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课程改革要求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时间:2022-10-02 01:07:02

落实课程改革要求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相抵触。因此,作为历史教师要有一种全新的思想、全新的视野,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下面主要谈谈本人在落实课程改革要求,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给学生选择、尝试、创造的空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的空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增强每个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核心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一个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注意力集中,而且越学越爱学。相反,如果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最终导致厌学、弃学。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选择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能力、心理特点、志趣、爱好等主观条件和社会需要、学习环境等客观条件,确立学习目标内容和发展方向。例如提出一些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如《中国近代服饰的特点及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漫长存在的原因》、《的由来及大陆对台政策》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题,进行深入学习。

教师必须给学生尝试的空间。逐步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善于尝试到敢于尝试和乐于尝试,这样就能形成自主意识、强化探究意识,提高受挫意志,体验成功乐趣。例如在教学中我组织了一次专题辩论会:论“商鞅变法成功了,商鞅是否也成功了”。教师提出辩论主题,再给学生一周时间做准备,鼓励他们搜集材料。在课堂辩论会上,辩论双方的独特见解不断涌现。通过辩论,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个性和见解得到充分张扬,争论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争论的内容。虽然教师成了“无话可说的旁观者”,但是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学习《千秋功过秦始皇》时,如何评价秦始皇,有的说秦始皇是英雄,有的说是暴君,有的说他介于二者之间,有的说他什么都不是,是动荡的历史造就了他。这时老师不下结论,而是以平等的参与者身份与学生一起讨论。教师给学生尝试的空间,不但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让学生在教中学,在学中思考,将课堂气氛搞活。

此外,还应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应该培养引导学生敢学、敢问、敢拼、敢与教师争辩,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如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后,撰写《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从韩剧看中国的儒家思想对韩国的影响》等小论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一个创造的天地,这些成果的展示,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质疑设疑,培养学生探究精神,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培养创新意识,产生发明创造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构建学生主体地位和健全人格的典型方法。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对学生的发现、提问和解答方案要给予肯定和保护,并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去理解知识,形式知识的网络体系,多解求异,进行发散性思维,提高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例如学生学习《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后,学生提出疑问:同样面对经济危机,为什么19世纪30年代罗斯福运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能够缓解经济危机,而19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继续实行凯恩斯主义,却没有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困境,原因在哪儿呢?对于学生质疑,教师应给予鼓励,并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让学生敢于对教材质疑,对教师质疑,并在质疑中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认知水平,创设一种启发式的、辐射性的问题情境。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学生学习《“军事天才”拿破仑・波拿巴》时,先让学生欣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介绍它的创作背景,教师然后提出问题:(1)贝多芬心目中的这位英雄是谁?为什么?(2)他做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预先不给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自学教材,教师补充有关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假如没有拿破仑,法国的历史将会怎样发展?假如没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会成为这样的一个历史名人吗?进而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促使学生自己对本节内容进行概括整理、归纳总结,教师再进行点拨,从而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优化教学方法,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去实现师生双方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学习是自身成长、生存的需要。当学生一旦进入这种心理状态,就会对学习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以良好的注意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许多教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练习、复习为辅的方法,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说,每位历史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都会不自觉的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点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但他的不变性却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挖掘创造潜能。如在学习《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时,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对如何评价康熙,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称颂――是一位杰出的封建帝王;另一种观点是对康熙的重新评价――延误了历史的进程。提问:你支持哪种观点,你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对所学知识的互相讨论,来对康熙做出正确评价。学生积极主动讨论,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又如在学习《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时,采用纵横联系法,先纵向联系,让学生理出从秦汉到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内外朝、三省六部制等,指出各种制度实施的内容和作用,通过纵向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的演变规律。再进行横向比较,可以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和同时期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明确近代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历史原因。教师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根据学生实际设置有层次性、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和布置开放性课后作业,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学生深化理解、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课堂教学中的练习就要依据预习时设计的问题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训练的方式要从实效出发精心安排,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不拘泥于寻找问题答案。例如讲授《百家争鸣》时,我设置这么一个问题:“假设我们班有孔子老师、老子老师、韩非子老师和墨子老师,对于犯错误的同学,他们各自会如何处置?你觉得哪种办法更好?为什么?”这个问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最能体现基础知识和训练目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整体,逐层递进。同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并进行极为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既通俗地了解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又让学生发现了他们所学东西的现实意义。有层次、针对性强的课堂练习,完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提供一些文献资料、史评和史料,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所布置的作业不要超越学生能力水平,脱离基础教育目标的要求和脱离中学生自身发展水平与规律。也就是说应该在历史教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由被动角色和地位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由“厌做”、“怕做”作业发展为“乐做”、“爱做”作业。例如讲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讲到西周宗法制,为了更好让学生明确宗法制的内容,要求学生回家后查阅家族的族谱,参观本村的祠堂和风俗习惯等,完成小论文《我身边的宗法制》。这样的作业,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之,每一位教师应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重视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展现自身独立个性的机会,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未来成功与失败的考验,以满腔的热情去接受更大的挑战。

上一篇:服务课堂 经营课堂 驾驭课堂 下一篇:调整课堂结构 提倡生生合作