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时间:2022-10-02 03:10:21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摘 要 教师必须加强业务理论的学习和现代化设备应用技能的培训,优化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把多种教学媒体与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在体育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加以方法的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性的发挥,综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体育课堂教学;体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41-02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迁安市杨店子镇任官营中心完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必须紧跟时展的脉搏,要利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勇于探索和实践,综合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在日常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科目不像语数英等学科那样受重视,很多学生不爱好体育课,上课不认真训练,集体意识不强,缺乏学习的动机,更没有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因此,从事各项活动心不在焉,更没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问题的出现,归根于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兴趣的诱导和方法的引导,不能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对学生体育素养缺乏细节培养。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背景

1.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小学生的体育素养很容易形成。比如大多数小学生喜欢动态的体育项目,看到身边人们跑步就有跟跑的动机,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不自觉地爱上了跑步;有的学生对踢毽子比较感兴趣,就加入踢毽子的行列,很快就成了这个队伍的成员……这样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动作的协调性;还有的学生从网上或者电视上看了几场乒乓球赛或者是足球赛,他们又会爱上乒乓球或足球等运动。

在这个时期的学生,对各种体育项目的兴趣有明显的差异,并且相对稳定性较差。一般来说,男生比较喜欢刺激性的运动项目,比如足球、乒乓球等;女生比较喜欢节奏感强的运动项目,如舞蹈、艺术体操等。根据这些特点,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视频,科学引导他们分析在这个时期应从事哪些体育运动,并提示学生坚持参加这些运动项目的训练,从而促进身体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塑造完美体形,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这样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培养体育兴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2 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伴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学校体育教师经过几年的探索,体育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体育课堂和其他课堂一样,也是“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按照课前设计好的内容进行授课,学生学到的东西有限,更涉及不到能力的培养和体育素养的提高。如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都能落到实处,就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充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枯燥的讲授可能会使学生越听越乏味,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时辅以多媒体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自编团体操的教学中,过去没有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时,学生很难快速准确地掌握各种动作的要领,尤其是连续性节拍,教师不可能把每个环节、动作要领一步步示范到位,更不可能时时刻刻停留在某个动作上,教师只能是一连串地完成整节体操内容,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过程技巧,学生很难理解到位,训练效果较差。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课前把教师的示范动作录制成视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播放教师的视频范例,把需要强调的技术动作或要领逐拍展示给学生,同时用彩色的文字加以提示,对有的视频甚至可以暂停或者回放,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轻松掌握动作要领,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

2.1 运用多媒体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提高学习效率

在新课程背景下,结合网络媒体等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实际的训练计划。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所以,教师在为学生设计目标时,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轻易达到,要设计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刻苦努力达到自己的理想成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跳长绳、跳短绳、踢毽子、乒乓球投准、原地颠乒乓球、立定跳远等项目的训练时,为培养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动作协调性,提高技能技巧,提高训练成绩,对学生进行定期测试,记录的数据主要是测试时间、测试项目、测试结果等。把这些数据输入Excel文档进行分析,分别生成测试时间――成绩,测试项目――成绩簇状图。师生通过对图形的分析,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让学生体验到进步的快乐,从而更加促进体育成绩的提升,为学生学好体育树立自信。

2.2 多方式、多途径进行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例如,在“直线运球”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置直线运球的动画场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融入体育活动之中。尤其是那些富有情感色彩的场景,更要贴近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多体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要以形象直观、动画等多种方式展现教学情境,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学习体育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模拟游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体育课中活跃课堂气氛至关重要,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将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游戏设置巧妙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例如,在进行投掷技术的教学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播放“互掷、套圈比准”动作技术视频,进行场景设置,激发学生的活动欲望,让学生充分理解视频中动作的技巧。随后,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游戏内容和游戏规则:假设我们身边有一条深沟,沟的对岸有一堆排球要求同学们抛过来,要求每个小组的组长接球,队员把排球一个个地从沟对岸抛过来,在抛接的过程中,皮球不能落在地上,看谁先完成任务。学生在看完视频动作示范后进行游戏。这样教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也收到应有的效果。

3)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作用,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把体育运动中的体育精神感悟到位,体育不仅是技能的训练,也是对学生进行耐力、毅力、团结合作意识的培养。这种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刺激,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悟体育的无穷魅力,从而把自己的所悟运用到学习中去。

3 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普及与使用,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能全方面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灵动学生思维。尤其是通过播放国际级、国家级大赛上颁奖仪式的视频,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士气,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从中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变艰苦的体育训练为愉快的活动。尤其是对特长生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热情,激活学生的灵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全面落实小学体育教学目标。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 下一篇:优化体育教学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