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条地心隧道去地球那头看海景

时间:2022-10-02 03:05:58

挖条地心隧道去地球那头看海景

自从1864年凡尔纳出版《地心游记》后,人们便想象着有朝一日能进入地下,直达地心。最近,科幻大片《全面回忆》“实现”了凡尔纳的梦想:一条地心“坠道”连接着英国和澳洲,每天都有生活在澳洲的人坐着“地铁”穿越地心,在40分钟内抵达英国。在这条被称为“坠道”的地心隧道里,他们会经历失重、炽热的地核、重力翻转……

假设地心隧道真的可以建成,那么,在南京挖一条地心隧道,人们就可以轻松到地球另一头的大西洋上观海景了。只是,这一切都只是假设!人们要想进行地心之旅,得拥有宇航员那样的身体素质,还得有能挤开地核的耐高温材料和尖端技术。

挖条地心隧道,难度到底有多大

地心之旅不仅是普通人的梦想,科学家也怀有这样的想法。现在科学家们正在想办法把一个柚子大小的探测器送入地心,探测地心情况。根据设想,利用核爆炸或者人造地震,在地壳打出一个深井,然后将数千吨铁水灌入,借助铁水重力挤开地壳,带着探测器深降到地下3 000千米深处的地核边缘……

不过,打通地心隧道比飞向外太空,比到火星探测还难。人类的深空探测只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再“捅破”地球大气层阻力就行。但是要向地球深处进军,困难要大得多了。

地球内部环境并不适宜人类生存。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地下100千米的地方,温度可以达到上千摄氏度,地幔和地核的边界处温度约为4 000℃(地下约3 000千米),地心内部是6 000℃的熔浆。要想打通地心隧道,各种装备就得像孙悟空一样,不怕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才行,否则一般的工具还没有到地幔就已经熔化了。目前,人类挖得最深的“井”是俄罗斯的“科拉超深钻孔”,1.2万米深。但这一钻探行动早已停止,因为这一深度的岩石温度已经非常高,再加上钻探的压力和摩擦力使得岩石熔化,钻好的洞眼很快被熔化的岩浆填满了。

如果真能从南京打条地心隧道到地球的另外一头,对应的正好是大西洋某个海域。那么南京市民乘坐地心隧道飞行器40分钟左右,就可以漂在大西洋了。相比乘飞机,这真的可以大大节约时间,若乘坐波音747,需要22小时,而且途别颠簸,是一次长途旅行。

话说回来,即使不考虑温度的影响,这条与地球直径一样长(12 700多千米)的地心隧道,它是垂直地面、指向地心的,不像挖地铁隧道,基本都在水平面上作业,它是在“打井”,施工就非常困难;再说挖出的大量土方怎么办?还有网友说,地心隧道越深,四周受到的压力越大,有什么材料能抵抗得住这样高温高压,而不让四周泥土、岩石塌陷呢?

就算这条地心隧道已经是现成的了,在当前的科技前提下,人能进入地心吗?专家给出了答案:不可能。

因为仅仅是要在地心高温环境中保证乘员的生命安全,就需要消耗巨大的能源来制冷,这是目前的材料、技术都无法实现的。

如果真能地心旅行,我们会看到什么

如果有朝一日,地心之旅的梦想成真,那么,在进入最初的地下18米时,我们能看到水蝎子、水蛭、盲蜘蛛……这些生物都是依靠洞穴内壁渗透的地下水中的氢硫化物和甲烷来生存。再往后呢,当逐渐接近地心时,我们又会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在地下6 000米,将会遇到很多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生存的泥浆温度高达100多摄氏度。

地下2 880千米,主要由液态铁构成,当地球旋转时,这个金属海洋便流动和旋转,产生了地球的磁场。因此,我们才在罗盘上看到了东、西、南、北的方向指示。它还作为一种保护屏障,能够屏蔽来自太阳的有害辐射。

当抵达地下4 800千米时,也最终接近了地球内核的边界位置,这是一个固态铁球,这里的压力是大气压的400万倍。

从地下5 920千米处开始到6 400千米处,就是地心。在这个点上,如果地球质量是均衡的,地心引力为零,因此我们处于失重状态。这里的温度是6 000℃,不过这里的情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球逐渐冷却降温,有朝一日,炽热的地球内部可能凝固,地球变成像月球一样冰冷死寂的星体。科学家们估计这个冷却速度为每10亿年下降100℃左右。

想象中的地心之旅其实并不美妙

即便打通了地心隧道,从南京穿越地心隧道到大西洋看风景,也并不容易。因为存在科里奥利效应,你根本不可能垂直、直线地抵达目的地。

科里奥利效应是一种惯性作用,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在赤道上,地表的线速度以1 670千米/小时向东旋转。这个地表线速度随着纬度升高而下降,到两个极点为零;在向地心方向上,离地心越近,速度越小。如果你从地表跳进一个通向地心的垂直竖井,很快你向东的速度就会超过周围的岩石,在自由下落仅仅几千米之后,你就会撞到深井东面的井壁。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地心隧道的墙壁和飞行器都扛撞,乘员也不会因惯性被撞死,否则一旦碰撞,肯定都会“光荣”了。

如果是连通南北极的地心隧道,就不会有科里奥利效应。那么人在里面会怎么样呢?假设没有空气阻力,也没有摩擦,专家说,在3 000米之前,你会像自由落体那样,以重力加速度往下掉,这趟地心之旅,你只需要13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半的路程了。到达地心附近的速度最快,那时候你是以2 200千米/小时的速度往下坠落。穿过地心后,由于受到指向地心的重力的作用,你的速度就会慢慢下降,直到你到达地球的另一端。

假设你进入地心隧道的初始速度为零,那么到另一端地表时的速度又是零,然后你会再次掉进隧道。如果没有大气阻力,也不和隧道发生碰撞损耗能量,人就会一直在隧道里不停地来回“振动”。如果考虑到大气阻力,人在隧道内“振动”的振幅会逐渐减小,最终停在地心处。

穿越地心隧道要不要穿宇航服

什么样的身板才能穿越地心隧道?有没有必要穿宇航服?专家说,如果真的有地心隧道,肯定会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飞行器,在飞行器内没有必要穿宇航服。但是要想到地心隧道旅行,还得经过特殊的训练才行。

我们平时坐飞机,在平稳飞行时,人体感觉不到任何不适。未来地心隧道的飞行器有可能做到这点,但在飞行器启动和停止时,加速和减速的过程中,由于会出现超重现象,对人的血管、心脏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超重过大,会引发血管破裂,或者心动过速,这是因为在飞行器加速下落时,血液会突然涌向上身、头脑,瞬间会造成肺气肿,甚至脑血管破裂。在骤然减速时,血液会突然涌向下身,造成头脑缺血而导致眩晕和昏厥。

另外,地心飞行器如果像地铁一样有站台,那么在进站和离站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如果不加以处理,也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

上一篇:互动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来点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