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考政治重要考点

时间:2022-10-02 04:00:27

解析高考政治重要考点

“生活与消费”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同时也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更是高考中的重点,在每年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为百分之百。本文就“生活与消费”这一模块的知识点进行论述,以飨读者。

一、知识构架

二、考纲要求

在《2016年高考大纲(政治)》中对于“生活与消费”这一模块,对于不同的知识点有不同的要求,主要有“了解”和“理解”两种要求。其中“了解”的要求相对较低,“理解”的要求相对较高。

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要熟练掌握,不仅要知道与其相关的一些基本题型,还要能够对其进行综合运用,与其他的知识点结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了解”性内容,学生要重点学习,对于“理解”性内容,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点强调,多加训练。

三、易错知识点

对于“生活与消费”这一模块,有几个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同时也是命题专家经常出题的地方。

(1)使用价值与价值。

就商品而言,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统一的,但无论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物价上涨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这是一个错误的说法,在高考中经常出现。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3)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这句话是不准确的,等价交换要求交换双方的商品价值量相等。但是,具体到每个交换过程中,并不一定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完全符合,只是从一段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量符合。

(4)外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注意^别外汇和汇率。

(5)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比较大。

(6)人们的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讲是由人们的收入水平决定的。

实际上人们的消费从根本上讲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7)扩大内需就是鼓励超前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节制消费。

任何时候都应该倡导与国情和家庭收入相符合的适度消费,所以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上一篇:浅谈北宋亲佛政策对释子文学的影响 下一篇:阅读“鱼儿逆流而上,枯叶顺流而下”的材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