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扩展常见类型及答题技巧

时间:2022-10-02 01:22:19

语句扩展常见类型及答题技巧

一、考情概述

“语句扩展”是2000年高考新增设的一个考点,是“考纲”明确列出的重要考点之一。它是依据具体要求把一组词语或一句话扩展成一段活;或是依据命题的特定情景规定拟写一段话。其目的是通过遣词造句,将原先比较单薄的句子变得丰满起来。它着重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纵览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都不约而同把语句扩展作为必考题,考查的频率很高。据近五年的试题分析,语句扩展考查的试题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运用提供的一组词语扩写成一段连贯的话;②合理想象,展开语句,写一段内容丰富的话;③根据提供的诗句,发挥想象,再现诗意,写一段充满诗情画意的话;④根据情景,阐释话题,写一段生动或富有哲理的话。⑤设定场景,触景生情,写一段难忘的生活片断的话。试题的设计大多来自现实生活,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体现实用性;有的题料选自语文教材中的名人名篇,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因为这类试题内容的设置大都贴近生活,或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式在一个时段内又相对比较稳定,所以便于考生正常发挥,难度一般都不会太大。

然而,由于一些考生在复习迎考中对语句扩展类试题重视程度不够,或者缺乏生活体验,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有限,高考应试中的失分现象比较普遍。常见的出错类型有:①另起炉灶。语句扩展与病句修改、句式转换题有相同之处,就是要保持原句的基本面貌。有的考生在扩展过程中改变了原句的本意,甚至丢开原句,任意发挥,搞得面目全非。②不合情境。扩展语句题一般都明确给出或在前后文暗示了要按照一定的情境进行扩展,有的考生不顾具体要求,扩展的语句游离于规定的语境之外。③偏离话题。有的考生对试题的理解有偏差,把握不住扩展的中心或重点,舍本逐末,以致于偏离了话题。④缺乏意蕴。意蕴丰富是语句扩展的较高境界,它要求不仅写得“对”,更要写得“好”,在诗意再现类题型中尤为重要,这也成为语句扩展能否得高分的分水岭。有的考生答题时尽管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符合扩展的基本要求,但整个扩展的话语缺乏意蕴,缺乏文采,仍然得不到理想的分数。⑤语意不连贯。语句或语段虽然完整,但句与句之间衔接不当,达不到连贯流畅、文从字顺的要求。

二、解题技巧

1.词语组合类

该题型往往要求运用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写一段话,或描写一种情景,或阐发一种哲理等。有的要求围绕某个中心,或要求有明确的重点,或要求运用某种修辞手法。这类扩展的要领是:内容符合题干要求,语意完整;必须使用题目要求使用的相关词语;准确运用题目要求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语言连贯、顺畅、简明;字数符合要求。

2012年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答案示例]初冬时节,窗外的银杏树像步入中年的妇女,在疾风骤雨中瑟瑟发抖,不停地着。又一阵狂风,凋零了它仅有的几片黄叶。

[技法印证]这段描写性文字巧妙嵌入题目中所给的四个词语,将银杏树比喻为“中年的妇女”,又用拟人手法写它“瑟瑟发抖”“着”,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完全符合题目要求。语意完整,语言流畅,文从字顺。

2011年天津卷请从以下7个词语中任选4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过48字。

给力 雷人 粉丝 妙趣横生 山重水复 美不胜收 怡然自得

[答案示例]海南,那美不胜收的风光,那妙趣横生的漂流,海滩上怡然自得的漫步,给力的民族舞蹈……真让人陶醉。

[技法印证]答案以海南风情为描写对象,围绕中心,选取题目中所提供的“美不胜收”“妙趣横生”“怡然自得”“给力”四个词语,组成一段连贯的话,表达了对海南的由衷赞美。语意完整,语言流畅。

2.丰富句意类

这种题型是对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采用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丰富句意类扩写的要领是:明确句子的主干,准确添加修饰语或限制成分,对句子进行扩容;严格按照原句的内容进行扩写,不能改变原意,天马行空,随意发挥;语言力求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2010年广州模拟题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要求: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字数在100字左右。

腾空而起的焰火,光彩夺目。

[答案示例]腾空而起的焰火,像一条条飞天的巨龙,直冲云霄,伴随着艳丽的色彩,炸开了,闪亮着,光彩夺目。人们昂着头,有的捂着耳朵,有的指着天空,有的舞动着双手,有的还有节奏地跳跃着,惊奇、兴奋、欢乐……快乐无不写在脸上。

[技法印证]原句是个叙述性句子,内容比较单薄。答案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正面描写腾空而起的焰火的色彩、形态、光亮,再从侧面描写观众不同的动作、神态、表情,把原句渲染描绘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文段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文采。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符合题目要求。

2013年湖北黄冈模拟题根据下面这个单句的内容,以“诗”为陈述对象,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这个单句扩展为生动形象、丰富细腻的复句。(不少于70字)

一首好诗,总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答案示例]一首好诗,就像一朵浪花,叫你去想象大海的浩渺;就像一钩弯月,叫你去想象夜空的宁静;就像一颗露珠,叫你去想象黎明的清新,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象。

[技法印证]答案以“诗”为陈述对象,紧紧抓住“好”“想象”等关键词,运用丰富的联想,把“诗”分别比作“浪花”“弯月”“露珠”,突出一个“好(美)”字;三个比喻又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形象生动。

3.诗意再现类

所谓“诗意再现”,就是根据命题提供的诗词名句,要求考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扩充诗意,使诗句的意蕴更加丰富,使诗的意境或富含的哲理更加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这类扩展的要领是:全面理解诗意,整体把握情感基调;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如动词、形容词等,进行合理的联想扩展;抓住诗中的重要意象,驰骋想象,大胆渲染,再现意境;符合题目中修辞、字数等其他要求。

2010年湖北卷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70个字。

[答案示例]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四周一片寂静。一阵风吹来,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哗。话音如玉盘落珠般清脆,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是这般无忧无虑。

[技法印证]扩展“竹喧归浣女”一句,抓住了原诗中“竹”“浣女”“喧”几个重要的意象或动词,然后进行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把诗句烘托渲染得更具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的美妙意境。运用比喻描写“话音”和“笑声”,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更富韵味。完全符合题目明确提出的三项要求。

2010年四川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诗人不经意间所见。请对诗中“南山”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80字以内)

[答案示例]诗人信手采了几朵,抬头不经意间与秀美的南山相遇,只见那落日余晖中的南山像一幅水墨画,青山如黛,绿水长流,鸟语花香,鹿影隐现,诗人深深陶醉其中,忘了一切!

[技法印证]答案紧紧围绕“南山”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精描细画,再现“南山”美景,不枝不蔓,中心突出。诗人的“采花”“抬头”“陶醉其中”“忘了一切”的动作、神态描写无不表现出“悠然”之情,符合题目要求表现的感情基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南山”美景描写得如诗如画,令人神往。语言清新而富于文采,字数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4.话题阐发类

“话题阐发类”的形式是,题目给出特定的话题,要求考生根据这一话题进行补充扩展,使之形成意思完整的语段,或展示某个画面,或叙述某个事件,或揭示某种哲理。这种题型难度较高,能考查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其解题要领是:紧紧围绕“话题”合理展开,不能节外生枝,游离于话题之外;准确理解语意,把握好感情基调,根据题目的要求,构造出合理的情景;要恰当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努力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文采有韵味;符合字数要求。

2012年西安模拟题以“北雁南飞”为开头,按要求各写一段话,每一段均不超过60字。

(1)运用描述性的语言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运用议论性的语言并蕴含一定的哲理。

[答案示例](1)北雁南飞,它们或“一”字排开,或组成“人”字形。它们振翅于秋日碧蓝澄澈的天空中,仿佛一首美丽的小诗,又像一幅淡雅的国画。

(2)北雁南飞,是北方的寒冷在驱赶,还是南方的温暖在呼唤?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它们始终朝着梦想、朝着春天的方向展翅飞翔!

[技法印证]答案中的两段话都以“北雁南飞”为开头,紧紧围绕中心“话题”铺展开来。第一段文字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力展示雁群的淡雅之美;第二段文字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进行大胆推测,揭示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梦想、都不能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哲理。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并给人以激励。

三、冲关演练

1.请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议论性的话,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语言连贯、得体。不少于80字。

正能量 污浊 魅力 光盘

2.展开联想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形象、生动。(80字左右)

踏花归来马蹄香。

3.请将下面两句古诗改写成一段话,生动展示诗歌情景。(60个字以内)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根据下面这首现代小诗,展开想象,扩写为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古池畔,青蛙一轻跃,水叮咚。

5.以“残阳如豆”为开头,写一段富有韵味的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0字。

上一篇:让读书为我们插上翅膀 下一篇:字斟句酌逛诗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