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触碰》的友情、亲情和爱情

时间:2022-10-02 01:46:18

《无法触碰》的友情、亲情和爱情

[摘要]本文分析影片《无法触碰》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当代西方社会的种族、贫富、阶层、感情等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描绘和分析,揭示了应当实现和谐美好的当代社会道德,人与人之间应当充满平等、关爱和尊重的道德正能量。影片带来一种真性情和平实无华的美丽,带给我们最真挚的感动和观影体验。虽然片名叫《无法触碰》,却深深触及了人类内心深处的那片“感情”圣地。

[关键词]触碰;平等;文明

电影《无法触碰》(Intouchables)获得了2012年度法国票房冠军,无论在舆论上,还是在艺术价值上,该片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影片描述了菲利普(Philippe)与德瑞斯(Driss)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使得两人原本都沉重的人生变得轻松惬意,实现了两颗心灵的救赎。影片接洽了社会的贫富阶层,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况,展现出超越种族、贫富的友谊与理解。影片充满了幽默化、戏剧化,透露出一种乐观向上及友情、亲情和爱情四溢的基调。

一、超越藩篱的友情

影片中涉及很多不平等关系: 黑人与白人间的种族不平等,上层阶级与底层社会间的阶级不平等,主仆间的身份不平等,残障人士与正常人之间的人生不平等,还有男女间的性别不平等,同性恋与异性恋间的恋爱不平等……这些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让我们思考:如何站在一个客观而公正的角度去审视平等和冲突?什么是平等?人类如何和平共处?如何避免种族冲突?

“人类一代代寻找归宿与安全,像流浪的孩子在寒夜中寻找家园的微光,为的是结束分裂摆脱孤独走向自由与平安。” 从某种角度来说,影片中德瑞斯和菲利普的生活都是毫无希望的。无一技之长的穷人德瑞斯,富有却高位截瘫的菲利普,二人的生活方式、成长环境、教育程度有天壤之别,然而这些区分人与人之间等级的因素,却不能成为德瑞斯和菲利普之间友谊的阻碍。

(一)文明与愚昧的差异没有成为友谊的障碍

“文明与愚昧这组对立的范畴,是人们对文化进行价值判断的概念。” 那么如何对文化进行判断呢?与菲利普的文明相比,黑人德瑞斯一无是处: 在画廊里,在剧院里,他公开表露自己对“高雅艺术”的无知,毫不理会周围人的嘘声和不屑……如果用无知者无畏来解释德瑞斯,则是完全错误的。他的思维逻辑、言行举止虽然与文明人的代表菲利普背道而驰,但是德瑞斯幽默风趣、率真无邪,体现出人性中善的一面。这种纯真之气,是源于人性本身的美好,并非教化的结果。如果把菲利普看成是欧洲文明的自我写照,那么他的瘫痪便是欧洲文明对自身命运的隐喻――轮椅是工具,也是束缚,依赖于它、受困于它。文明如果缺少生机与活力,最终将无法挽回地走向凋零。而与现代社会法则几乎绝缘的黑人青年德瑞斯以反文明的方式介入到菲利普的生活中,将其从令人窒息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德瑞斯深夜推着菲利普到塞纳河边散步,在高速环线上与警车较劲…… 尽管德瑞斯无法从肉体上治愈菲利普的顽疾,但是在精神上他让菲利普摆脱了轮椅,获得重生。同时,德瑞斯也深受现代文明的影响,他两次面对堵住门口的司机的不同态度,从武力相逼到文明规劝,也深深体现了现代文明的合理内涵的影响。

(二)富有与贫穷的差异没有成为友谊的障碍

当今,人们对于贫富差距有着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而且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不同人群对立的鸿沟――阶层意识。“作为当前贫富差距背景下的社会心态的一个基本内容,是一种能够产生社会疏离的重要的心理力量。它消解的是社会的整合趋势,助长的是社会的对立情绪。”

与菲利普的富有相比,德瑞斯一贫如洗。他被养母扫地出门,在生活中,有小偷小摸、暴力犯罪和吸毒等不良恶习,还坐过牢。与生俱来的贫与富,真实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任何幼稚的 “均贫富”行为和想法,往往是建立在理想主义之上的。影片中菲利普并没有额外提供德瑞斯任何金钱资助,他帮助德瑞斯通过自己作画得到了金钱,教育德瑞斯通过自己的双手自行创造财富,而不是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 “施舍者”来伤害穷人的自尊。

在当今社会中,贫富差距以及由其所引起的不容忽视的社会心态问题,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所以影片关注这个问题,在于让不同社会群体能够认识到沟通的必要,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其更深层的目的是关注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就是更要关注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

影片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富人和穷人共存于这个社会,富人和穷人都要换位思考,在优势之外自己还缺什么?能用自己的优势合法地交换什么?富人和穷人应当实现互相需要、各取所需,互相帮扶,互相依存和互相尊重。应当说《无法碰触》艺术化地、独具匠心地为我们绘制了这样一幅喜剧色彩浓郁的,温馨、温情、温和、温暖的贫富风情画卷!

(三)健康与残疾没有成为友谊的障碍

残疾人是需要关爱的对象,但关爱与同情之间却不能画上等号。电影以菲利普挑选看护为开头,那些应聘者的说辞,有的为了钱,有的甚至说 “我喜欢残疾人”…… 他们潜意识中把菲利普看成弱者和负担。 “和残疾人一样,社会其他成员应该认识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康复,而是平等的权利。”

只有德瑞斯不懂得同情菲利普,把他看作平等的正常人,甚至拿他身上的残疾开玩笑。他把滚烫的热水倒在菲利普腿上做实验,经常把电话直接递给菲利普,开“没有手臂就没有巧克力”的玩笑,让菲利普不坐残疾人专用车,与菲利普自然地谈论性…… 人与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感情,或许有时缺少一点同情心,多一份对待普通人的尊重与理解,正是残疾人士所需要的,而不是看似人道主义的惺惺作态的怜悯。

德瑞斯和菲利普之间的学识、身份、地位、性格迥异,但是他们善良地对待彼此,所以哪怕在生命的瓶颈中,他们也都发现了生活的美好。他们给了彼此爱,不是施舍,仅仅是因为真诚的包容。在影片中,人性光辉展现得极为自然。影片没有刻意宣传人与人之间无原则的利益牺牲,没有苍白地展示以 “善意博得感激”,而是维持人的独立自我的人格,用安静与尊严去赢得对方真心的认可与善待。

二、血浓于水的亲情

亲情最容易产生间隙,因为亲人彼此间的距离太近,很小的缺陷会被无限放大,所以距离才产生美。但是,亲情也是最不容易被破坏的,因为维系亲情的血缘纽带更有生命力,即使距离再远,时间再久,一旦触发后,亲情仍然无可替代。

(一)德瑞斯与家人的亲情

影片使我们看到了现实的一面。始终以阴冷灰暗色调表现的黑人区生活让观众看到了上下层阶级之间巨大的分歧。少年贩毒、暴力、学业等问题无一不在警告人们现实的残酷。对于德瑞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黑人来说,像戏弄警察、辍学、打架斗殴、贩毒等行为再平常不过,但这并不能妨碍亲情的闪耀。德瑞斯爱自己的妈妈。当德瑞斯看到妈妈回来时,迅速扔掉香烟,拿出偷来的彩蛋送给妈妈,显示出对妈妈的爱与敬畏;妈妈赶走德瑞斯时,眼中充满泪水,也透露出妈妈深情的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当德瑞斯开着豪车,在妈妈单位外凝望,看着妈妈下班,他是多么想念妈妈!当弟弟阿达马(Adama)找上门来,德瑞斯才向菲利普吐出真情, “妈妈”原来是婶婶,却有着真正妈妈的爱。德瑞斯和阿达马在车站默默接过妈妈的大包袱,爱在不言中。德瑞斯去拘留所接弟弟,帮助弟弟摆脱毒贩的骚扰,关心妹妹米娜(Mina)的学习…… 即使是德瑞斯这样身份卑微的人内心也有柔软的地方,亲情需要彼此精心呵护,懂得相互宽容与理解,他对婶婶和没有血缘关系的弟妹同样有爱。

(二)菲利普与家人的亲情

温和的语言是善良人家庭中绝不可缺少的。当女管家伊冯娜(Yvonne)和德瑞斯说他的女儿艾丽莎(Elisa)毫无尊重,需要管教时,菲利普和艾丽莎耐心地谈话。后来从叙述中才知道这是领养的孩子,不是亲生女儿。菲利普与女管家伊冯娜、女秘书玛格丽(Magalie)、男看护德瑞斯之间看不出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仿佛一家人一样,满眼一个和谐的家庭,没有那种宣教中的裸的身份和等级差别。

三、无法回避的爱情

“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 影片也借助一条爱情副线来说明社会问题。对于浪漫的法国人,爱情是必不可少的。

(一)菲利普的爱情

为了自由,人们在寻找爱,而为了被爱,人就要努力居于判别的强端,实际上仍把心魂套在了枷锁中,这样自由从何谈起?平安又在何处? 只有超脱狭义的爱情,爱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给每一颗孤独的灵魂带去安慰和理解时,爱才会不期而至且长久不熄,爱的真正意义是对人类艰难处境的抚慰与拯救。

菲利普与第一任妻子爱丽丝,因为不能生育,到处进行极限运动,通过冒险来折磨自己,分担爱人的痛苦,每年一个彩蛋,25年共25个彩蛋来记录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对于渴望爱情的菲利普来说,残疾并不仅限于肢体或器官,更由于心灵的压迫与损伤。残疾意味着丧失吸引对方的自然能力,是对爱情权利的否决。在爱情面前,残疾人菲利普也想追求快乐和希望,但是偷偷换掉照片、第一次见面的临场退缩都暴露了他的自卑心态,无法坦诚相见,无法忘记差别,弃绝功利。德瑞斯将菲利普的具体情况与其笔友进行了沟通,并安排了突如其来的见面。影片结尾暗示菲利普与笔友间柏拉图式的恋爱,最终以浪漫的方式收尾,菲利普得到了纯洁、友善与真正的爱。

(二)德瑞斯的“爱情”

“缺乏精神交流的对肉体的无止境的贪求,只能沦为原始而粗俗的。没有理解,缺乏沟通的对肉体的欲望也必将使蜕化。” 德瑞斯总是厚着脸皮,性感的女秘书玛格丽。他在生日会上衣冠楚楚向玛格丽挤占凳子……当告别时,玛格丽道出了同性恋的身份并且不反对三人在一起,德瑞斯还幻想晚上回来……在他的价值观中,爱情是直接的,是肉体的。从批判的角度看,德瑞斯的爱情注定没有结果,却显示了黑人率真的天性,也给影片增加了笑料和情趣。

(三)女管家伊冯娜和园丁阿尔伯特的爱情

园丁阿尔伯特暗恋女管家伊冯娜,总是不自觉地多看几眼,但是已经不年轻的他们可能害怕世俗的闲言闲语,处于地下状态。这当然逃不过德瑞斯的眼睛,在德瑞斯的带动下,他们也开始约会……爱情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孤独的老年人也需要爱情的滋润。“让我们不要忘记老年人不但有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感情需求,他们也盼望 ‘共享’爱和被爱的基本权利。”

四、结语

影片中的这一切与肤色、种族、社会阶层无关,有的都是暖暖的情谊,点点滴滴。影片中传达的 “快乐”,不论对生活也好,对生命也好,都是我们不能失去的,它不分阶级,不分贫贱,无论健康与否。

《无法触碰》,用一双现实的手触碰到了对爱的信念和肯定。影片中两个主人公就是相互传递着正能量,同时也把正能量传递给了观影者。正能量总会给人积极向前的鼓舞,改变人的一生,成为众多生命绽放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正能量很简单,它是一句语重心长充满哲理的言语,一个爱的微笑、一种一视同仁的态度、一种尊重的情怀,一份浓郁的感情…… 无论阶层、贫富、贵贱,发现正能量,扫除忧郁,充满希望,社会一定更加和谐美好!

注释:

① 韩元,史铁生:《边走边唱――走出美的距离》,《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4期。

② 季红真:《文明与愚昧的冲突(上)》,《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③ 马广海:《贫富差距背景下的社会心态简析》,《东岳论丛》,2008年第9期。

④ [印]A.巴克尔:《残疾――挑战与回应:人人机会平等》,《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⑤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2页。

⑥ 杨鹏飞:《的三种境界――记康妮爱情三步曲》,《池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⑦ [英]莱辛:《又来了,爱情》,翟世镜,杨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参考文献]

[1] 侯贺英,韩静.《触不可及》中的碰撞与融合[J].短篇小说(视觉・影视文学论丛),2012(06).

[2] [意]安东尼奥・梅内盖蒂.与残疾为伴的是尊严――电影《触不可及》本体心理分析[J].熊妤,译.光明日报,2013(03).

[3] 陈彤彤.评价:电影《无法触碰》[J].黄河之声,2012(14).

[作者简介] 于萍(1974―),女,吉林四平人,硕士,吉林师范大学大学外语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英语语言文学。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基于云会计的中小企业短期经营决策 下一篇:高校职业年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