道管理不普、破损和占用严重的问题,提出了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

上述研究都本着人文关怀和学术严谨的态度对盲道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但是笔者认为二者的盲道研究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待改进:首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虽然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但是笔者认为盲道与盲人群体和人民大众的密切相关性要求研究中必须使用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以获得更加深入全面的信息:其次,上述研究中均未将盲道问题的研究纳入到残疾人社会福利的领域中,只是就盲道论盲道,笔者认为,只有将盲道问题纳入到残疾人福利的分析框架内才可能发掘到盲道问题的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最后,考虑到北京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均高于南京市和张家口市,这些差别必然会在盲道中呈现,对北京市的盲道研究更有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对上述相关研究进行了部分借鉴,并努力寻求基于北京市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囿于资金和时间限制,笔者只对北京市海淀区的盲道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运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中的结构式访谈的方法,以期结合残疾人福利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北京市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中盲道的基本情况,进而窥探残疾人福利事业的漏洞,为相关政策制度的调整提供思路和参考。

2 盲道调查情况统计

2.1 盲道建设较为完善

笔者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部分主要经纬干道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道路包括:北四环西路、万泉庄路――悔淀南路――知青路、远大路――长春桥路――三环西路、中关村北大街――中关村大街――中关村南大街、颐和园路――苏州街。这几条街道附近的主要场所包括:购物场所(科学城商城、当代商城、双安商场、友谊商场、双榆树商场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旅游景点及公园(圆明园、颐和园、大钟寺等),政府机构(海淀区政府、工商局、物资局等),以及地铁站(圆明园站、北京大学站、人民大学站、海淀黄庄站等)。调查发现,这些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上除颐和园路东侧由于人行道狭窄而没有铺设盲道外都有较为完善的盲道设施,且损坏程度较小。总体上看,海淀区主要干道的盲道建设比较完善。

2.2 盲道使用率低下

完善的盲道建设体现了北京市相关部门对残疾人福利的重视,但是盲人有没有真正从中受益呢?笔者在调查之余在这几条主要干道上随机抽样了51位市民进行结构式访谈,通过对访谈数据的统计处理,笔者得到了答案。51位市民中有9人看见过盲人使用盲道,占调查总人数的17.6%,但是这9位市民见到的盲人都是在家属带领下出行的,没有一位市民见过盲人独自使用盲道行走:有35人没有见过盲人使用盲道,占调查总人数的68.6%;有7人对该问题回避,占调查总人数的13.8%(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很少有盲人可以独自利用盲道出行,盲道成为城市中 的摆设,其真正作用并未充分发挥,盲人对盲道的利用率并不高。

2.3 盲道的不当占用情况严重

盲道设施的完善与低下的利用率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缘由是显而易见的――盲道被占用的情况严重。

在调查的街道上,盲道已经被各种障碍物不当占用。其中自行车停车处有11个(摆放的自行车有798辆)、轿车227辆、阻断盲道的下水道井盖95个、报刊亭12个、街头小摊贩59个、保洁三轮车14辆、垃圾箱34个。(如图3所示)。

这些障碍物将盲道分割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导致盲道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网络,如果没有人陪伴,盲人根本无法独自行走。正如一位市民对笔者所说的:

人行道上全是自行车、轿车,明眼人走在上面都要绕来绕

去,更别说是盲人了……他们(盲人)根本没法走,所以街上根本看不到盲人,反正我是从来没有见过一个盲人上街……

笔者反思,如果盲人不能独立在盲道上行走而必须依靠他人陪护的话,那么盲道的建设又有何必要呢?盲道的占用多是人为造成的,要了解盲道的占用过程及原因,就必须了解广大市民对盲道的认识。

2.4 普通市民对盲道的认识

普通市民对盲道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残疾人福利意识的普及程度,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群体,普通市民对盲道设施的畅通起到了重要影响。

笔者对五十一位市民的回答做了统计。结果显示:知道盲道并注意到盲道不当占用问题的市民有2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2.9%:知道盲道但是没有注意到盲道的不当占用的市民有1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9.6%;不知道盲道为何物的市民有1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7.5%,他们认为盲道只是为了美化人行道而铺设的(如图4所示),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在被调查市民中,有半数市民注意过盲道的不当占用问题,而1/3的市民并不认识盲道,将其看做是城市美化的特殊设施,1/5的市民认识盲道,没了解盲道的实际用途,但对盲道的不当占用问题却表示冷漠。由此可见,从总体来讲,市民对盲道的认同不是非常乐观。

对此,当笔者向所调查的市民进一步阐明盲道的实际用途之后再次追问道“是否有必要设置盲道”这一问题时,认为有必要设置的市民有38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4.5%;认为没有必要设置的市民有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8%:有9人对该问题回避,占调查总人数的17.6%(如图5所示)。通过对两个表的数据比较,笔者认为市民对盲道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一方面,广大市民对盲道的不当占用问题表示冷漠,另一方面认为盲道的设置极为必要。而这种矛盾认识反映了市民的残疾人福利意识不强,但是对残疾人福利政策却有较高的认同。

3 盲道呈现出的残疾人福利漏洞窥探

社会福利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它既包括政府制定的福利政策,也包括公民内化了的福利观念、福利意识,还包括福利措施实施的具体行为和收到的实际效果。笔者认为盲道的问题呈现出了政府福利政策、市民福利观念、具体福利实践和最后的福利成果之间的多次脱节。这几次脱节导致了盲道问题不能从根源上得到有效解决,成为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

3.1 盲道建设与保护的失衡――福利政策与福利实践的脱节

近几年来北京市政府对四环以内的盲道进行了翻修和完善,可以看到,北京市在建设改善盲道方面不断进行政策调整,盲道翻修工作的不断进行体现了相关部门对残疾人福利事业的重视,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少有关于盲道保护的政策出台。于是便出现了这样的景象:一方面,市政投资的大笔资金用在盲道的建设和翻修上,新的盲道不断被修建出来,旧的盲道不断翻新,盲道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另一方面,盲道上又不断建起了停车场、报刊亭、垃圾箱……将这一网络分割、破坏。如此循环,不见改善。盲道是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体现了城市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只是盲人们却从来没有体会到这样的关怀,它只是作为一个文明的标志存在着,所以,政府的福利政策并没有带来盲人真正的福利,福利政策与福利实践发生脱节。盲道建设与保护的失衡直接导致了市政投资的低效甚至浪费,也成为造成盲道利用率低下的政策性原因。

3.2 市民意识的矛盾性一一福利观念与福利实践的脱节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市民认为盲道的建设是有必要的,它给盲人提供了出行的安全保障,是城市对残疾人人文关怀的体现,是国家残疾人福利政策的进步;但是广大市民却是盲道占用问题的主要促成者,对盲道占用的情况态度冷漠。这种意识的矛盾性是残疾人福利思想宣传的成果,也是不足。市民的福利观念仅仅存留于意识层面,并未付诸实践。笔者对一位占用了盲道的轿车司机的访谈再次显示了其中的值得深思的问题:

……设置盲道当然有必要了,为盲人的出行提供方便嘛……当时也没有注意,哪有时间注意这些啊……因为前面那几辆车都在这里停着嘛,再说,现在也没有盲人出来走动,我们又没有地方停车,停一会儿就走了……

这位市民对盲道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认为盲道的建设是有必要的,因为它为盲人的出行提供了方便。但是对于自己占用盲道的行为却给了一些似乎合理的解释:大家都占了,我为什么不能占?没有停车的地方,不占盲道怎么停车?这体现了市民福利意识与福利实践的脱节。大部分市民具有残疾人福利意识,认为盲道的建设是有必要的,是对残疾人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但是这样的意识却并没有对个人的行为构成约束,内化为系统的行为规范体系。市民们对盲人怀有同悯心,却并没有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

3.3 道德约束与法律监管的两难――福利实践与福利成果的脱节

如今我国关于盲道上违章建筑的具体性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善,从法律上缺失了对占用盲道的垃圾箱、井盖、摊点、车辆等的规制。既然法律上的强制性规制缺失,道德上的约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在《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中对当今社会的道德滑坡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解释,孙教授假定该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要进行付出的代价和获得的收益的综合计算,只有在他认为收益可能高于代价时才可能选择这种行为,其次,也应该承认大多数人对于社会中某些占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念的认同和内化,在不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时候是愿意做出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事情的。因此,一件符合社会公德的事情,或一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成本如果太大就会鼓励与之相背离的行为。孙教授认为现今的道德滑坡问题原因之一就是公民遵守道德时往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那么如果我们将盲道的占用问题置于道德层面,我们现在是不是也可以推理:市民占用盲道是因为占用盲道并不会付出太大的成本?笔者对一名城管的访谈纪要或许给了答案:

笔者:车辆占用盲道你们不管吗?

城管:有时候也管……

笔者:那你们是怎么管呢?

城管:让他们把车开走……

城管告诉还笔者,对盲道不当占用现象的管理是极为冗繁的事情,占道的自行车找不到车主,井盖、垃圾桶的占用是其他城市建设规划部门的失职,轿车占用盲道与城市中公共停车场的缺乏密切相关,对盲道占用行为的惩罚也没有刚性规定,缺乏制度保障,这些都导致了盲道占用问题治理困难。由此可见,占用盲道几乎不会受到任何制度上、法规上的约束,在没有法律监管的条件下是否占用盲道只是出于行为者本身的道德自律,市民占用盲道也是出于种种“无奈”。可见,盲道的占用问题是道德约束和法律监管的两难,解决盲道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上,更要进行制度上的跟进和完善。

盲道的铺设、保护、管理和利用是残疾人福利水平的表现。由于盲道的建设和保护的失衡,盲道被井盖、垃圾桶等人为占用,福利政策与福利实践发生了脱节,带来了福利政策的低效和财政资源的浪费;市民对待盲道的矛盾心理,使盲道不能在自律的条件下得到保护,机动车和自行车占用成为盲道的主要障碍物,福利观念与福利实践发生了脱节,使得盲道不能在道德伦理上受到重视;最后,法律上监管的失败和违反道德的低成本使盲道的不当占用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理,盲道形同虚设、断断续续却未能引起重视,没有任何制度上、法律上的制约,这是福利实践与福利成果的脱节,它使得盲道问题成为一个长期性的社会问题,成为现代社会的沉疴,成为文明社会中的盲点。

4 结语

盲道问题不仅仅是市政规划的问题,更是社会福利的问题。解决盲道问题要从宏观的残疾人福利思想出发,进行相应的结构性的调整,更要将盲道的改善落实到细微之处,本人人文关怀的精神对盲道问题进行经验型的研究。笔者希望能通过盲道问题的呈现和原因的剖析为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借鉴和思路,为盲道问题的改善做出自己的一些努力。

上一篇:五年制高职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对策 下一篇:我国体育健身用品的发展及其对居民体育消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